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只識琴中趣

  • 次標題:斲琴工藝 耐心與耐力之旅
  • 文:黃尉瑄
  • 圖:梓作坊古琴藝術工坊
  • 點擊數:297
琴底槽腹影響共鳴及音色。
簡介

梓作坊古琴藝術工坊(後簡稱梓作坊)為2009年臺北市政府認定的斲琴藝術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林立正所創設,致力推廣斲琴藝術,而在此擔任助教的吳菡,在大學時期首先接觸到彈琴,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期間,開始學習製琴,至今已逾二十年,她坦言,做一床古琴一般需花費大約兩年的時間,是一項需要耐心與耐力的工藝。

擇木刨刳 斫而成形

古琴又稱為七絃琴,距今已有超過二千年的歷史,每個朝代的古琴皆各有特色,唐代琴的琴面弧度較高,宋代琴的琴面弧度較低,有「唐圓宋扁」的說法;古琴的形式也分成許多種,例如伏羲式、神農式、仲尼式、列子式、連珠式、落霞式、靈機式、蕉葉式等,自古以來通常用「斲」通稱古琴製作。

「很多人以為製琴需要先學習木工或是漆工,其實學做古琴不需要基礎,坊間也有些人是自己慢慢摸索進而做出第一張琴,不要自我設限,只要夠專注、喜歡動手做、對古琴有興趣,就可以嘗試製琴。」吳菡說。

古琴是以琴面與琴底兩片木頭膠合而成,吳菡說,斲琴的工序非常繁複,大略可分木工與漆工兩部分。製作前必須先選擇適合的木材,「木材完全乾燥才可以使用,我們常會選用老屋、廟宇的梁柱或是較厚的門板來製作,通常是杉木,因為杉木本身較為耐久,而古書裡面提及製作古琴的木頭多是梧桐木。不同的木材發出來的音質會不同。」整理好木材後,先在紙上畫好古琴的設計圖,包括十三個徽位及各部位尺寸、形狀後,才能在木材上畫上古琴施工圖,進行琴體的施工。

琴體施工時使用木工工具來刨、銼及鑿挖,琴面施工最需注意的是整體的弧度以及絃路的平直,避免彈奏時產生雜音或走絃不順;槽腹則是琴面的內裡,也就是古琴的共鳴腔,槽腹的深淺程度會影響古琴的共鳴與音色,是歷代斲琴師最注重的部分;相較於琴面明顯隆突,琴底外部則為淺弧形,琴底內部淺凹。琴體造型需注意線條的流暢及勻稱。

「琴體大致做好後就可以開始裝配件,如岳山、承露等等,而後進行多次試音微調琴體槽腹,雖然試音的步驟不難,但要聽出共鳴效果優劣和知道如何調整,卻不容易。因此製琴者若能彈琴最是理想,否則就需要累積非常多的經驗。」吳菡補充。


髹漆數次 退光潔明

琴體完成後就可以開始進行漆工,漆不僅可以保護琴體完整,更有利於傳音、過濾音色,使音聲更加優美。

首先將琴體裹上麻布,「因為木頭久了之後多少會裂開,用布包裹起來可以減少它開裂的可能。」吳菡說,裹完麻布後即可開始上漆灰,使用鹿角霜與生漆調和成糊狀漆灰,均勻地刷在琴上,厚度需適當,靜置乾燥後,再將表面打磨平整,重新上漆灰,漆灰的步驟可使琴面平整,並增加琴材的硬度,讓聲音傳達得更為順暢,這個步驟至少需重複三次。

「上完漆灰就可開始髹漆,古人會將採下來的生漆拿去曝曬、攪拌,讓水分蒸發,最後就會變成像麥芽糖質地的熟漆,非常黏稠,髹漆使用熟漆,通常會用松節油或樟腦油稀釋後塗刷在琴上,漆乾掉後形成的硬膜可以防水,也可以保護琴體。」吳菡說,髹漆的次數不一定,需要按照髹漆後的平整度進行判斷。

揩漆是漆工的最後一步,有打亮以及最後保護功能,薄薄一層塗在琴的表面,再擦勻,因為要薄塗,所以使用生漆,揩漆完畢,安上絃,就大功告成啦!

「斲琴其實沒有固定的步驟,不同的斲琴派系做法順序也會不同,或者是偏重的重點不同,梓作坊所做的琴通常有固定的絃長,且特別注重絃路及整體漆面的平整度。」吳菡說。


工藝傳承 無遠弗屆

較少接觸傳統樂器的人往往琴、箏不分,但是近年來隨著網路的發達,認識古琴的機會增加,古琴演奏家演出的機會也愈來愈多,古琴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

「斲琴師除了製琴之外,修琴也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而彈琴的朋友們最有機會接觸的『製琴工藝』其實是後者。」吳菡說,這幾年經常有人拿琴來維修,也會在臉書粉絲專頁上收到「琴壞了怎麼辦」之類的求救訊息,甚至有國外的琴友留言詢問關於古琴的問題,「在與送修人解說如何維修的同時,就等於是幫他們上了一堂製琴工藝的入門課,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推廣方式。」

梓作坊除了定期與臺北市文化局合作開設古琴製作的課程外,也曾到臺灣各縣市舉辦展覽、演奏會,帶領大眾認識古琴,偶爾也會有大專院校或者社區大學組團來參觀,或者是零星幾位對古琴有興趣的民眾親自到訪,目前在梓作坊學習製琴工藝的學生年齡分布非常廣,從二十歲至七十歲都有。

「我的老師林立正老師是一個自我要求很高的人,總是尋找各種可能的新方法,我能做的就是從老師身上盡可能地學習,將這項技藝延續,推廣給更多人知道。」吳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