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際交流 激盪精彩

  • 副標題:當世界傳統藝術進入臺灣
  • 文:顏怡今、林麗娟
  • 圖: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點擊數:313
2018年亞太傳統藝術節韓國任實郡筆鋒農樂(Imsil Pilbong Nongak)帶來傳統農樂演唱。
描述

亞太傳統藝術節自2000年舉辦至今已經走過二十多個年頭,將傳統藝術帶進大眾的視野,也拓寬大眾對於傳統藝術的認識,不可否認的,臺灣正透過藝術讓世界看見臺灣!

今年擔任亞太傳統藝術節策展人的兩位專家學者——風潮音樂企畫總監于蘇英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教授吳榮順都對亞太傳統藝術節多年以來的交流成果抱持肯定,于蘇英說:「當更多人感覺好玩有趣,傳統藝術就不會消失!」

在交流中找到更多可能

「亞太傳統藝術節多年交流過程,讓我們可以有不一樣角度反思,如同城裡、城外,站在臺灣看自己的傳統藝術,再從國外的角度看自己;交流的過程參考國外的現況,與時俱進找到更多的可能。」20172019年亦曾擔任亞太傳統藝術節策辦的于蘇英樂觀地看待臺灣傳統藝術的未來。

于蘇英說:「所謂傳統,是在一條時間軸上發展,今天的創新,可能是幾十年後人們眼中的傳統。」于總監以風潮音樂1988年起陸續出版三十多張臺灣原民、客家、福佬等民族音樂為例,「當時收錄的內容橫跨五○到八○年代,這些在收錄當下是傳統,可是卻不見得是最傳統,它有可能是某個年代創作的歌謠。」于蘇英強調:「傳統藝術其實也是在時間軸上與時俱進,不斷演變。」

2019年亞太傳統藝術節「大地慶典——農村節慶與無形文化資產的對話」,首度找來全球唯一越南官方的官賀民歌登臺演出,于蘇英回憶說:「採排時,我們意外地發現,演出者竟然是以『預錄放卡帶』方式表演,這和活動要求現場Live演出相違背,我們花了兩天的時間和演出者溝通,過程中我們才知道,在越南當地官賀民歌的演出早已經改用『卡帶』替代臺上原聲。」于蘇英說:「傳統藝術的發展有其文化脈絡,在越南如此,在臺灣何嘗不是呢?」

恢弘格局 面向世界

「自千禧年以『傳統藝術的Reverse再生』為構想,籌畫首屆亞太傳統藝術節,始終以臺灣傳統表演藝術、工藝藝術為兩大核心,讓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後簡稱傳藝中心)站上臺灣與世界的傳藝交流中樞。」吳榮順強調。

自2000年便開始投入策展達五屆以上的吳榮順指出,亞太傳統藝術節光是名稱就彰顯格局宏大,緊扣亞太地區、主題性、傳藝三大特性環節,打造與世界交流的平臺,自亞太藝術節開展至今已有二十五國貴賓來過臺灣,因而擴大邀請小亞細亞、亞洲大陸甚至南島語系島嶼、東歐多國來臺交流,繼續樹立交流的歷史里程碑。

分析近幾年以來最大的挑戰,吳榮順認為,META元宇宙帶來革命性的改變和衝擊,以AR等虛擬科技承載現有的東西,促使大家走向速食化、全球化的文化系統與類似的面貌,以致國家原有的文化系統可能逐漸崩解,今年正值亞太傳統藝術節二十周年,因此特別突顯了「廿.精彩」主題,堅持傳統的表演、傳統工藝的傳承,否則下一代可能再也看不到文化傳承的脈絡。

亞太20 臺灣被看見

「藉由設身處地換位思考,激發大家共同體會當傳統藝術面臨挑戰與危機時,該如何發揚使命、維護保存它!」吳榮順舉例說明,他擔綱策畫2014年亞太傳統藝術節主題「東亞半月弧——茶.踏歌.照葉林」時,以日本民族學與人類學家佐佐木高明、藤井知昭等學者提出的「照葉樹林文化帶」為東亞文化的源流論說,做為焦點區域範疇,多元呈現日本民族遷移軌跡弧形文化帶內共同的常民生活印象與傳統藝術特徵,比如踏歌、喝綠茶、吃發酵過的食物等,「正是出於激盪彼此的感受,才能換位理解、探討文化現象,二十年成果終而匯聚精彩。」

2022年的亞太傳統藝術節雖受疫情影響,但節目一樣精彩可期,總計有十五組團隊演出六十五場,加上四位工藝師進行示範與手作體驗,像是傳統唸歌結合西班牙舞說臺灣故事,爵士樂團與排灣族創作歌手戴曉君、二胡、嗩吶共創演出。此外,亦邀請多位在臺的國外藝術家參演,包括EX-亞洲劇團、Wooonta問他跨界樂團、西尤島融合樂團、踢霹歐爵士大樂團、YK樂團等,洋溢另類國際感。


臺灣傳統藝術在堅守傳統文化的底蘊下與當代成功接軌、逐步走向國際,于蘇英說:「當更多人覺得原來傳統藝術這麼好看,傳統藝術不僅不會消失,還會與其他元素不斷互融,創造出更有趣的型態!」吳榮順更發現有之前應邀來臺的傳統藝術人士因喜愛臺灣傳統文化而決定留下來,「除了共享情感體驗,更進一步共同製作作品,很欣慰臺灣的美,被看見、被欣賞,更早已發揮潛移默化的內涵!」吳榮順的欣慰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