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歌仔戲之「花」

  • 副標題:楊麗花 世代臺灣人的共同記憶
  • 文:徐小犀
  • 圖:麗生百合國際娛樂股份有限公司、徐榕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點擊數:578
第三十三屆傳藝金曲獎戲曲表演類特別獎得主楊麗花。
描述

第三十三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的舞臺上出現了史上罕見的一刻,邀請到甫於一週前勇奪第五十七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的陳亞蘭女士擔任引言人,這位以生理女性扮演女性心中的理想型男性而獲電視圈肯定的「嘉慶君」直言,她的演出成就來自恩師的諄諄教誨,這位恩師即是當晚的戲曲表演類特別獎得主——楊麗花女士。

多年醞釀 乘勢而來

「楊麗花」在1970年代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她既是臺灣第一齣彩色電視歌仔戲《相思曲》的俊美男主角,也是「臺視歌仔戲團」團長,更是所到之處萬人空巷的超級國民偶像,本屆傳藝金曲獎評審委員/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林茂賢教授以五個字點評她的崛起——時勢造英雄。

早期社會中的戲曲演出者皆為男性,旦角也由男子反串,直到1920年代起逐漸有女性加入戲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臺灣的歌仔戲班演員逐漸由女性擔任演出,甚至基於道德考量——女性觀眾迷戀女性扮演的生角較不會引發家庭糾紛,使得反串小生成為炙手可熱的演藝明星。

1944年出生於宜蘭的楊麗花自小在母親搭班的歌仔戲劇團「宜春園」學習,六歲擔綱演出《安安趕雞》,十三歲起以小生行當成為正式團員,直到1965年接受臺灣電視公司(後簡稱台視)邀請演出《精忠岳飛》時,由女小生領銜主演的歌仔戲劇已在民間累積了基本觀眾群,再加上電視的普及化,楊麗花一躍成為影視紅星。

若以為任何劇團演員皆可輕易轉換跑道至電視圈,便是小看了楊麗花的本事,在進入台視之前,除了幼年的訓練,她還經歷了1950年代末期歌仔戲由外臺轉入內臺的考驗,售票演出的內臺戲,無論是表演質地、劇情安排都會直接影響票房收益及藝人生計,她因此學會如何調整表演內容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隨後在1960年代初期參與的許多電影演出,教會她面對鏡頭,同時期在「正聲天馬歌劇團」演出廣播歌仔戲的經歷,讓她在無法以身段扮相取悅觀眾的狀況下,更進一步打磨起自己的唱功,因此林茂賢直言:「楊麗花在電視上會那麼紅,是因為前面累積了豐沛的能量,那些歷練都是她的基本功。」

久久長長的舞臺人生

受國民政府遷臺後的國語政策影響,1970年代開始限縮無線電視臺語節目的播出時間,自1973年起三臺(台視、中視、華視)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並須分配至中午、晚間兩時段各播半小時,當時臺灣人民普遍不識聽國語,這兩檔臺語節目遂成為廣大民眾僅有的電視娛樂,因此出現了楊麗花於受獎感言中提到的「食飯配歌仔戲」現象,隨後播出的國語新聞還得靠歌仔戲來救收視。

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王亞維教授曾將楊麗花定義為「明星魅力足以帶起整個產業的殺手級演員」,歌仔戲也這麼藉由楊麗花的偶像吸睛力及電視媒體的傳播力,在1970、80年代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可惜如此榮景在1990年代初期,如雨後春筍般成立的有線電視臺分食了原有觀眾群及廣告收益,再加上歌仔戲製作費用高昂,當時的年輕觀眾也漸漸不識聽臺語,電視歌仔戲逐漸走向式微,楊麗花也在1994年結束與台視的合作,惟此舉並未讓她從戲曲舞臺上消失,反而更全心全力將歌仔戲帶進了國家藝術殿堂。電視媒介對歌仔戲的表演方式產生重大的影響,它讓這個劇種由象徵劇場走向寫實劇場,原本須以身段表達的意象被實景實物取代,半小時的長度限制及廣告破口的設計,也讓悠遠動人的唱曲無用武之地,楊麗花早在1981年應新象國際藝術節之邀於國父紀念館演出《漁孃》,待1987年國家兩廳院正式完工啟用後更多次登上國家戲劇院的舞臺,演出如《呂布與貂蟬》、《雙槍陸文龍》、《梁山伯與祝英台》等精彩劇目,劇場的演出形式回復了歌仔戲的戲曲本質,無論是呂布的戟槍、陸文龍的雙槍、細膩綿長的歌仔曲調,以往礙於電視生態無法好好呈現的表演,都能在劇場裡重現。林茂賢憶起當年楊麗花的演出票價高達四千元依然售罄,其他歌仔戲團隊受此鼓舞也紛紛投入商業劇場的演出模式,間接讓此劇種在電視歌仔戲沒落後,找到新生命。

窮盡心力為劇種續命

典禮後接受媒體聯訪時,楊麗花配上旋律唱出「楊麗花∼歌仔戲∼」六個字,讓時光瞬間倒流回電視歌仔戲的黃金年代,若有哪個傳統劇種能夠乘載整個世代臺灣人的共同記憶,歌仔戲定為其一,它之所以能成為風靡大眾的演出形式,除了仰賴視聽媒體的傳播,楊麗花更是其中關鍵。

林茂賢提起楊麗花的為人時,使用了臺灣戲諺「甘願一營兵,嘛毋管一個戲班」來說明她的與眾不同。戲班內部爭執多而難管理,若有選擇還不如帶兵去打仗,但楊麗花性格灑脫海派,只要是為了歌仔戲的發展,凡事皆不與人計較,因此當年能將「台視歌仔戲團」及後續的「臺灣電視聯合歌劇團」帶領得有聲有色,網羅各團優秀演員及各領域人才齊心努力,更於1986年與臺視合作設立「楊麗花歌仔戲團學員訓練班」培養新血,陳亞蘭即為當年的學員。

正所謂十年沒出一個戲狀元,傳統戲曲人才培訓需要時間與資源,楊麗花透過電視將歌仔戲推廣至臺灣的每個角落,攢集了數以百萬計的忠實觀眾,爾後又將歌仔戲帶入國家藝術殿堂,讓臺灣人對在地的傳統文化更有自信,典禮當晚受獎致詞更不忘多次呼籲政府、企業與民間多多重視,可說是盡心盡力為劇種續命,一如這位歌仔戲天王誠心說道:「楊麗花這三個字是歌仔戲給我的,所以我要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