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花.草.傳.奇

  • 副標題:蓪草紙花 技藝永傳
  • 文:陳建華
  • 圖:臺灣蓪草學會、陳建華
  • 點擊數:110
蓪草梅花為黃德河(江河師)的作品。
描述

這不是單純的造花,而是透過仔細觀察,運用天然材料與靈巧雙手幻化出各種美麗的植物生態。

宜蘭縣無形文化資產

2012年春天在宜蘭城隍廟斜對面,黃德河先生(江河師)用蓪草紙塑造出一朵朵幾可亂真的花卉,看過的人無不驚嘆!隨即受邀在新竹及宜蘭展出,並被宜蘭縣政府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江河師從小就跟著阿媽做蓪草花,還被一代造花大師潘牛收為弟子。可惜2013年初黃大師即因病仙逝,享年八十六歲。生前抱病仍關懷蓪草紙花傳習工作,目前由遺孀黃趙石及兒媳李麗華傳承手藝。


什麼是蓪草

蓪草,又名通脫木,是五加科灌木或小喬木,學名為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K.Koch,客家人稱之為花草。曾經是臺灣極為重要的經濟作物,極易成長蔓延,越砍越多。髓心看似保麗龍,卻是純正的天然材質,可作為利尿通乳消炎的中藥;還可以用於兒童美勞、插針、製作釣魚用的浮標⋯⋯,是臺灣最早被國際專家採集並命名的植物。

用蓪草髓心旋削而成的蓪草紙可以作畫,在清朝時期,蓪草畫曾是外國人到中國大陸旅遊回程時的最佳伴手禮,目前在世界上有許多博物館收藏,所使用的蓪草大部分都來自臺灣,依據文史資料蒐集,早在1711年竹塹城尚未建立前就有垵邊船到海邊向原住民採購蓪草。


蓪草紙的製作

全手工的削製蓪草紙也是一種絕藝,日治時期各地原住民種植採收的蓪草都被集中到新竹市,由許多家蓪草工廠的師傅們進行蓪草紙製作,文史專家洪麗雯老師的研究整理,將蓪草紙的製作分為六個步驟:

一、蓪草原料分級(撲草)

二、製紙(撩草)

三、裁切(剖草)

四、分級(退草)

五、修邊(揳草)

六、包裝(縛草)

撩草在工具方面,僅需一把長方形裁刀,及一塊表面平滑的當盤。其中,裁刀為寬約十公分,長約三十公分的長方形刀,刀口薄而刀背特別厚。裁刀除了請修刀師傅在磨刀石上修刀外,撩草的師傅還得在每次使用時在木質堅硬的柚木做成的攉刀木上修整刀刃,稱作「劃刀」,使之不易遲鈍。裁刀平常不用時也需放在放刀束中,以肖楠木屑覆蓋,避免生銹。製紙時,先在當盤左右兩端貼上薄紙,並在薄紙上覆蓋薄銅片(銅板),之後再將當盤上方架在「交椅」上,使當盤呈現向工人傾斜的角度。接著將蓪草髓心緊壓在盤面中央,順著裁刀邊緣滑行,蓪草紙的厚度即由銅片與盤面之間高低來調整。


蓪草花藝歷程

蓪草紙觸感柔細,表面帶有一層類似細絨的特性,容易染色定型,和鮮花相似的程度也高於其他材質,曾被譽為最佳的造花材料。至今已有超過兩千年的應用歷史。清領時期蓪草紙製作工藝傳入臺灣後,更成為新竹地區的重要特產,民國七十年左右更有廠商曾創下連續每天出口十萬朵蓪草玫瑰的紀錄,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蓪草紙花工藝最早的紀錄是在秦始皇時期規定嬪妃需要配戴五色蓪草蘇朵子(髮飾),接下來成為歷代宮廷必備的飾品,自唐朝開始不分男女都有簪花風俗,宋朝成為潮流,清朝蓪草花藝更加蓬勃發展,北京、蘇州、福州、泉州、漳州⋯⋯等各地都有大量蓪草紙花作坊出現,但自民國以後逐漸沒落。目前在中國大陸的揚州、豐順、遵義等省市已經將蓪草紙花及蓪草堆畫相關工藝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該工藝可以說是一項文化底蘊相當深厚的傳統藝術珍寶,值得兩岸深入探討並發揚光大。

唐山過臺灣時,品質良好的蓪草原料被大量交易至中國大陸,同時也隨著移民潮將此工藝引進,臺南府城甚至還有草花街跟草花郊的設立。日治時期日本人相當注重此工藝發展,除了大量種植以外還到世界各地推廣,日本的造花技術也影響了臺灣蓪草紙花技術保存與發揚。臺灣各縣市幾乎都有蓪草的歷史足跡,但很可惜現在已經少有人知。


蓪草重生

蓪草工藝兼具文化、創意、產業及綠色環保的訴求,保有先人智慧,但是現今卻有失傳之虞。臺灣蓪草學會創辦人之一的陳建華於2009年決定投入蓪草研究,在英國皇家邱植物園的論文(2010,rice-paper planttetrapanaxpapyrifer)中可以看到該園從1850年收藏至今的蓪草花,但初期缺乏國內前輩大師的作品跟工具,只得先自行研究天然染色技巧跟蒐集各種造花書籍,包含樹火紙博物館內從日本買回來的蓪草梅花,以及新竹大量生產的蓪草玫瑰。直到到了救國團跟黎欣老師學習染色花後,終於對造花有初步了解。

2012年是蓪草產業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重要的開端,多位關心蓪草的朋友一起研討如何推廣新竹市重要的文化產業,特別透過新竹關帝廟主委共同拜訪新竹市文化局,爭取到社區營造點徵選計畫「新竹市蓪草產業文史探尋與技藝重生計畫」,並申請進駐新竹鐵道藝術村,規劃當年五月分在新竹市文化局進行「蓪草重生展」,但是可以展出的作品並不多,且造花技術不夠純熟,成為一大難題。

透過綠知行部落格發表介紹潘牛大師的文章,接連跟他的弟子黃德河(江河師)跟學生林信枝取得連繫,二位分別重拾超過幾十年沒碰的工具與材料示範,還製作好幾件作品讓展覽順利開幕。

 

公共電視曾在《蓪草。紙》節目專題中稱林信枝為蓪草的活教材,她是主要教導陳建華及張秀美(臺灣先前最後一家蓪草工廠的負責人,蓪草文化藝術工作室負責人)進入蓪草紙花領域的重要導師,後來兩人開始到臺灣各地進行展覽推廣與教學,並先後加入劉錦薰與李妃純兩位老師一起持續研習精進並組成團隊,終於得以傳承這個難能可貴的工藝。

除了技藝的傳承以外,蓪草的重新復育也是刻不容緩,生物多樣性專家梁貴梅老師與團隊經過多方調查探勘,申請以新竹縣五峰鄉的花園村作為林務局「社區林業計畫」進行長期復育的重要基地,而其村名本就來自於蓪草,昔日客家人到山區採購蓪草,看到滿山的蓪草驚呼:「這真是『花草園』!」而花草就是客家人對蓪草的通稱,民國三十五年五峰鄉設治時將草字去除,才有現在「花園村」的美名。

後續幾年一群夥伴致力於此工藝的傳承與發揚,有了縣市政府、林務局、林試所、文化部、國家公園、工藝中心、科博館⋯⋯等單位的輔導與補助,讓團隊可以持續投入各種研究與發展,並從傳習課程中與學員們教學相長。2014年在宜蘭傳藝園區舉辦「非紙之紙 蓪草工藝特展」,展覽期間屏東科技大學林曉洪教授提議籌組臺灣蓪草學會,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在2017年正式成立,由陳建華擔任前兩屆理事長。


未來展望

臺灣擁有如此令人嘖嘖稱奇的植物與工藝,可惜未能好好珍惜而逐漸遺忘在山林之間。蓪草的應用自古流傳,擁有極為深厚的文化底蘊,且風行海外,無論從文化、創意、環保、永續、美學、醫藥⋯⋯等各種層面,蓪草都有極佳的訴求點,期待後續以文化扎根及國際化推廣為重點,不限於造花跟各種傳統用途,未來的發展更希望激盪各界共同研討,從現代生活應用的角度搭配各種天然素材,創造出更多天然永續的應用,讓這項難能可貴的記憶與技藝永不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