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朱團樂之樂 向臺灣製樂工藝致敬

  • 次標題:第1期-2015/08
  • 文:林采韻(樂評人、《兩岸文創》副總編輯)
  • 圖:擊樂文教基金會
  • 點擊數:3868
《樂之樂》首次把製樂工藝家故事搬上國家音樂廳。(擊樂文教基金會提供)
簡介

臺灣土地有許多值得關注的聲音,聲音保存之餘,需要活化與推廣,尤能透過現代手法與當下社會和民眾互動,傳達其內涵價值,如此才有機會「聲聲」不息。

朱宗慶打擊樂團年度音樂會「樂之樂」,以音樂劇場形式,訴說臺灣民間製樂工藝故事,文本行走間並以臺灣作曲家作品加以串連。站在製作節目的角度,「樂之樂」為活化台灣有形和無形的音樂資產,進行了良好示範。

活化音樂資產

如果將民間製樂工藝視為「硬體」製作,音樂作品如同賦予「硬體」生命的「軟體」。「硬體」單一展現時,多半只能是一種靜態的展覽,「軟體」加入後,便有機會發揮軟硬兼施的效果,民眾見著了樂器,又聽見了聲音,烙在腦裡的印象更為深刻。

「樂之樂」可貴之處,在於製作不僅止於以上「軟硬」搭配,進一步借助劇本臺詞的串連,舞台效果的調味,建築起「臺灣故事、臺灣音樂、臺灣樂器、臺灣擊樂家」環環相扣的架構,因而產生出更多的趣味與感動。

「樂之樂」由資深戲劇家汪其楣出任編導,朱宗慶打擊樂團成員擔綱演奏家、歌者和演員。汪其楣擅長從人出發,作品充滿社會關懷,在「樂之樂」中可見特色。「台灣故事」由兩條故事線穿插,一條敘述林午銅鑼、响仁和鼓藝工坊兩大老字號的歷史、傳承和創新,另一條從演奏者自身出發訴說學習鑼鼓以及打擊樂的酸甜苦辣。

制樂工藝悲歡 首度搬上國家音樂廳

 「台灣音樂」的選材,經由幾大方向的妥善鋪排,既能支撐故事進行,也能獨立成局。第一部份「新舊對話」:以現代語法詮釋傳統鑼鼓。遵循此概念的全新創作包括洪千惠《鑼之樂》,作品集結50面以上的各式鑼,其中包括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收藏;陳宏岳《與小鐵人共舞》把傳統鑼年輕化,拿來敲打不同節奏的舞曲也對味;盧煥韋《五五堂鼓》以29年前朱團創團時向响仁和訂製的五個堂鼓,與新進的五個堂鼓互尬。

第二部份為「重釋經典」:將現存樂曲改編成擊樂版,賦予作品不同聽覺效果,增加多元演出可能。前輩作曲家陳泗治代表作《龍舞》,原以鋼琴曲刻畫鑼鼓聲下的龍舞表演,如今改編成打擊樂活靈活現;1910年出生的江文也是首位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的臺籍作曲家,代表作《臺灣舞曲》首次以擊樂編制現「聲」。

《樂之樂》唱出心聲,朱團團員演唱時,不少人溼了眼眶。(擊樂文教基金會提供)

 

團員演而優則唱

第三部份「唱出心聲」,臺灣有許多精采的合唱曲,讚頌著臺灣土地和人民精神,這些作品的旋律與歌詞格局縮小一點,正好呼應傳統樂器製造者以及學樂者在過程中的堅持和展望,也使得朱團團員演唱時,不少人溼了眼眶。諸如:鄭智仁《天總是攏會光》內含凡事堅持初心不輕言放棄;前輩作曲家郭子究的《回憶》內含過往的情境與情感。

近來跨界或跨域已成舞台上的顯學,綜合音樂、戲劇元素的「樂之樂」是場跨界演出嗎?答案倒不盡然。音樂家在舞台上,雖然說的話像似台詞,實際上演繹的對象不是他人,娓娓道來的是自己的人生經驗。因此「樂之樂」可被視為團員、製樂者甚至是創作者之間的生命寫照,一首曲子、一首歌、一顆鼓、一只鑼,皆是台灣音樂走過的足跡。

資深戲劇家汪其楣與朱宗慶打擊樂團再次攜手合作,舉辦二0一五年度音樂會《樂之樂》。(擊樂文教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