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豎琴藝術推廣先鋒李武男V.S 傳藝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李哲藝 身教重於言教 兩代父子音樂情

  • 次標題:第18期-2017/01
  • 文:趙靜瑜
  • 圖:李哲藝
  • 點擊數:11450
豎琴世家李哲藝(左起)、父親李武男以及弟弟也是豎琴家李哲音。
簡介

李哲藝用臺灣素材創作,榮耀臺灣;32年次的父親李武男更是創辦了臺灣第一家豎琴工廠,成為臺灣第一位會彈、會教、會編曲還會製作的豎琴家,讓臺灣與世界樂壇距離不再遙遠。

2012年,第23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上,那一位真情流露的父親。

當年獲得最佳作曲人獎的音樂家李哲藝人在國外,由父親李武男代為領獎。在頒獎典禮上,這位引領臺灣豎琴音樂推廣與發展的先鋒者,在臺上講了:「我以哲藝為傲。」現場親情氣氛溫暖了在場的每一個人。而這對父子,身處兩個世代,面對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挑戰,但卻一前一後接棒,為臺灣樂壇努力。

小時候父親李武男(中立者就經常帶著兩個兒子李哲藝(左)與李哲音一起演出。小時候父親李武男(中立者就經常帶著兩個兒子李哲藝(左)與李哲音一起演出。

對於深愛的事    永遠投注熱情

李哲藝是臺灣音樂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音樂家,這位五年級生從豎琴演奏到指揮,他展開職業演奏生涯以來,已累積超過兩千場以上的演出場次。除此之外,李哲藝也同時作曲、編曲、為戲劇及電視電影配樂及製作CD等,累計創作曲約1500首,編曲作品超過4500首,堪稱多才多藝,與同樣學豎琴的弟弟李哲音是樂壇聞名的音樂家族。

李哲藝用臺灣素材創作,榮耀臺灣;32年次的父親李武男更是創辦了臺灣第一家豎琴工廠,成為臺灣第一位會彈、會教、會編曲還會製作的豎琴家,讓臺灣與世界樂壇距離不再遙遠。

「父親對我最大的影響很多,但他身教重於言教。」李哲藝說,父親對於自己喜愛的事物永遠有用不完的精力與熱情,「他學豎琴教豎琴製造豎琴,用盡他一輩子的生命及心血,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最好的教育。」李哲藝說,父親以身作則告訴他,做什麼事不是只有努力就好,更要盡力。

李哲藝一家四口,和樂融融。李哲藝一家四口,和樂融融。

父親學甚麼   他就學甚麼

受父親影響極深,李哲藝小的時後,爸爸每天替學生上小提琴課至少十個鐘頭,四歲那年,李哲藝也加入父親小提琴學生的行列。不久後,李武男迷上豎琴,李哲藝的音樂課也從小提琴課變成豎琴課,「父親去上課學到什麼,他就回來教我。」九歲開始學豎琴,「就是因為爸爸也在學,乾脆一人學兩人補。」

今年73歲的李武男因為聽見電影配樂裡的弦樂,讓李武男對音樂產生了興趣。原本演奏教學小提琴20餘年,但在一場國外的演奏會上聽見豎琴的音色,李武男奮不顧身學習豎琴,後來看見台灣沒有製作豎琴的工廠,豎琴都得進口,價錢昂貴,李武男決定轉而製作豎琴。

李哲藝回憶,小時候印象中,父親每天徹夜鑽研設計圖,甚至熬夜裝配新產品,然後就全國跑透透,邊銷售邊做推廣教學,「我每週只能看到父親一、兩天,但很清楚他在為音樂付出。」

豎琴製作工序繁雜,李武男研究三年,製作九年,屢屢失敗,賠了上千萬,終於在1976年製作出台灣第一臺豎琴,於高雄縣大社鄉設立「藝音豎琴」工廠,是除日本外,全亞洲第二個製作豎琴的地方,且在有限資源下,成功將豎琴行銷世界二十餘國,贏得各國豎琴演奏家與製造商的肯定。

期待臺灣能成為第二個維也納

「多麼希望自己年老的時候,不論早晨黃昏,撐著柺杖一出門,在樹蔭下、草地上、溪流邊,都可以看見大人、小孩抱著優美的豎琴,彈奏天籟。」李武男的音樂夢想是「希望臺灣這個美麗寶島,可以成為世界豎琴聖地,第二個維也納!」

李哲藝說,父親那一輩,環境很單純,老一輩音樂家只要把一個樂器練好,把一種工作做好,就可以吃一輩子,「但是我們這一代競爭很激烈,會做同一件事的人有十倍、二十倍,如果我們能做的沒有比別人更有特色,很難在業界生存。為了讓自己站穩,只能不停地增加能力,讓觸角更廣一點。」

音樂家李哲藝與雙親合影。音樂家李哲藝與雙親合影。

兩首以臺灣元素創作的交響曲    一月首演

李哲藝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邀請下,2017年一月將一口氣發表兩首與臺灣元素有關的交響曲,《一路走過來》用了臺灣百年來的音樂素材;《我們在這裡》則用了臺灣四大族群的音樂元素,「這兩個作品讓我用盡了二十幾年來我的音樂創作想法,以最接近這片土地的方式寫作,以最親近人民的方式發展。」他也將大膽成軍「灣聲樂團」,只演臺灣作曲家或是以臺灣元素為題材創作的音樂,「音樂是我的信仰,臺灣是我的愛。」新年新希望,李哲藝所創立的「灣聲樂團」將邁開第一步;父親李武男雖然現在已經退休,但仍希望繼續推廣豎琴音樂,希望有一天能籌設豎琴博物館,展現他一生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