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法國尼斯舉行「國際新教育會議」,程硯秋受邀演講。其間,各國講者分別演唱代表國家民族的歌曲,程硯秋則選了《賀后罵殿》與《荒山淚》,唱畢,全場高呼「反對戰爭!」「世界和平萬歲!」——這是戲曲演員於國際文化交流場域的初次亮相,記於程硯秋《赴歐考察戲曲音樂報告書》裡,亦記在我——程硯秋第四代學習者的心中。2024法國巴黎文化奧運,我有幸為「戲曲新編計畫」一員,不僅懷有代表國家的榮譽與責任,亦深感佩前人夙昔典範與精神。
問神:人間的聲音
文化奧運之戲曲新編由阮劇團執行,匯聚各方青壯藝術家,玩轉戲曲混搭新聲。其中以汪兆謙為首,擔綱策展總籌,吳明倫和蔡逸璇編劇,陳歆翰統合戲曲音樂,柯鈞元電聲加工,而我忝為戲曲執行導演——兆謙有心戲曲並非一時,我與兆謙合作豈是偶然——2019年,我於劇本農場與「阮」結識,後因《香纏》之情誼 ,於2022年起,擔任阮劇團客席導演,參與兆謙策畫的第33、34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而其先後之主題:「經典運動場」、「壯闊飛行」,恰應了來日參演巴黎文化奧運。
在兆謙的號召下,文化奧運的主創群延續傳藝金曲,而為求有所提升,更邀請何一梵教授擔任戲劇顧問。在五個多月的創作會議中,從劇本提綱到付諸場上,一梵老師不輕忽一字一句,嚴謹地引領我們思辯文本,甚至超然語言之外,討論各種可能的編排方式。而今於國際盛事中,以戲曲新編代表臺灣向世界發聲,如是新作《問神:人間的聲音》,是傳達臺灣自由民主與多元文化之聲,由四齣小戲組成:《在恁佮意As You Like It》、《苦憐个人Silver Candlestick》,以及《憨神Being a Human》和《鬧壽People,s Party》,於五天演出八場,是文化奧運團隊中,演出場次最多且陣容最龐大者。
佮意:呼應臺灣同婚合法化
《佮意》假莎劇《皆大歡喜》之名,承襲王子招親的故事,而跳脫異性戀框架的配對,呼應臺灣同婚合法化。王子由張心怡飾演,外貌俊秀卻無心選妃,看似不為群芳所動,其實眾裡尋「他」;郭員瑜飾演王子好友,熱心好事,是招親的主導者,亦是獨身主義者!二人表裡反差相異奇趣。而爭妍非關生理性別,應試者有花旦劉姿吟採茶小調送秋波,亦有武生許博淵雙槍艷驚四方,此外,招親還開放觀眾報名參與,先後竟有「一黑一白」高大男子,大方上臺與王子反差萌般地合影。招親至此,由陳芸楚挑戰鄭紫雲,另起女女戀新局——這段「旦旦」眉來眼去劍,是本劇戲核,運用傳統「借槍」情挑對打,而不受限於男女性別框架、生旦行當規範,單純而如此美好的旦旦相戀。
苦憐:探討法治和人權問題
《苦憐》以客家戲作《悲慘世界》上部情節,伴奏則由前齣司鼓陳育偉交棒鍾繼儀,領銜樂師:揚琴郭珍妤、笛簫陳歆翰、大提琴陳聖璇、殼仔弦鄭雅婷,就地變身成客家戲伴奏,因團隊名額有限,樂師都得客家歌仔一肩挑。表演編排則援引傳統俠義戲和公堂戲的手法,於跨文化經典中呈現傳統唱作,照鑑當代社會經濟、法治和人權等問題。劇中人物由劉姿吟、劉錦洲、謝宇東,分飾修女、警察和阿強,是以小說大,小奸小惡小人物,為同胞,同為可憐之人發聲。
開場主題曲【初一朝】則以悲喜反襯,就原本調情旋律,改唱怨嘆窮困之詞,曲調反覆間,漸和入林小楓鼻笛淒切悲鳴,演員自四面八方聚攏踏謠,以象徵難民處境的符號化肢體,輕重錯落有致的步法作舞,是全劇之創發。
憨神:民主自覺 鬧壽:民粹省思
《憨神》與《鬧壽》為扮仙戲之衍生:同以為女神(王)上壽開端,而引發女神(王)讓位,在權力轉移中,有完全不同走向,前者展現民主發展進程,人民有所自覺,要做自己的主人;後者則在失控的群眾暴力中,引發民粹省思。兩齣戲先後並陳,更可見相互呼應之異趣,尤其音樂,在同樣的旋律中,《憨神》由嗩吶陳歆翰領奏,磅礡雄渾的北管風格而有浩然之氣;《鬧壽》則是雷鬼電音,改變音樂強弱拍後,演員身體亦隨之律動,恍若不知何處有妖異作祟。女神與女王特邀張孟逸老師擔綱,她以剛柔區隔二戲人設,從容坐鎮演出,予人如沐春風之和暢。
此外,在上壽進寶的橋段中,保留有賜福之意的灑糖果,亦做了歌仔香頌《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引發全場觀眾,無論來自哪個國家,說什麼語言,皆與戲同樂同歌,進而在演員的帶動下,參與戲中的抗爭活動。
人間:千江有水千江月
劇場非一人之劇場,還有許多合作藝術家,未及備載。今以自述作記,僅就情分根由,記這一切之不易。於此,容我補述程硯秋歐遊後續:提出19項戲曲改革建議,並逐步實踐於新戲;此外,獲邀參演法國巴黎世界博覽會,主題是「現代世界的藝術和技術」。他取法梅蘭芳美國演出《刺虎》的成功經驗,與俞振飛籌畫合作崑曲,並和團員進行一年的訓練與準備。然二次世界大戰開打,二人的崑曲計畫告終,只餘數張劇照,尤其《驚夢》,令人為之神往不已,那是他們芳華正茂的時候,不以個人成就自矜,為國際展演打磨淬煉,不僅是個人藝事提升,更是戲曲藝術於國際潮流之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