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戲裡戲外虛虛實實 看尚和歌仔戲劇團的戲神如何養成

  • 次標題:第152期-2025/04
  • 文:顏怡今
  • 圖:尚和歌仔戲劇團、楊為仁
  • 點擊數:25
《叁拾號夢‧戲神養成記》真誠揮灑歌仔戲曲的幽默與溫度。(尚和歌仔戲劇團提供)
簡介

多年來,尚和透過跨界合作,成功培養劇團演員在不同藝術領域的發揮,世道在變,歌仔戲也不能一成不變,除了勤練歌仔戲基本的唱功、技巧、身段,團員也已具備多元戲劇能力。

第一個登上國家戲劇院的高雄團隊──尚和歌仔戲團三十歲了!多年來積極開創傳統藝術多元面貌的團長梁越玲在三十團慶大戲《叁拾號夢.戲神養成記》全新戲劇中,不僅讓傳統戲曲之美與現代劇場諧和同臺,更在「新舊互串」與「戲中戲」等巧妙編排下,引領觀眾於「虛實交錯」及「人神對話」中面對生命,最終和自己和解。


戲如人生 人生如戲

團慶大戲劇中有一段「西瓜刀」橋段是梁越玲真實經歷。梁越玲娓娓道來三十年前往事:「那時戲班接了一場廟口外臺戲,事前不知道廟方過去一直與另一個戲班合作,不料對方心生不滿,現場挑釁就發生了口角衝突。那場表演結束後,我去買了一把西瓜刀,心想以後再發生火爆場面,至少可以保護自己和團員。」所幸三十年來,這把西瓜刀始終沒有派上場。

劇中另有一段老班主與媽祖的對戲也是真實經驗的發想,梁越玲說:「過去廟口演出時,臺下總會出現幾個有先天殘疾的孩子,他們從牙牙學語看到少年,場場來看戲,是我們的熟面孔,有一天卻突然不見了,一問之下,才知道孩子走了……」她特別把這樣的感觸帶入戲中,用燈光音效製造三個處於不同空間、需要別人幫助的小孩,戲裡,讓媽祖問老班主:「難道戲班不能收留他們?」、「戲班是不是可以給他們一碗飯吃呢?」這是否也是梁越玲當初的獨白呢?

這兩個讓人心情大不同的真實故事,不就像我們在看一齣精彩好戲?《叁拾號夢‧戲神養成記》是戲神養成?還是戲迷養成?你來看了就知道。


一曲成仙之路 展開人神友誼

身兼團長、編劇、演員等多重角色的梁越玲三十年來創作無數,說起當年走上創新傳統戲曲之路,除了性格因素,另一個主要原因是:「有一天我突然發現,自己也看不下去整齣傳統歌仔戲了!」梁越玲強調,「戲就是要讓觀眾坐得住,如果觀眾看不下去,還談什麼傳承呢?」但她不認為老戲就滿足不了觀眾,而是必須理解現代觀眾的看戲需求,透過編劇、音樂、導演、舞臺等環節創新。以這次團慶大戲裡一段戲中戲的王寶釧苦守寒窯片段,她就以符合現代人思想的邏輯,在唱詞上做變化,畢竟「苦等伴侶十八年」這樣的女人,已不再被時代歌頌。

《叁拾號夢.戲神養成記》是尚和三十週年團慶大戲,故事從歌仔戲班老班主病床上的最後一刻展開,一曲「成仙之路」帶老班主回到以前,此時他想起曾答應過戲神、也承諾過媽祖,但這麼多年過去,因為忙碌於人間事竟然給忘了,儘管應該感到愧疚,但老班主卻也有所怨懟,因為在他的內心裡,神明答應他的事也沒完成啊!

梁越玲說,臺灣多數戲班都供奉戲神田都元帥,每場演也多會帶著神尊到現場,請求戲神保佑演出順利,此外,歌仔戲團地方戶外演出的地點以媽祖廟最多,因此相較其他行業,戲班梨園與神明的關係相對密切。在這齣戲裡,梁越玲從戲神角度發想,在戲班越來越多的大環境下,大家爭相成角明爭暗鬥,如果要滿足每個戲班,戲神的守護工作豈不愈發繁重,甚至分身乏術、顧此失彼。

不同於民間戲曲對神鬼印象,尚和每次演出所詮釋的神鬼角色總能顛覆大家想像。梁越玲不否認喜歡在神鬼角色發揮創作,她笑說:「神鬼出於虛無,想像空間更大,可以無疆界的自由發揮。」也許有人會問「這世界真的有神嗎?」、「神在想什麼?」對此,梁越玲肯定的說:「人與神之間的關係,可以像朋友一樣親密。」

在《叁拾號夢.戲神養成記》裡,不只人有煩惱,神也有無法解決的問題,為了營造這種虛實交錯的視聽感受,燈光、投影、服裝等設計更顯關鍵,讓神可以從萬丈光芒出現、走入凡間,無違和跨越神界與人間,並肩談心。


尚和的歌仔戲 和你站在一起

多年來,尚和透過跨界合作,成功培養劇團演員在不同藝術領域的發揮,世道在變,歌仔戲也不能一成不變,除了勤練歌仔戲基本的唱功、技巧、身段,團員也已具備多元戲劇能力。梁越玲特別強調,尚和雖有許多神鬼戲劇演出經驗,但三十年團慶推出的《叁拾號夢.戲神養成記》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團慶大戲含有大量的音樂劇歌舞元素,但全劇高達九成都是傳統歌仔戲出身的演員,足證年輕歌仔戲演員也能挑大樑,接受各種挑戰。」

梁越玲特別提到《叁拾號夢.戲神養成記》製作團隊導演曾慧誠、影像設計王奕盛、舞臺設計簡言行等,都是臺灣目前非常優秀的年輕藝術工作者,透過他們的激盪「養成」你想像不到的「戲神」,期待歌仔戲迷以及不曾看過歌仔戲的觀眾都能走進劇院,與尚和一起歡慶三十歲生日,在劇情探索中看見生命的美好本質。

除了走進劇場看戲,你也可以到「田和越茶席劇場」消磨時光。尚和歌仔戲團多年來致力推廣歌仔戲,從展演殿堂、社區到校園,2023年更進一步將自家排練場改成「田和越茶席劇場」,此一創舉讓南部戲迷有了輕鬆「喝茶看戲」的地方。茶席劇場除了戲劇演出,也不定期舉辦「讀劇會」活動,讓觀眾能用不一樣的方式來認識歌仔戲,讓大家的生活中有歌仔戲。這,就是梁越玲最想做的養成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