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迎新春 祈福封箱戲 賀歲吉祥戲 和豫劇團一起戲春

  • 次標題: 第151期-2024/12
  • 文:顏怡今
  • 圖: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楊為仁
  • 點擊數:19
臺灣豫劇團祝賀大家歲歲平安,好運連連。(楊為仁攝)
簡介

2025賀歲「戲春公演-鬥高下」首度與「王海玲經典傳承計畫」結合,由劇團中青代優秀演員擔綱演出《拾玉鐲》、《打瓜園》、《殺驛》和《寇準背靴》四齣好戲,透過舞臺上逗趣、熱鬧表演以及精彩的功夫身段,帶給觀眾歡樂的過年氣氛。

每逢農曆新年,臺灣豫劇團賀歲公演就是戲迷們必追的年節一大盛事!其中包含經典好戲的賀歲公演,以及充滿年節氣氛的「封箱戲」。

2025賀歲「戲春公演-鬥高下」首度與「王海玲經典傳承計畫」結合,由劇團中青代優秀演員擔綱演出《拾玉鐲》、《打瓜園》、《殺驛》和《寇準背靴》四齣好戲,透過舞臺上逗趣、熱鬧表演以及精彩的功夫身段,帶給觀眾歡樂的過年氣氛。

而伴隨著封箱的習俗,「封箱戲」也是歲末重頭戲。傳統戲班會在歲末之際把戲服和道具放進戲箱裡,接著舉辦封箱大典祭拜祖師爺,表達這一年來的感謝。在封箱儀式結束後,劇團就開始放假,演員也準備過年,衣箱道具暫時封箱不碰,直到隔年「開箱儀式」後才重新恢復運作。

臺灣豫劇團當家花旦蕭揚玲說:「封箱戲早在舊時代就有,當時的劇團會將該年最賣座、口碑最好的一齣戲,在歲末時做一次封箱演出,通常封箱戲會設計一些驚喜與趣味,例如讓旦角改唱花臉或是武生扮花旦等角色反串,演出所得可能會捐給慈善單位作公益,意義上與平常的演出有很大的不同。」


歡聲雷動封箱戲
經典好戲迎新春

每個劇團的封箱戲作法各自不同,臺灣豫劇團維持多年封箱戲傳統,每年封箱大典皆推出應景慶賀的吉祥戲,如「五福靈官」、「天官賜福」、「跳財神」和「掃臺童」等,一方面感謝祖師爺的保佑,一方面回饋戲迷的支持,透過表演祝福大家節節高升、財源廣進。

蕭揚玲說,封箱戲通常以財神爺撒元寶最受歡迎,過往也有送過糖果、錢幣、還有彩券等等,有經驗的觀眾會事前準備帽子、臉盆、甚至是雨傘來搶,現場氣氛熱鬧無比。除了封箱戲,臺灣豫劇團每年也會接著元旦後舉辦賀歲公演,為配合萬物欣欣向榮的開春喜氣,挑選的劇碼以熱鬧、逗趣為主。


拾玉鐲 細膩身段顯功法
孫紫峮苦練蹺功走出新高度

《拾玉鐲》被視為花旦啟蒙戲,孫紫峮表示,孫玉姣這角色把小花旦會用到的四功五法發揮的淋漓盡致。眼神、指法、身形無一不能鬆懈、笑容還得淡淡的靦腆的含羞的,每個環節必須細膩到位。例如「餵雞」舞臺上沒有雞,卻生動的演出開雞籠、數雞、餵雞,以虛代實的方式讓觀眾一看就懂。

「針線活」也是這戲的經典。孫紫峮說:「從挑開棉線、拉線、揉捻、穿針、刺繡,中間還有不小心被針刺到等等動作,不只是以虛代實,更要融入動作美感。」

「蹺」有東方芭蕾之稱。穿硬鞋比喻踩蹺,但芭蕾表演旋轉完腳跟就能落地,而踩蹺卻整齣戲都要用腳尖維持平衡直到完戲。孫紫峮回憶:「踩上蹺要先學『站』,整個腳底板從繃緊到抽筋到麻痺是一個必經的過程。而且『站』是站在毯子上,毯子軟不比舞蹈地板好找平衡點,終於軟軟罰站了一個月,不搖不晃之後繼續『站磚』,站立起來的磚!發抖就摔…終於站穩了,再來就學『走』,為了走出踩蹺的第一步,我已經站了整整個一月!」接著,孫紫峮還要練蹺『走』的整套完整功法,從綁、臺步(走)、圓場(跑)、分水(跳)、花梆子(搓步),再配合四功五法,全都為了塑造出腳踩三寸金蓮婀娜多姿的姿態。


打瓜園 一拳一腳真功夫
李安傑、吳紹騰尬戲又尬藝

被稱為武丑戲代表的《打瓜園》,敘述賣油小販鄭子明途經陶家莊園摘瓜解渴,被陶三春和丫鬟撞見,雙方以武相向,陶家老父陶洪儘管年邁體衰、走路一瘸一拐,但武功了得,巧計拿下鄭子明後,慧眼識英雄招其為婿,是一個始於偷瓜、終於成親的圓滿喜劇。

飾演陶洪的李安傑和飾演鄭子明的吳紹騰年僅23歲,兩人10歲進入臺灣戲曲學院,從「同學」到「同事」,常在舞臺上演出對手戲,默契好得沒話說。吳紹騰透露:「我們兩個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從10歲住校就玩在一起,至今還是室友呢!」

李安傑說,陶洪外表駝背瘸腿、左手掌還捲曲成雞爪狀,看似體弱卻深藏不露,他花更多的時間揣摩陶洪身形動作。在這齣經典劇,陶洪與鄭子明幾乎整場對打,一拳一腳、一招接著一招地「黏」在一起,只要默契不足就可能撞到而受傷。吳紹騰說:「為了練出流暢節奏,我們每天把整套對打戲練習30遍,直到呼吸、頻率完全配合。」巧的是,李安傑和吳紹騰畢業公演就是演出此劇,幾年後再次演出,兩人除了把功夫耍得漂亮,現在更懂得去詮釋角色性格,把角色個性融入武功身段,讓角色更立體、情節更動人。


寇準背靴 驚心動魄智力博弈
張瑄庭、林文瑋練出好默契

《寇準背靴》是一齣故事情節與技藝展演都十分有看頭的經典戲。描述楊延昭遭奸臣假傳聖旨欲將其毒害,護衛捨命代喝毒酒,家人遂假設靈堂掩人耳目,寇準前往弔唁時利眼看穿楊夫人柴郡主形跡可疑,於是展開一場暗夜送餐的跟蹤,假裝顢頇實則精明的寇準最終說服楊延昭出征抗遼。

有別於折子戲演出,臺灣豫劇團這次將《寇準背靴》全本搬上舞臺,飾演柴郡主的張瑄庭說,從一開始的靈堂,一路到最後楊延昭再次披甲上陣為國效力,起承轉合、高潮迭起的故事更加完整。為了完美呈現劇中老寇準夜晚跟蹤柴郡主給六郎送飯的橋段,以輕快幽默的唱詞,細膩的身段作表和炫技等環節展現兩人一明一暗間鬥智而衍生的精彩逗趣情節;都是需要在一次次排練中培養出絕佳默契!

林文瑋視這齣戲為展現老生唱功及身段的戲,一開頭在靈堂上弔唁楊延昭時驚心動魄的悲唱,到發現柴郡主衣著上的破綻,情緒轉折的內心戲挑戰相當大。而在整個跟蹤過程,跑圓場、耍髯口、晃帽翅等高難度技巧令人目不轉睛,因擔心打草驚蛇而「脫靴」的特技更是一絕,林文瑋說:「沒有別的、就是練,一天左右腳各一百腿的練。」


殺驛 唱念作打扣心弦
林原茂展現高難度技藝

《殺驛》是一齣講述忠義精神的戲劇,驛官吳承恩為報答救命之恩,說服解差挽救奸臣徐羨之加害史官王彥丞,最後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犧牲自己性命來保全王彥丞不死。

飾演吳承恩一角的林原茂說,這個角色經典的晃帽翅和耍髯口等高難度技藝,必須扣緊吳承恩內心翻騰的情緒,從晃左邊帽翅到右邊帽翅、緊接著兩邊帽翅一起晃,要使用的肌肉力氣都不一樣,他說:「剛開始練的時候,常練到脖子整個僵硬。」

不僅如此,一大段緊接著一大段的高亢激昂唱曲中,十分考驗演員的唱功,林原茂笑稱,因為是個很吃嗓子的角色,演出這齣戲期間,所有費嗓子的事都得避免!

有「美聲王子」封號的林原茂說:「知道要演出《殺驛》吳承恩這個角色的第一時間,興奮極了!」原來早在10年前,臺灣豫劇團聘請河南名師陳安福來臺傳習指導時,在一旁觀摩的他即發現這個角色不管是唱、念、作、打難度都相當高。

為了掌握這個角色的性格,林原茂特別上網考察許多史料,希望不只在技藝與唱腔上博得掌聲,更能掌握人物的內在情緒轉折,凸顯角色忠義的性格,感動臺下觀眾。

練,就是為了每一次都能呈現最好的演出給觀眾!2025年臺灣豫劇團戲春公演,皆由中青代演員擔綱,鬥智鬥勇、武藝角力的極限對決!蕭揚玲表示,年輕演員的詮釋為傳統經典增添了更多活力;同時,透過這個戲曲薪傳的舞臺,不僅讓觀眾深入認識臺灣豫劇團的優秀新生代,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的努力與夢想被看見。


抽言

《拾玉鐲》甜蜜詼諧小品;

《打瓜園》高強度對打戲。

《殺驛》高亢唱曲扣人心弦;

《寇準背靴》高潮迭起精彩絕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