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傳藝下午茶-今年的春天很戲曲

  • 副標題:直擊首屆臺灣戲曲藝術節誕生
  • 文:趙又霓
  • 圖:張震洲
  • 點擊數:2634
a25f15e6-7996-4c81-8b75-354afcb79aa2
描述

編按:為了讓讀者可以更了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為傳統藝術作的各項政策、傳承、發揚與累積,《傳藝》雙月刊逐期將以「傳藝下午茶」形式邀請學者、名家與專家齊聚一堂,共同分享對於傳統藝術的熱情與期許。

時間:107 年3 月3 日( 六) PM2:30-4:0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 臺灣音樂館 B1 工作坊
與談人
吳榮順: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
邱坤良: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
王安祈:國光劇團藝術總監
張啟豐: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主任/所長
主持人
郭耿甫:《傳藝》雙月刊主編
紀錄:趙又霓
攝影:張震洲

傳藝中心主任吳榮順創辦首屆臺灣戲曲藝術節。.jpg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左起)、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邱坤良(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主任張啟豐(右)是這屆首屆戲曲藝術節的鐵三角。.jpg
(左圖)傳藝中心主任吳榮順創辦首屆臺灣戲曲藝術節。
(右圖)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左起)、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邱坤良(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主任張啟豐(右)是這屆首屆戲曲藝術節的鐵三角。


郭耿甫( 以下簡稱郭):
各位貴賓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參加傳藝下午茶, 三月份即將在臺灣戲曲中心舉辦首屆臺灣戲曲藝術節,很高興邀請到現任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吳榮順,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邱坤良, 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以及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主任兼所長張啟豐來到傳藝下午茶時間, 一起討論臺灣戲曲藝術節的誕生。


首先,大家都對今年第一屆臺灣戲曲藝術節抱有很大期待,臺灣戲曲藝術節主要分為三大部分—戲曲臺灣、戲曲世界、戲曲未來,這三系列背後其實包含很多內涵以及願景,請主任分享當初臺灣戲曲藝術節是如何定位與架構?


亞太藝術節 戲曲藝術節
傳藝中心兩大旗艦藝術節
吳榮順( 以下簡稱吳):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成立了十年有餘,起初只有在宜蘭,直到去年十月份,臺灣戲曲中心在臺北落成,變成第二個對傳統藝術來說很重要的場域,在明年,我們也很希望高雄傳藝園區也能順利落成。當這三個園區都完成過後,我想我們的責任就是回歸初衷:如何保存、傳承臺灣傳統藝術,保有傳統藝術基地,並且教育下一代。其中該如何讓臺灣戲曲繼續發榮滋長,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傳藝中心每年十月份舉行的亞太傳統藝術節可以說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以傳統藝術中心作為平臺,引進亞太地區的傳統藝術表演團隊,也同時把臺灣的傳統藝術推廣出去。隨著臺灣戲曲中心的成立,有個專門為戲曲做的藝術節相形之下非常重要,我們預計每年三月至五月份舉辦,呼應每年十月份的亞太傳統藝術節,一春一秋,成為臺灣兩大旗艦藝術節。


在文化部的支持下,今年開始「臺灣傳統戲曲開枝散葉計畫」,一方面是讓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裡的三團(國光劇團、臺灣豫劇團以及臺灣國樂團)在臺灣戲曲中心有發揮的空間,並且每年推出一個新製作。另一部分是扶持臺灣民間表演劇團,讓他們能夠平起平坐,一起在這塊土地上找回原來的生機,重新扮演傳統藝術傳承的角色。

傳藝中心主任吳榮順( 左) 與前北藝大校長邱坤良對於臺灣戲曲藝術節都保有高度期許。.jpg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強調只要是從傳統出發,豐富傳統,都可以成為臺灣戲曲藝術節的一份子。.jpg前北藝大校長邱坤良將執導臺灣戲曲藝術節旗艦大戲《月夜情愁》。.jpg
(圖左)傳藝中心主任吳榮順( 左) 與前北藝大校長邱坤良對於臺灣戲曲藝術節都保有高度期許。
(圖中)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強調只要是從傳統出發,豐富傳統,都可以成為臺灣戲曲藝術節的一份子。
(圖右)前北藝大校長邱坤良將執導臺灣戲曲藝術節旗艦大戲《月夜情愁》。


戲曲臺灣、戲曲世界、戲曲未來
我們設計了五個不同的子計畫,其中有幾個部分特別重要,要求每個劇團一年都有一個新製作,並且要擁有自己的傳統經典劇,另外一部分是「戲曲夢工廠」,用以戲曲為核心所組成的新劇團,提供臺灣未來青年實現理想的機會。這些計畫都將會在臺灣戲曲藝術節中落實,並分類成三大脈絡—戲曲臺灣、戲曲世界、戲曲未來。


在戲曲臺灣中,特別的是採用旗艦製作的方式, 相較於以往臺灣的戲曲都以傳統歷史故事當作核心去扮演,我們用戲曲訴說臺灣在地故事,邀請到邱坤良校長來編導《月夜情愁》,邱校長是臺灣資深戲曲理論學者,同時也是劇作家,導演過好幾齣戲,對於東北角的故事幾乎是暸若指掌, 相信待會兒就可以聽見邱校長訴說整個《月夜情愁》的製作過程。
戲曲世界的部分,我們希望不單單只是傳統藝術人士來觀摩,同時也邀請亞洲地區傳統戲曲團隊演出,讓臺灣戲迷能看到環臺灣附近重要傳統戲曲的演出。因為時間的關係,原本規劃邀請的很多劇團都因檔期關係無法配合,但今年仍是邀請了韓國的木花劇團來臺演出《羅密歐與朱麗葉》。另外在今年五月底至六月初,喉唱藝術團體- 圖瓦之女也確定將在臺灣戲曲中心演出。


戲曲未來我們邀請到張啟豐擔任策展人,提供年輕人有個完整的創作空間以及演出機會,目前已在徵選的階段,並在臺灣戲曲藝術節上演出。


月夜情愁 戲班生涯的美麗與哀傷
郭:接下來,請邱坤良校長分享旗艦製作《月夜情愁》,如何透過戲劇和歌仔戲的詮釋,讓觀眾重新看見臺灣?


邱坤良( 以下簡稱邱):
臺灣社會百年來的發展中,在不同時空會有不同想法,當然做戲曲也是一樣,大家可能覺得作《月夜情愁》,就是從東北角發展,並有一定方向與策略,我比較沒有這種概念。我1995年就以霧峰林家為題材做過戲,當時沒有人把歷史放在舞臺上過,但現在大家都在做,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考慮演出對在地民眾產生的效果。


當我接到吳榮順主任的「指示」以後,最先想到的是東北角,但東北角不是我的主要目的,在戲中是描述一個戲班的故事,包含連鎖劇以及舞臺劇,裡面有些戲曲元素是大家有所不知的,比如連鎖劇在舞臺上比較不好表現,就結合電影與舞臺表演,舞臺上的戲劇可能是現代戲劇,也可能是傳統戲劇,端看劇團的專長與戲劇生態而定。另外,除了影/劇連鎖演出型態與西皮福路分類對抗,《月夜情愁》的情節也反映出職業劇團(戲班)與業餘劇團(子弟團)臺上臺下的生活環境與感情世界,以及子弟團與地方民眾的關係,和子弟與伶人間的互動。


在《月夜情愁》當中,以戲班故事為主,並以舞臺劇呈現,舞臺劇當中有戲中戲,也可以說是臺語的舞臺劇,演出當中會有字幕翻譯。故事中有幾條主軸,由唐美雲、陳鳳桂(小咪) 主演,演出《魂歸離恨天》 ;戲中戲《憐香惜玉》 ,是從李漁《憐香伴》 改編而來,因原著演出須兩三小時,因此濃縮成十分鐘,描述兩個女人相愛的故事;《薛丁山與樊梨花》,原先是以歌仔戲唱法,但經過演員討論過後希望使用北管的唱腔,因此可以明顯聽出西皮福路使用樂器的不同 ;《運河心中》 ,戲中演員無論是唐美雲、陳鳳桂⋯⋯等演員陣容都非常堅強, 製作團隊同樣如此,燈光、服裝設計也都是我親自挑選,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堅持。


傳統有創新 就可以被看見
郭:也請安祈總監談一下韓國木花劇團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東方戲曲演繹西方經典已經行之有年,這次演出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還有什麼特別之處?


王安祈( 以下簡稱王):我很贊成邱校長提到的, 不同時空做什麼事其實都賦予不同意義,其實臺灣戲曲藝術節的成立,我感到非常開心,終於有了屬於戲曲的藝術節,而且屬於臺灣的藝術節。


大陸的戲曲藝術節已經歷史悠久、行之有年, 劇種非常多樣,幾乎就是所有劇種的大匯演, 且每一個不同劇種的劇團都有很優秀的演員, 所以每去一次,就一網打盡所有優秀的團隊, 非常壯觀,反觀臺灣戲曲藝術節,我們雖無法以量取勝,卻能以臺灣當地故事,了解臺灣的性格,文化的多元。


就以戲曲來講,早在七零年代末,戲劇、電影和舞蹈就已經開始混血,戲曲和戲劇早已不是楚河漢界,到了二十一世紀初時,實驗戲曲在臺灣已是萬眾矚目了,戲曲的可變性、顛覆性顯而易見,因此當我們在製作戲曲節目時,就像邱校長所說,先想要表現一個故事,再根據故事設定不同表現手法,並非限制什麼樣的劇就必須用什麼樣的方式呈現。


回想起國光劇團三年前在上海大劇院演出,演了連續兩個檔期,演出的是伶人三部曲,一口氣演出《孟小冬》、《百年戲樓》以及《水袖與胭脂》,北京、廣州還有香港的觀眾特別飛到上海大劇院,其中尤其《百年戲樓》備受矚目,《百年戲樓》是臺灣建國一百年時的創作, 演的是京劇戲班一百年來的歷史,其中也包括了文革,大陸觀眾之所以會這麼關注,是因為我們和大陸演出方式的不同,大陸的現代戲已是傳統,但臺灣京劇界沒有現代戲,我們可以穿著旗袍、中山裝上臺,卻腳踩著鑼鼓點,唱西皮二簧,也因此獲得很高的評價,當時報紙標題寫著「展現臺灣京劇新美學」。我想說的是,要讓全世界看見臺灣,不一定要侷限在演臺灣的人、臺灣的事,而是我們用臺灣多元文化的思考、融會貫通的技法去演任何一個故事, 都能展現臺灣原本的特色。


回歸到這個題目,為什麼韓國的木花劇團並非唱戲曲,卻被放在戲曲節呢?我想這個問題就能用我上述例子說明,只要是在傳統上有創新的手段、有繼承的心態,都能在臺灣戲曲藝術節被看見。


當時會推薦木花劇團的原因是在南京三十一屆世界戲劇節上,他們演出了《羅密歐與朱麗葉》, 這個劇團不是因為在鄰近國家而被邀請, 是本身就有登上國際舞臺的實力,他們的確也受邀過愛丁堡藝術節,另外一個原因是受在韓國當教授的吳秀卿女士所推薦,她是我在臺大碩士班的同學,目前可以說是韓國戲劇界領軍人物,她告訴我如果要找韓國劇團來臺灣,第一個要找的就是木花劇團,木花從韓文翻譯中文是指棉花,棉花外表輕柔但內部很有韌性, 取其當作團名,就像棉花內部一樣扎實。

提到木花劇團就會說到吳泰錫導演,1967 年就投入戲劇編導,1984 年創立木花劇團,超過半世紀的劇團經歷,自己也有十六冊的劇本出版, 所以我想假如我們不親眼看見他們的演出,是著實可惜的。他選擇過很多莎士比亞的作品, 例如這次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也曾演出過《暴風雨》,但都回歸韓國本身的思考,結合韓國傳統藝術表演和東方元素,因此《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被放在一個韓國的村莊,這樣的做法就很適合在臺灣戲曲藝術節被觀摩,我們從來都不希望關起門來做自己的戲,而是和世界一起交流、成長。

這樣的思考方式也許看起來不那麼堅守傳統, 但讓我想到廈門大學的陳世雄教授在三年前上海大劇院演出過後發表的一篇文章,他提到他自己雖是一京劇團的設計總監,但他秉持的並非劇種意識,而是劇作意識,我深深的被感動, 在臺灣如果只有劇種思考是很難發展下去的, 倘若我們是劇作思考,用戲去決定手法,是可以做為我們對於臺灣戲曲藝術節用什麼眼光看待的一種態度。

北藝大戲劇系系主任張啟豐希望新編戲劇可以帶給傳統戲劇活水源頭。.jpg透過各方策展人的交融激盪,讓臺灣戲曲藝術節呈現更加質量並重。.jpg

(圖左)北藝大戲劇系系主任張啟豐希望新編戲劇可以帶給傳統戲劇活水源頭。
(圖右)透過各方策展人的交融激盪,讓臺灣戲曲藝術節呈現更加質量並重。


展現劇作意識與思維
郭:請教張啟豐主任在「戲曲未來」的單元, 製作過程中的所思所想,有什麼特別之處可以分享給觀眾的?


張啟豐( 以下簡稱張):在臺灣戲曲中心的前兩個單元,戲曲臺灣與戲曲世界,其實是乘載著一定時間的脈絡,這次的規劃呈現出了戲曲發展過程中如何跟它所處的時代對話,進而發展出新面向。我們當初在規劃創意競演時主要的一個思考模式,在大表演廳著重在劇作意識與思維;小表演廳著重在劇場形式的嘗試實驗。


大表演廳將演出兩個作品,《琵琶行》以及《what's 黑盆》,《琵琶行》是改編自白居易的詩作,從其衍伸出結構較複雜但情節較單純的戲曲,從抒情的立場來呈現戲曲人物內心思考的一個過程,再加上主要演員都是非常有經驗、功底扎實的演員,因此無論視覺聽覺方面, 還有劇作思考上都有一定的深度,那也反映出在戲曲的創新中,傳統永遠是最重要的,而且傳統發展脈絡當中,創新即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元素。所以我們也希望在這樣的思考下,能夠藉由公部門的資源,可以讓一些因為票房考量而不能做最大發揮的劇團,可以有很多嘗試去做呈現。


《what's 黑盆》的故事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烏盆記》,無論是元雜劇還是大家所熟知的京劇的《烏盆記》,我們都知道主角是受害者,那就反問大家為什麼烏盆會受害,受害者當中有沒有什麼問題存在,而這個問題就呈現這個「what's 黑盆」的由來,我覺得這個劇名很有趣,黑盆當然指的就是烏盆,那烏盆是什麼, 從英文來看就是指發生了什麼事,那請容我在這邊賣個關子,其實這是從老戲出發但是用當代觀點詮釋,著重在人物性格的深刻描寫,且在特定情境下,「人」他會做什麼樣子的決定, 而這樣的決定又如何主導他的命運,那這樣的思維在傳統戲曲上是少見的,所以這次在大表演廳的兩個作品都是非常非常有特色。一個是抒情成份為主的京劇作品,另一個是從老戲出發用當代觀點重新演繹的歌仔戲作品,基本上都符合我們要求的劇本新創思維。


另外,以《孟麗君》來講,它包含了幾個重要的元素,女性的性別意識,在劇場的表現手法當中,跟現代劇場的導演合作,運用現代劇場元素加強了女性的自我詰問,重新審視女性在那個時代的現況。另外是集藝戲坊的《孟.夢之間的時光》,現代女子對應到古代的孟麗君, 近況相似但因所屬世代不同,而有不同觀察的角度,這個演出是使用掌中戲的手法,音樂使用到南管和京劇的音樂,這樣跨界的整合也是我們所樂見的,也可以看得出來傳藝中心要以傳統為核心的再創新,呈現在年輕劇場形式上面的一個作法。


各家劇種 在這裡百花齊放
郭:謝謝張啟豐主任。其他老師可以再為臺灣戲曲藝術節多做一些補充。


吳:剛才三位老師對於臺灣戲曲藝術節有很多期待,但我還是要再說明一下,整個框架是由中心擬定,框架的內容也都是由專業的策展人去發想,我們也很希望它是沒有主題的,讓它各種可能性都有,但這個對我們觀眾來說是很不負責任的,一部分是公部門的關係,資源分配與制度的建立,因此我們必須做足規劃,否則很難去滿足大眾的要求。


另外再介紹在戲曲臺灣當中的兩個團隊,合和藝苑南管戲《陳三五娘》的演出,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南管戲曲保存者吳素霞老師,請大家拭目以待。還有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的《客家經典三腳採茶戲匯演》,演出非常經典的三腳採茶戲,再次推薦這兩個團隊,雖然不是大戲,卻都是很經典的戲碼。


不為跨界而跨界
邱:戲曲藝術節本身涉及藝術、文化以及環境, 那我認為藝術節最重要的一點是,如何讓藝術節「永續」,要有永續才有期待,大家都知道亞維儂藝術節,他們藝術節的經營都是經過很久的時間,一開始就建立起的風格、權威性延續至今,因此時間一到,人們就會聚集,藝術節的內容也非常豐富。比方說宜蘭童玩節,最可惜的是當童玩節成為國際上知名的藝術節, 一些藝術表演都還是民俗舞蹈為主,應該靈活去運用。


提到創新、跨界,這些都是很好的詞彙,但現在比較害怕的是,為創新而創新,為跨界而跨界,這樣沒有必要,比如戲曲的發展本身就和木雕不一樣,戲曲不是保存它的服飾、頭盔, 主要還是在於「人」,人的生活環境、模式一直都在變化,特別是在於戲曲藝術節的開放, 什麼表演藝術團體來都好,我也不認為都應該要表演臺灣的故事,就像韓國木花劇團演出《羅密歐與朱麗葉》一樣,一個展演活動是空間的概念,重點在這個空間發生了什麼事,而它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王:我也想呼應邱校長所說,這樣的做法有它的時空背景,以我自己在國光劇團來講,是在一特殊時空下必須要演臺灣故事因而創造臺灣三部曲,這樣的效應也引起很多學術界的討論, 在之後我花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拋開它的政治效應,將臺灣三部曲本土化,從臺灣故事發展到京劇美學,讓觀眾體會到京劇也能做小劇場, 也能跨界,也能做電影的蒙太奇。但在十年後, 我感覺到我們京劇作品已經充分展現了藝術性而非政治性的時候,在《孝莊與多爾袞》當中就使用比較傳統說故事的方法,故事本身充滿魅力與傳奇性,京劇天后魏海敏飾演孝莊太后, 當家老生唐文華飾演多爾袞,展示臺灣京劇新美學的另一種面向。


另外還有臺灣豫劇團的《武皇投簡》,《武皇投簡》是由大陸劇作家孟華所寫,我們不要認為臺灣戲曲藝術節就只能演出臺灣的作品,只要是好的作品就是我們的戲曲未來,什麼是傳統,什麼是創新,不斷地在變化、滾動,我們就不斷的做好戲,不斷的看好戲!


戲曲藝術節
傳統藝術承先啟後重要平臺
郭:傳藝中心附屬三團都有新製作,尤其臺灣國樂團的《布袋戲戀歌 落花斷情雨》、《一個簫郎—陳中申洞簫音樂會》也將開啟新的視野, 最後請張啟豐主任分享對於臺灣戲曲藝術節未來的希望。


張:補充創意競演的部分,我提出一種協助機制,就是從德國發源的「戲劇顧問」,邀請相對專業劇場人陪著劇團一起成長,事實也證明戲劇顧問的機制,在呈現的過程中比較能夠做有效的結合。傳統的發展,一定會面臨到新的部分,傳統的概念很固定,但內涵其實是流動的,從以前到現在因應不同時代的變遷,所作出的改變。期待臺灣戲曲藝術節能變成一個很重要的平臺,讓臺灣這麼多精彩的傳統藉由創新的方式演出,蔓延到全世界,提高臺灣戲曲的能見度。


郭:謝謝四位老師對於臺灣戲曲藝術節的分享, 透過臺灣戲曲藝術節的誕生,不只在今年的春天很戲曲,整個戲曲藝術都有在起飛的感覺, 再次感謝四位老師的蒞臨,謝謝大家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