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登上國家戲劇院的高雄團隊──尚和歌仔戲團三十歲了!多年來積極開創傳統藝術多元面貌的團長梁越玲在三十團慶大戲《叁拾號夢.戲神養成記》全新戲劇中,不僅讓傳統戲曲之美與現代劇場諧和同臺,更在「新舊互串」與「戲中戲」等巧妙編排下,引領觀眾於「虛實交錯」及「人神對話」中面對生命,最終和自己和解。戲如人生...
臺灣歌仔戲自1980年代後逐漸走向精緻化劇場型態,但仍有近一半劇團是以廟會外臺為主要表演型態,也就是所謂的「活戲」。「活戲」意指無固定劇本、臺詞,全憑「講戲先」(kóng-hì-sian,類似導演角色),在演出前講述劇情大綱與特定段落,然後再由各個角色臨場發揮唱念、口白;...
回顧2014當年的時空背景,老戲迷耳熟能詳的傳統劇目正在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更能吸引現代觀眾目光的新戲。臺灣豫劇團藝術總監王海玲說,老戲迷看戲在意的是臺上演員的唱腔、身段與身手功夫,演員唱得越多、他聽得越過癮,但年輕觀眾看戲,著重劇情故事,演員唱得太多,反而覺得冗長煩悶,兩者恰好相反。當迎合年輕觀眾的...
一句誓言 一生志業劉海苑從小住在海軍眷村,父母親都是戲迷,十歲那年母親告訴她,海光劇藝實驗學校(後簡稱海光劇校)畢業之後就能當電影明星,她懵懵懂懂,只想到當電影明星的好,就答應了,也順利通過入學考試,「我清楚的記得,去學校的前一天,母親要我跪著發誓,說再苦也不能回家,那時候我也不懂,不認為當明星有什...
若要在舞台上搬演鄭芝龍的故事,這位在17世紀大航海時代自組民間水師力抗西方強權的海上霸主,勢必要有能與之功業匹配的船艦,明華園陳勝福總團長回想起《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製作起始時,資深舞台設計師曾蘇銘這麼問起:是要整條船出現?還是呈現船艦的雄偉?旗艦海戰 機關繩索來幫手「按照劇情走。」陳總團長一個...
「我想呈現的,並不是單純教條式的二元善惡因果舞台劇。」當被問及《十殿》與傳統說教式的故事情節有何不同時,阮劇團編劇吳明倫如此堅定地回答道。她從建構劇本的過程中,將不同的文本內化於紙上,令傳統的臺灣信仰傳說,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樣貌。源自神鬼題材 傳統故事的現代再現曾獲臺灣文學獎劇本金典獎、林榮三文學獎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