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寶交棒! 傳統戲曲接班人的 機遇與挑戰

  • 次標題:第177期-2018/04
  • 文:文│洪孟啟( 前文化部長) 紀錄、整理│郭士榛
  • 圖:圖│國光劇團、明華園歌仔戲團、唐美雲歌仔戲團提供
  • 點擊數:2923
唐美雲歌仔戲團 多年都做青年演員的培訓。
簡介

臺灣的傳統戲劇界若要能順利傳承,讓年輕世代,都仰望「人間國寶」的榮耀, 而不斷鞭策自己在技藝上的精進,只有給他們安定生活,演員應採分級制,不同級別可有不同待遇,不論公家、民間都要定制度,傳統戲曲才可順利達成傳承目標。

  臺灣的傳統藝術與文化,融合了閩南、客家、原住民等族群之生活樣態與風貌。

106 年臺中的文化資產局曾舉辦過一次「技藝傳薪」傳習成果展演活動,其中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共計13 項,包括:廖瓊枝歌仔戲、陳錫煌布袋戲、潘玉嬌亂彈戲、楊秀卿說唱、排灣族雙口管、鼻笛、南北管音樂、戲曲及本地歌仔等。

國光劇團經採以資深團員帶領中生代或青年團員一起演出。.JPG傳統戲曲觀眾仍習慣看孫翠鳳的演出,一時難改此習性。.jpg
(圖左)國光劇團經採以資深團員帶領中生代或青年團員一起演出。
(圖右)傳統戲曲觀眾仍習慣看孫翠鳳的演出,一時難改此習性。


習慣潛移默化 發展出品味
  這些屬於「無形文化資產」的人間國寶與其藝生肩負著「傳承」的重任,不只學習技藝, 也將珍貴的人生經驗與傳統藝術循序漸進延續下去,他們都是傳統藝術的守護者。

  但在談傳統戲曲的傳承, 要由3 個概念切入, 首先是著作頗豐的德國學者班傑明(W.Benjamin),他對當代美學、西方馬克思主義及文化社會學影響頗大,最為大家熟悉的 是提出「氛圍」和「靈光arura」一詞,他認為傳統沒消失,只是氛圍改變,生產工具改變了大家的習慣,生活中有了多樣化選擇,讓人慢慢對傳統失去興趣。延此概念發現,臺灣的傳統表演藝術的傳承確實中斷了很久,就因為民眾受電影、電視,及更多娛樂氛圍影響,不再有興趣欣賞傳統表演。

  第二個概念是英國學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 的「感覺結構」,探討當代文化問題, 開啟當代文化研究先河。他指出每個不同世代、不同環境的人,對自己文化都有一套不同的解釋。

  第三個概念是法國社會理論學者Pierre BuDuier 談的「場域」、「慣習」及「品味」等觀念影響社會研究理論頗大,他認為,人們由於習慣而受到潛移默化,而發展出品味。這個日久構成潛移默化,不知不覺接受的觀念而形成共同習性,而成品味。就像是明華園近年一直努力想讓第二代接棒,但觀眾就喜歡看孫翠鳳的演出,這就是習慣養成品味,一時間無法接受新人,改變自己的欣賞習慣。

觀眾多接觸年輕演員
改變觀賞傳統戲曲的品味
  大家仍是接受過去的人事物,新的一切要重新建立新關係,傳承上壓力很大,明華園有計畫讓新一代有實體舞臺經驗,國光劇團也是不斷培訓新人,讓青年演員登臺,唐美雲則是吸收許多戲劇學校學生成立青年團,不斷提供演出機會,希望讓觀眾多接觸年輕演員,漸漸改變觀賞傳統戲曲的視角和品味。

  以這三項概念看傳統藝術,其實臺灣傳統藝術並未消失,而傳統急於要做的事,是配合現代新的習慣品味,爭取大眾的接受度,但最痛苦的是場域問題,大家都爭取對自己有利資源, 因而在不同場域中傳統藝術成弱勢,在爭取社會資源上下的力道不夠,甚至政府雖支持傳統藝術,但使出的力道不足,企業界也長期沒習慣去贊助弱勢的傳統表演藝術,這是政府和民間必須面對的問題。

  現今,臺灣的一些傳統藝術表演團隊雖都力求創新,像是國光劇團、明華園、唐美雲歌仔戲團都很努力和時代接軌,努力追求開發觀眾, 取得新劇本,新的表演方式,新的舞臺設計等。

國光劇團近年也推年輕演員的劇目,期望觀眾可以接受不同的演出。.JPG國光的青年演員因唱功,身段都好,深受觀眾喜歡。.JPG
(圖左)國光劇團近年也推年輕演員的劇目,期望觀眾可以接受不同的演出。
(圖右)國光的青年演員因唱功,身段都好,深受觀眾喜歡。

公部門本位主義 卡死戲曲學校發展
  臺灣傳統藝術求新求變值得被肯定,但現在遭遇困境的是藝術學校,尤其國立臺灣戲曲學校受限太多,戲曲學校學生由國中、高中都在接受技藝教學,但到了大學為了合乎教育部的學分制,使學生原有科班訓練的技藝教學中斷, 甚至沒有接受過基礎訓練的學生也因考試錄取加入課程,這些因素卡死了戲曲學校發展。

  早年間,行政院曾提出一項建議,將臺灣戲曲學校併入文化部,可以和國光劇團、傳藝中心合作。戲曲學校學生到了大學部仍可透過國光劇團實際舞臺演出經驗,訓練自己的技藝,至於新招考進大學的學生,雖沒有傳統技藝的基本訓練,但他們可以朝向幕後工作學習發展,資源可被分配,學生所學也不浪費,只可惜這項建議教育部不接受, 戲曲學校至今仍保留在教育部系統。要鬆綁國立臺灣戲曲學校的限制,首先公部門不可有本位主義。

  人間國寶現在有了傳承計畫,文資法中有無形文化資產認證傳承,但仍不是很紮實,像是藝生沒有保障, 為求生活只好中途離開,藝師也沒有保障,最早以前1985 1994 年間教育部舉辦「民族藝術薪傳獎」得獎藝師可無條件獲教授待遇,獲教授資格受聘至大學任教,但這項德政在立法院受到爭議最後無疾而終,後來雖條例有放寬,可依其技術受聘教學, 但因不是固定工作,對藝師保障不充足,日後也就沒有人再提及。

給演員安定生活
傳承才可順利進行
  就自己的觀察,現今臺灣傳統戲曲漸闖出頭,樂團水準提升,燈光、舞臺設計、編舞、樂團成員、指揮都已年輕化,傳統是老本,傳統戲劇界中生代、年輕世代壓力大,若是資源分配上多給加些力道,會是優勢。

  臺灣的傳統戲劇界若要能順利傳承,讓年輕世代,都仰望「人間國寶」的榮耀,而不斷鞭策自己在技藝上的精進,只有給他們安定生活,演員應採分級制,不同級別可有不同待遇, 不論公家、民間都要定制度,傳統戲曲才可順利達成傳承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