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一紙翩然 彰顯媽祖神威

  • 次標題:紙糊神尊藝師 蔡承哲
  • 文:鍾予希
  • 圖:徐榕志
  • 點擊數:576
蔡承哲正在製作半成品的紙藝作品。
簡介

嘉義縣朴子市配天宮以供奉媽祖神尊聞名,雖然名聲不若大甲鎮瀾宮大,但嘉義配天宮媽祖遶境出巡卻包含開基媽、大媽、二媽、三媽、四媽、五媽、六媽等神尊,且是少見以媽祖為主神的求子廟,獨特的儀制有其追隨的信眾,紙糊藝師蔡承哲即是在配天宮裊裊香火的呵護下長大。

建築學奠定基礎

蔡承哲畢業於國立嘉義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建築科,在校期間學習了基礎木工、泥作和建築等相關知識,曾任職於建築公司,後從事法院拍賣相關工作。2013年,某日閒來無事,他重拾一塊木頭,鑿刀打算刻一個將軍頭,沒想到一刀一鑿費時耗力,卻勾起他的兒時記憶,「配天宮早期的將軍頭都是紙糊的」,遂將雕刻失敗的將軍頭當作原型,以衛生紙為材料試做紙糊將軍頭,他也就此進入紙糊工藝的世界。

「建築是從畫側面圖、正面圖開始,兩者架構起來就是一間房子。同樣的建築概念運用在雕刻、紙糊上,把側面圖、正面圖等透視原理架構起來,也會完成一尊立體的將軍頭,因此建築學和雕刻紙糊是相通且相輔相成的。」蔡承哲說。

紙糊神尊是一門幾近失傳的技藝,建築學雖奠定了蔡承哲紙糊的基礎概念,但紙糊的手法、材質、工序等仍需要透過前輩經驗傳承,他雖曾造訪相關職人請益,但卻不得其門而入,只能從文史古籍、網路等一點一滴積累相關知識,土法煉鋼,從錯誤中練就手藝。

紙糊分門別類各有千秋

紙藝類目繁多,蔡承哲認為應細分為紙雕、紙塑、紙紮和紙糊,「紙雕多用以製作配件比如帽子;紙塑是以紙漿做堆疊,特色是實心;紙紮則是有骨架,外層糊上一至二層紙張;而紙糊則是以一泥作或模型為體,以紙糊重覆黏貼,之後拆除泥作或模型,所以紙糊作品是中空的。」蔡承哲說,客家舞獅頭即是非常標準的紙糊技藝。

土法煉鋼的蔡承哲,認為紙糊的技藝,必須要有木雕、石雕、泥塑的基礎,以構思設計塑造原形,傳統上原形雖是以泥塑材質為多,但現代為求方便卻不乏以塑鋼土、保麗龍製作。蔡承哲會依原形以矽膠做開模,再以此模型開始糊紙,他的做法是將模型分為內模和外模,「凹鑿的內模貼上的第一層即是神像的外表,厚度是不斷的往內增加,因此精緻度不會受到影響;但外模則是一層層的往模型外重複黏貼,所以越往外貼,輪廓會越模糊,以至於失去精緻度,因此更加依賴師傅的雕工、手工,且每一次作品幾乎不可能一模一樣。」蔡承哲認為內模和外模的工法不分好壞,開模更不是為了大量製作,而是端看作品想要呈現的氛圍,交錯運用。

早期紙糊工藝常見以棉紙、宣紙製作,但蔡承哲研究過後卻發現報紙和牛皮紙因為紙張的纖維長,不易斷裂,更適合用於製作紙糊神尊。「小型的作品用報紙較好,紙張越薄越小越能彰顯輪廓的逼真精緻,而大型的作品則適合牛皮紙,比較可以縮短時間。」蔡承哲說。紙張黏貼之前,為求紙張的柔軟度,須先依據溫度、氣候決定浸泡時間長短,泡水至軟;紙張泡水可創造柔軟度和精緻感,但每糊紙一層,都得等待糊紙乾燥,夏天快則一天,冬天可能需三至四天,費時耗日;此外,黏貼的介質,為了避免蟲蛀,也從傳統的米漿糊改為白膠。

至於黏貼的紙張層數,除了得考慮希望的作品強度、大小以外,其實最重要的是神尊供奉的場合或功用。「紙糊神尊如果是要在廟宇中供奉受香火,除了原有的強度之外,還必須增強20%的厚度;如果只是單純收藏用,就可僅講求它的細緻度和神韻。另外,如果出巡時供人穿戴的神將,則只要兼顧強度即可,以免糊的太厚,穿戴會有負擔。」一般說來用以供奉的紙糊神尊,重量非常的輕,為了避免被風吹動,蔡承哲通常搭配小型木神座增加重量。

留匠心去匠氣

蔡承哲的紙糊原形,是將神尊分割為前後兩片模型,完成紙糊後脫模,前後黏合,才能完成立體人形,「所以前後片糊紙時,範圍要比原定所需的多些,就像裁縫預留縫份,等到脫模、修切時,前後片才能黏合得天衣無縫。」蔡承哲說。

一般人質疑紙糊神尊的堅固性,但民間神像雕塑師傅流傳著「一紙、二土、三木、四石、五金」的說法,除了因為紙糊神尊做工遠比其他材質更能突顯精緻感、入神穩外,也因為紙糊強度高,紙糊神尊歷經三、四百年都不會壞,蔡承哲說。也因此每次製作各地宮廟的神尊,製作前,他都會到當地與相關人交談,瞭解當地神尊的歷史、故事等,以求製作出更細膩且具在地文化的神像。

土法煉鋼入門,沒有師承名師的框架,蔡承哲對紙糊神尊擁有更為現代的觀點,「傳統的神尊體型比例都是五五身,但考慮到現代美學,也許九頭身比例會更符合現代審美觀念。」把紙糊定位為興趣與志業,回到家鄉,在朴子媽祖的庇護下,他要以這門紙糊藝術,彰顯信仰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