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光彩繡莊

  • 次標題:第11期-2016/06
  • 文:李昀諭
  • 圖:李昀諭
  • 點擊數:7485
林玉泉老師傅對於來習藝的學生總是傾囊相授,希望刺繡工藝能透過年輕人傳承下去。
簡介

林玉泉談起女兒,謙遜言談中仍難掩對女兒的驕傲,對現在的他而言,做文創是困難的,但流在他身上這股勇於挑戰、樂於推廣的血液,也隨著一手好技藝傳承給女兒,一同聯手兼顧傳統與創新,讓刺繡走到世界,擁有更寬廣的舞臺。

能一代傳一代,是許多傳統老師傅的心願,但精巧手藝隨著歲月凋零、本就萎縮的市場又碰上廉價品洶湧瓜分,是許多傳統工藝產業所碰上的共同困局。

府城老繡才的傳承 技藝為土壤 網路為薪材  

16歲開始學藝,與刺繡結緣超過一甲子的林玉泉,年輕時熱愛挑戰高難度,也喜歡辦展,以精益求精與推廣刺繡為主軸;年逾古稀後,則以傳承為重,以一身技藝為土壤,欣然承接每顆親近刺繡、願意發芽的種子,也以網路為薪材,不只守住傳統技藝的火苗,也要燃起燦爛火焰,讓刺繡工藝的光彩,能無遠弗屆、長長久久的閃耀。

繡莊動輒接到面積龐大的繡圖訂單,也因此繡架得有各種尺寸,比林玉泉還高。繡莊動輒接到面積龐大的繡圖訂單,也因此繡架得有各種尺寸,比林玉泉還高。

那些年,傳統工藝老師傅一起熬過的三年四個月 

民國5070年代,刺繡產業興盛,宗教祭祀、新居落成都需要用到八仙彩等繡品,學徒拜師學藝蔚為風潮。被譽為「府城老繡才」的林玉泉,便是在民國46年開始熬起三年四個月的學徒生涯,向福州師傅學習。每天從早上八點工作到晚上十點,年休不到五天假,白天工作的地方,晚上鋪地上塊木板,就變成睡床,如此艱辛的過程,林玉泉不以為苦,笑談:「那個時候的人不敢走師(意即沒有完成學徒修業),會被笑。」

出師後,他又先後在臺北大稻埕的繡莊工作了十多年,才回到臺南創業。一開始以《芳苑繡莊》之名做代工,42歲那年,正式成立《光彩繡莊》,繡面有緞光,繡線顯色彩,他希望人生因刺繡而光彩,也希望能努力傳遞刺繡的光彩。

臺南廟宇密度高,繡品需求大,刺繡產業早早便在府城發展起來,95%都以宗教祭祀用途為主。繡莊位於永福路、鄰近大天后宮等廟宇,廟裡掛的彩繡、神明穿的神衣,都在店內三位國寶級老師傅的針下沉穩織就著。

技藝傳女,另闢文創、海外新路

13年前回來向父親習藝的林婕瑀,覺得刺繡太美,除了繡宗教品,也應該是藝術品,更可嘗試走入常民生活,於是在民國101年創立《映縷門》,將文創與時尚導入刺繡,將刺繡導入生活,與臺南市文化局合作開發刺繡手機擦、提供繡品協助電視劇《紫色大稻埕》拍攝、甚至還前進上海展店,讓刺繡往精品化、國際化邁進。

林玉泉談女兒,謙遜中難掩驕傲,對現在的他,做文創是困難的,但流在他身上這股勇於挑戰、樂於推廣的血液,也隨著一手好技藝傳承給女兒,一同聯手兼顧傳統與創新,讓刺繡走到世界,有更寬廣的舞臺。

前來拜師學藝的21歲大男生蔡宏彬,才一個月就能將花鳥圖繡得栩栩如生前來拜師學藝的21歲大男生蔡宏彬,才一個月就能將花鳥圖繡得栩栩如生。

技藝不只傳女 傳承與網路一起無國界 
不只要讓繡品走出去,也要讓人走進來。

光彩繡莊裡頭埋頭繡線的,不只國寶級老師傅,還有從淡水、三峽、新莊、鹿港、高雄、甚至中國、澳洲來的年輕人。

有碩士生為了畢業論文來習藝,半年繡出讓老師傅打高分的作品;有對刺繡著迷的鹿港人,出師之後開了繡莊;近來也有臺南在地年輕人天天來習藝,二十一歲對廟會文化有興趣的大男生,一個月就把花鳥圖繡得栩栩如生。

傳承為重,技藝上傾囊相授不藏私,還能依個人目的調整課程,休閒或開店的皆可,還到國中等單位,教授學童與成人。也大方歡迎進到繡莊裡頭的人參觀、錄影、傳播,網路的傳播力量,林玉泉早就了然於心,七十幾歲的他還能使用LINEWECHAT等通訊軟體與各地的學生、在上海的女兒聯繫。

對林玉泉而言,這樣的傳承很開心,看到年輕人能熬住久坐,肯學,又學得好,甚至青出於藍;看到女兒走出刺繡工藝的另一條路,有聲有色,他便有源源不絕的能量,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