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蘇家班塵封的音效黑膠唱片 見證金光野台布袋戲的全盛時代

  • 次標題:第4期-2015/11
  • 文:郭耿甫(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助理教授)
  • 圖:郭耿甫(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助理教授)
  • 點擊數:4796
以明興閣戲偶為封套的布袋戲音效黑膠唱片
簡介

隨著布袋戲逐漸走入強調戲劇性與聲光特效的「金光」布袋戲的時代,觀眾已經不能再為「模仿」所滿足,浪濤、雷電、風雨的聲響,甚至神秘驚悚恐怖等氣氛的營造,都需要逼真與充滿張力的音效來達成。因此,腦筋動得快的劇團與唱片公司,就聯手出版所謂的「音效」唱片,供廣大市場所需。

在一次走訪屏東潮州明興閣蘇家老宅,向創團的資深藝師蘇明順老師,以及子承父業的蘇俊榮團長泡茶請益。之前不只一次聽說蘇家老宅保存了不少收藏,一走進客廳便無法不被一屋子的戲偶與樂器吸睛,一牆之隔的道具倉庫裡,一件件歷年絞盡腦汁巧思創造的道具,也安靜地躺在各個角落兀自發著光。蘇團長突然翻出幾張黑膠老唱片,接過唱片的蘇明順老師像突然打開了時光留聲機,憶起這幾張唱片的「當年情」。

臺灣的最早期布袋戲的「聲音」,除了演師出神入化的口白,其他幾乎全仰仗藏身幕後的文武場樂師,不僅能呼應劇情轉換曲牌,功力高強的樂師更是能用弦管模仿特殊音效,例如嬰兒、馬鳴。但隨著布袋戲從簡約與抽象,逐漸走入強調戲劇性與聲光造型特效的「金光」布袋戲的時代,觀眾已經不能再為「模仿」所滿足,浪濤、雷電、風雨的聲響,甚至神秘驚悚恐怖等氣氛的營造,都需要逼真與充滿張力的音效來達成。因此,腦筋動得快的劇團與唱片公司,就聯手出版所謂的「音效」唱片,供市場所需。

明興閣創始人蘇明順與子承父業的蘇俊榮團長。

明興閣創始人蘇明順與子承父業的蘇俊榮團長。

1947年,人稱「蘇阿明」的蘇明順18歲,賣了田產創立了明興閣,慘澹打拼多年,隨著逐漸在高屏以及東部市場站穩腳步,明興閣的規模也日漸完整,從前場操偶、對白、後場北管樂曲演奏,乃至木偶雕刻、服飾、頭盔、道俱製作等,都是蘇家成員自給自足。隨著1960年代金光布袋戲風在中南部大受歡迎,充分掌握金光奧妙的蘇家班,有感於市場上的一片榮景,因此也有了應該為南部劇團錄製具備「南部氣」的音效專門唱片。

這構想獲得與蘇明順小有私交的天鵝唱片老闆的大力支持,1967年就在蘇家老宅的中庭,架起了麥克風,由明興閣的專屬後場樂師負責唱片中的音樂演奏,天鵝唱片公司再利用自己進口的音樂素材混音後製。推出後市場反應良好,於是陸陸續續在往後幾年,錄製了系列性的布袋戲音效唱片。看到這些也由明興閣提供戲偶做為封套的老黑膠,蘇明順想起當時為了錄音,還得派人到路口「管制」交通,安撫家犬,但好像還是不知在哪一首樂曲當中,還是隱約聽到了狗吠與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