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9 分享:
- 2019/04/17
三位帶著孩子唱歌的師長總是將美好與快樂帶給社會,事實上三個人的背後有著許許多多共同耕耘與拚搏的無名英雄,而且每一個團體都已經不改初衷堅持了十年有餘,而每一個團體隨著時間拉長以及人員增加、負擔與工作量,已經不再只是「在部落堅持十年真不容易」,而是在臺灣要堅持為這麼大而完整的文化工程奮鬥不懈,真是令人由衷感佩。
2898 分享:
- 2019/04/18
2017年7月,賽德克跟泰雅族原鄉南投縣親愛村的孩子組成的親愛愛樂弦樂團,以一身原住民服裝打扮演奏古典音樂,遠赴奧地利獲得「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弦樂組冠軍,給了年輕孩子更大的自信與更多的希望。這群來自親愛村的孩子,用音樂改變他們的視野與生命。
1171 分享:
- 2019/08/16
西元2000 年是跨世紀的起點,對於華人傳統音樂邁向現代發展的過程而言,十足是一個轉折、轉變的關鍵原點,也是舊舞臺與新時代的分水嶺。跨越世紀的時局更迭中,欲在此刻,立足臺灣望眼華人世界各地,中/華/民/國樂(註) 的生態遞嬗與轉變。
1181 分享:
臺灣國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兩團每年都有相當數量的委託創作,委約對象包含老、中、青各世代的作曲家。無論是創意之豐或執行之力,兩團已經遠遠超出一般西洋管弦樂團迄今在節目企畫和設計上的範疇。
1630 分享:
民國一○六年筆者曾撰寫過一篇論文,題目是:〈兩岸高等教育「國樂」課程比較初探──以六個專業學系為研究對象〉,文中將臺灣的臺灣藝術大學、中國文化大學、臺南藝術大學這三所學校中國音樂學系的課程,與大陸的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還有上海音樂學院的課程進行比較。承此,本文的分析和論點,是探究兩岸培育國樂人才的特色與異同,強調課程的安排,是影響國樂人才培育方向的關鍵,以及說明國樂現代化應注意之事項,希望能提供國樂相關系所課程規劃之參考。
- 2017/10/05
- 2015/11/05
- 2016/09/05
- 2016/10/05
- 2016/02/05
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