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讓傳統藝術走入你的生活

訂閱單元文章,收到我們精選內容



取消訂閱
從一個音符開始 國樂團燃燒的小宇宙

從一個音符開始 國樂團燃燒的小宇宙

今年3月5日外籍音樂家確診新冠肺炎後,臺灣的表演藝術界幾乎應聲倒地,場館對外關閉,各項演出工作停擺,但臺北市立國樂團(以下簡稱北市國)卻在3月21日崛起,成為臺灣職業樂團舉辦線上直播音樂會的先驅,是怎樣的一支隊伍能夠具備如此的行動力與應變能力?

繼續閱讀...
吟唱半島歌謠一世紀 人間國寶張日貴

吟唱半島歌謠一世紀 人間國寶張日貴

說起臺灣民謠,最能突顯地域風格屬性的莫過於恆春半島民謠,繼陳達之後,朱丁順與張日貴算是恆春半島上最具代表的民謠藝師,他們二人因長年致力民謠傳承工作,在101年並列「國家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 今年88歲的張日貴即便年歲已高,為了保存滿州民謠,仍像傳教士般的奔走,精神讓人感佩。

繼續閱讀...
後疫情時期 傳統戲曲殺出生路

後疫情時期 傳統戲曲殺出生路

2020年已經過了一半,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藝文產業,尤以表演藝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零演出就代表零收入?後疫情時代,劇場如何因應新時代的觀劇體驗,思考未來發展?

繼續閱讀...
不管新舊調 曾仲影填補傳統與流行縫隙

不管新舊調 曾仲影填補傳統與流行縫隙

「一粒流星,流對彼平去。伊是向阮,向阮暗示,暗示 無了時。流星啊流星,吉他為你訴哀悲。」這首鄧麗君、費玉清、陳昇、楊宗緯都演唱過的老歌《一粒流星》是今年已98歲的曾仲影寫下最受歡迎的流行歌曲之一,也是連續劇《青春鼓王》的主題曲,敘述著男子漂泊的人生與內心說不出的哀苦,也像是曾仲影年輕時不斷漂泊、切換多重身分的人生。

繼續閱讀...
打破框架 創新國樂無極限

打破框架 創新國樂無極限

不甘於樂團首席淪為幫歌星伴奏,二胡手黃正銘決心自己創團,扶正國樂經典位子,並為了替絲竹之樂找到生路,首創「東方器樂劇場」及搖滾國樂,以創新跨界的表演型態將流失的觀眾逐一找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