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26 分享:
- 2020/08/25
「後場音樂」的多樣性帶領著生命在不同時刻轉動,昔日農村裡每逢婚喪喜慶、廟會建醮悠揚的樂聲,更是傳統戲曲的重要靈魂。且看一位來自雲林鄉間的農家子弟是如何在田都元帥的引領下,從業餘興趣走入歌仔戲後場,在曲調、板腔的變化間揚名梨園。
1328 分享:
有人說吹奏樂器聽到的是演奏者的心聲,那麼從樂器本身,我們看到的便是製作樂器者的心意與愛。在一個夏熱午後的幽靜社區裡,傳出了洞簫悠揚、蒼涼的樂音,這幽涼慢慢的旋律是李亮勳對洞簫的愛。
1061 分享:
今年是蕭泰然謝世5周年,他的音樂作品不曾離開臺灣這片土地,他的故事也不斷被傳誦。長年關注臺灣當代音樂生態的音樂史學家—顏綠芬,十多年前因緣際會結識了這位作曲家,由她的視角望去,我們能看到什麼樣的蕭泰然?
823 分享:
- 2020/08/24
生物學上有個物種形成機制,稱為「異域成種」,指的是同一個物種因各種緣由遭到分隔後,會因為分隔地的特殊環境而產生突變,進而演化出不同的特徵。現代國樂在臺灣正經歷著異域成種的過程,音樂廳則是它的演化場域,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榮譽教授林昱廷長年推動國樂發展,最知曉如此的演化進程。
1103 分享:
- 2020/06/30
- 2017/10/05
- 2015/11/05
- 2016/09/05
- 2016/10/05
- 2016/02/05
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