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讓傳統藝術走入你的生活

訂閱單元文章,收到我們精選內容



取消訂閱
部落工藝實踐老祖宗生活方式

部落工藝實踐老祖宗生活方式

檳榔鞘是包覆在檳榔樹上的葉子,落地後成為沃土自然養分的不起眼產物,拿鞘Nature(後簡稱拿鞘)創辦人劉大衛以一雙巧手,透過再生和創新的發想,將之轉化為形形色色的日常生活用品,以及極具美學設計概念的檳榔鞘藝品,創造友善土地的環保價值。

繼續閱讀...
日新又新的陳夏生結藝

日新又新的陳夏生結藝

繩結是將一條線經過打結後,滿足生活上使用的功能,漸而發展成審美裝飾的運用。

繼續閱讀...
一紙翩然 彰顯媽祖神威

一紙翩然 彰顯媽祖神威

嘉義縣朴子市配天宮以供奉媽祖神尊聞名,雖然名聲不若大甲鎮瀾宮大,但嘉義配天宮媽祖遶境出巡卻包含開基媽、大媽、二媽、三媽、四媽、五媽、六媽等神尊,且是少見以媽祖為主神的求子廟,獨特的儀制有其追隨的信眾,紙糊藝師蔡承哲即是在配天宮裊裊香火的呵護下長大。

繼續閱讀...
創新跨域 兼顧市場與藝術

創新跨域 兼顧市場與藝術

刺繡是針線在織物上繡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是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刺繡因與養蠶事業緊密相連,又稱為絲繡,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歷史;其用途主要包括生活用品及舞臺、藝術裝飾等等。臺灣傳統刺繡技法,一針一線勾畫出歷史與文化脈絡,近年來,如旗幟、宗教民俗織品文物與傳統服飾等國內具代表性的傳統刺繡文物,均陸續被指定登錄為文化資產,可見其工藝價值。 刺繡,不僅考驗針繡絕活外,更需要絕對的專注力、耐力以及眼力。近幾年來,休閒風氣使得刺繡風氣漸起,透過社群網路線上推廣以及影視劇的推波助瀾,更多人認識及接觸到「傳統手工刺繡」,且刺繡的精緻度與耐用性使其超越電繡成為熱門手工藝項目之一。

繼續閱讀...
今日創新 明日傳統

今日創新 明日傳統

「創作其實是一個有節奏性的東西。」回想2018年前往法國布瓦布榭參與傳統時尚:工藝設計工作坊(Boisbuchet Design Workshops )(後簡稱工藝設計工作坊)的交流經歷,年輕錫藝家楊蕙如如是說;而在2019年日本富山縣高岡市參與高岡傳統產業青年會,進入梶原製作所見習,讓她深刻體悟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陳萬能告訴自己的一句話:「今日的創新便是明日的傳統」,令她確定自己未來的方向與志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