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讓傳統藝術走入你的生活

訂閱單元文章,收到我們精選內容



取消訂閱
傳藝金曲獎33亮點聚焦

傳藝金曲獎33亮點聚焦

第三十三屆傳藝金曲獎於10月29日晚間揭曉,鼓勵在傳統藝術界努力的人能在傳承的跑道上,持續奔跑,奮力向前,同時榮耀經典,並期許生生不息。 首次出場的「最佳偶戲主演獎」及「評審團獎」在欣喜與感謝之餘,都提及了傳承的責任;「三金」設計師方序中為三十三屆傳藝金曲獎操刀設計,音波造型的首座傳藝金曲獎獎座,不只象徵傳統藝術的律動感與生命力,更循著傳統的脈絡找到創新。 從獎座延伸至得獎者,傳統與創新不再各自獨立,而是脈絡延綿、互相激盪,猶如運動場上既競爭又合作的夥伴,一起攜手,奔向百花燦爛的傳藝運動場。

繼續閱讀...
動態表彰耀眼戲曲

動態表彰耀眼戲曲

2022年8月9日,第三十三屆傳藝金曲獎入圍名單公布記者會上,大家對於戲曲表演類的關注焦點除了是入圍名單為何,哪個團隊哪個作品入圍的獎項最多之外,就是今年新增的「最佳偶戲主演獎」與「評審團獎」最引人好奇與注目。延續近年趨勢,主辦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陸續新增「最佳劇本獎」、「最佳音樂設計獎」與「最佳導演獎」,此對臺灣戲曲的創作思維、生態發展有導引作用的新增獎項,果然一直是戲曲界、媒體圈的關心所在。

繼續閱讀...
藝術節慶

藝術節慶

宜蘭童玩節演變至今,用親水做主題而聞名,在全球傳統藝術節慶中,有兩個則以親火為源頭的有趣當代化傳統藝術慶典。水火同源是一種奇觀,有沒有可能,擴大我們對於傳統藝術節慶的想像,就來看看,他山之石是如何讓傳統藝術節慶與地方文化與宗教活動結合,獲得永續發展的契機。

繼續閱讀...
藝文節慶的當代意義

藝文節慶的當代意義

一地之文化,是由當地常民生活經過歷時性的累積而逐漸形成,而藝術除了藝術作品創作之外,是指具有深意情感與意識的創作者,用以表達既有感知且將個人或群體體驗沉澱與展現的過程,同時能與他人分享美的感覺。近年來科技飛速進步,網路資訊無遠弗屆,社會大眾能快速地接受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知識,因此逐漸開發中的國家,也開始設想規劃城市特色,使其當地能成為藝術文化展現的魅力城市,以吸引更多觀光客進行消費,而能成為旅客主要遊憩活動的場域,以帶動該城市的商機與發展。

繼續閱讀...
國際交流 激盪精彩

國際交流 激盪精彩

亞太傳統藝術節自2000年舉辦至今已經走過二十多個年頭,將傳統藝術帶進大眾的視野,也拓寬大眾對於傳統藝術的認識,不可否認的,臺灣正透過藝術讓世界看見臺灣! 今年擔任亞太傳統藝術節策展人的兩位專家學者——風潮音樂企畫總監于蘇英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教授吳榮順都對亞太傳統藝術節多年以來的交流成果抱持肯定,于蘇英說:「當更多人感覺好玩有趣,傳統藝術就不會消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