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讓傳統藝術走入你的生活

訂閱單元文章,收到我們精選內容



取消訂閱
穿梭古今.東方神起

穿梭古今.東方神起

神話自古以來就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後迭經文字形式的書寫(如小說)、舞臺形式(如戲曲)方式呈現、影視的改編甚至動漫遊戲的重製,每一時期的「再現」都有其折射人心的面向。中國神話的重心往往是英雄崇拜,這些英雄形象雖然有神話虛幻的成分,如《山海經》中的女媧、夸父、刑天等,《西遊記》的孫悟空,以及《封神演義》中的姜子牙、二郎神、哪吒等,均有人、神、獸合體的形象,但他們的事蹟大都取材自遠古的社會生活,充滿先民對道德、生命、自然的敬畏與崇拜,表現了人民的願望與追求,不僅極富想像力,也建構出靈動的生命觀。

繼續閱讀...
英雄大PK

英雄大PK

英雄角色在中外戲劇中深受歡迎,所謂的英雄與一般人無異,都具備優勢與劣勢,這使得觀眾能夠對其投射自身的想法,甚至從英雄的故事中得到解答與抒發。 本文邀請EX-亞洲劇團藝術總監江譚佳彥(後簡稱江譚)與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羅仕龍(後簡稱羅),一同探討西方與東方詮釋出的英雄人格與特質,有何異同?英雄角色在文化中形塑的變遷樣貌又是如何?

繼續閱讀...
傳藝金曲獎33亮點聚焦

傳藝金曲獎33亮點聚焦

第三十三屆傳藝金曲獎於10月29日晚間揭曉,鼓勵在傳統藝術界努力的人能在傳承的跑道上,持續奔跑,奮力向前,同時榮耀經典,並期許生生不息。 首次出場的「最佳偶戲主演獎」及「評審團獎」在欣喜與感謝之餘,都提及了傳承的責任;「三金」設計師方序中為三十三屆傳藝金曲獎操刀設計,音波造型的首座傳藝金曲獎獎座,不只象徵傳統藝術的律動感與生命力,更循著傳統的脈絡找到創新。 從獎座延伸至得獎者,傳統與創新不再各自獨立,而是脈絡延綿、互相激盪,猶如運動場上既競爭又合作的夥伴,一起攜手,奔向百花燦爛的傳藝運動場。

繼續閱讀...
動態表彰耀眼戲曲

動態表彰耀眼戲曲

2022年8月9日,第三十三屆傳藝金曲獎入圍名單公布記者會上,大家對於戲曲表演類的關注焦點除了是入圍名單為何,哪個團隊哪個作品入圍的獎項最多之外,就是今年新增的「最佳偶戲主演獎」與「評審團獎」最引人好奇與注目。延續近年趨勢,主辦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陸續新增「最佳劇本獎」、「最佳音樂設計獎」與「最佳導演獎」,此對臺灣戲曲的創作思維、生態發展有導引作用的新增獎項,果然一直是戲曲界、媒體圈的關心所在。

繼續閱讀...
藝術節慶

藝術節慶

宜蘭童玩節演變至今,用親水做主題而聞名,在全球傳統藝術節慶中,有兩個則以親火為源頭的有趣當代化傳統藝術慶典。水火同源是一種奇觀,有沒有可能,擴大我們對於傳統藝術節慶的想像,就來看看,他山之石是如何讓傳統藝術節慶與地方文化與宗教活動結合,獲得永續發展的契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