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讓傳統藝術走入你的生活

訂閱單元文章,收到我們精選內容



取消訂閱
藝文節慶的當代意義

藝文節慶的當代意義

一地之文化,是由當地常民生活經過歷時性的累積而逐漸形成,而藝術除了藝術作品創作之外,是指具有深意情感與意識的創作者,用以表達既有感知且將個人或群體體驗沉澱與展現的過程,同時能與他人分享美的感覺。近年來科技飛速進步,網路資訊無遠弗屆,社會大眾能快速地接受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知識,因此逐漸開發中的國家,也開始設想規劃城市特色,使其當地能成為藝術文化展現的魅力城市,以吸引更多觀光客進行消費,而能成為旅客主要遊憩活動的場域,以帶動該城市的商機與發展。

繼續閱讀...
國際交流 激盪精彩

國際交流 激盪精彩

亞太傳統藝術節自2000年舉辦至今已經走過二十多個年頭,將傳統藝術帶進大眾的視野,也拓寬大眾對於傳統藝術的認識,不可否認的,臺灣正透過藝術讓世界看見臺灣! 今年擔任亞太傳統藝術節策展人的兩位專家學者——風潮音樂企畫總監于蘇英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教授吳榮順都對亞太傳統藝術節多年以來的交流成果抱持肯定,于蘇英說:「當更多人感覺好玩有趣,傳統藝術就不會消失!」

繼續閱讀...
多元共融的藝術實踐

多元共融的藝術實踐

某次在一場駐村座談後,有一位藝術家向我詢問,有哪些藝術村是可以接待視障藝術家的?我瞬時間愣住了,這個問題我從來沒有想過。全世界的藝術進駐單位有上千個,有的藝術村提供育嬰服務、有的藝術村以接待女性為主、有的藝術村特別為少數族裔人士設計,但哪些藝術村能接待身障藝術家呢?

繼續閱讀...
用藝術改變世界

用藝術改變世界

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即企業社會責任,這意謂著企業必須「取之社會並回饋社會」。2017年文化部便開始與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和臺灣證券交易所(後簡稱證交所)協調企業贊助藝術團體等相關事宜,2019年6月證交所函覆文化部,同意將「促進文化發展」納入《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的「維護社會公益」範疇,同年文化部也完成「CSR Match 文化事項與企業社會責任媒合平台」的網站建置(現由文化內容策進院改版為「CSR for Culture 文化發展與企業社會責任網」),建立企業贊助藝文的媒合機制,吸引更多企業加入藝術CSR的行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