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3 分享:
- 2018/10/15
走進博仁堂,很難不被滿牆的匾額吸引,不只牆面,匾額壓了玻璃,就是桌面。仔細環顧,致贈者的姓名,不少都大有來頭,例如其中一幅,就是白先勇的父親白崇禧所贈, 匾額所提及的堂名,有幾次變換,背後,就是一段故事。
5568 分享:
工藝發靭於土地及天氣變化,源自於住民生活所需,習俗形成與宗教心靈的寄託, 是最在地的本土藝術展現,由於習俗的發展加上宗教信仰的虔誠,工藝在臺灣的民俗節慶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3558 分享:
藝術家張徐展的創作,就像他給人的感覺,言談當中給人一股幽默和愉快。儘管聊的是生死這樣嚴肅的事,在他眼中總可以轉換成另一種觀點,笑笑地去理解,這些可能都是因為張徐展承襲了家中百年紙紮工藝傳統的緣故。
12625 分享:
- 2018/08/08
臺灣各地的中元普度行事,其核心雖然都集中在祭祀無主孤魂,然而隨著區域開拓與族群發展的差異,各地方也形成許多深具在地民俗特色的普度習俗,其中歷史悠久且規模較大者,諸如雞籠中元祭、新竹義民爺祭、新竹都城隍廟中元遶境、雲林虎尾中元祭、民雄大士爺祭、頭城搶孤等。這些大型的普度行事,從臺灣頭到臺灣尾,不但豐富了傳統普度習俗的內涵,也使得中元節成為臺灣漢人社會中最熱鬧的歲時節慶。
3003 分享:
民俗學者,也是《陣頭傳奇》音樂會顧問的林茂賢指出,陣頭是廟會慶典不可或缺的一環,各式各樣的文陣、武陣是臺灣民間宗教中具有高度價值的文化資產,這次將和精緻國樂交融一起在劇場演出,讓國樂走向民間。同時,九天也可學習專業科班的音樂洗禮,同時讓從來不會走進劇場聽國樂的民眾,會因要看民間鬥陣而走進劇院聆聽了國樂;而不會到廟會看鬥陣的人們,也因欣賞國樂的同時,看到了臺灣民間最基礎的陣頭表演。
- 2017/10/05
- 2015/11/05
- 2016/09/05
- 2016/10/05
- 2016/02/05
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