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0 分享:
- 2018/08/08
首演最後,孓然一身的年邁鄭元和,從夢境與幻境交織的主舞臺轉身朝向橋掛走去,一步一步是釋然、是不捨、是蒼涼,最終七彩揚幕又起,鄭元和杳然消逝,留下一席繡襦於舞臺之上,沒有謝幕,也沒有場燈亮起。
6349 分享:
早期社會人們的腦海裡,可能有一本「紙糊生活指南」。什麼歲數得找師傅做什麼類型的紙糊,都得清清楚楚,提早預訂。例如,嬰兒剛出生,長輩買新衣新鞋作為賀禮時,上頭就得加上字樣、花樣等剪紙;另外,在臺南的習俗裡,娘家得幫女兒的孩子做十六歲成年禮,由於認為孩子能成年是仰賴玉皇大帝的七個女兒的照顧,因此要燒「七娘媽亭」作為答謝。
2382 分享:
- 2018/06/05
每年端午節皆有屈原祭祀慶典的臺南水仙宮,於三百年多年前創建,位居五條港區中心位置,三大郊商的辦事處「三益堂」也設於廟內,迭經增修的殿宇,是當時府城最壯麗、最氣派的民建宮廟。廟埕前方是南勢港的碼頭位置,昔日停滿運貨的水船,為水陸交通必經之地,宮口商家雲集,茶樓酒肆與青樓妓院紛紛興起,曾是紙醉金迷之地,更出現點心小販叫賣,發展出多樣的小吃文化。
2142 分享:
臺灣與越南的關係,至今也越發緊密,在臺灣有14 萬的越南配偶和勞工,是僅次於印尼人的第2 大外籍人口,4 成新臺灣之子的母親是越南籍配偶。而在越南,臺灣是官方數字第3 大、實為第1 大外資,但越南可以說是臺灣最熟悉的陌生人,透過文化交流,樂音共響, 臺灣國樂團與越南文化的豐厚底蘊交融,雙方也因此更加了解對方的音樂與文化。
18690 分享:
「屋頂上的剪黏手」是臺南葉氏剪黏這一代傳人——葉明吉,對自己的謙稱。從約訪開始,葉師傅的一句「在屋頂上訪可以嗎?」便道盡剪黏師傅技藝之外的艱辛。
- 2017/10/05
- 2015/11/05
- 2016/09/05
- 2016/10/05
- 2016/02/05
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