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讓傳統藝術走入你的生活

訂閱單元文章,收到我們精選內容



取消訂閱
生生不息的感恩與傳承 明華園的神明戲

生生不息的感恩與傳承 明華園的神明戲

喜歡戲曲及攝影的我,因緣際會認識明華園的陳勝國導演及黃字團的陳子陽團長之後,便開始擔任他們的攝影志工,跟著劇團遍走各鄉鎮拍攝演出記錄。九年來看盡無數精彩好戲,但最期待的仍是歲末年終的神明戲。讓人感動的不只是那齣戲,而是隱含其間的「感恩」、「傳承」情懷,還有明華園家族傳統形成的美麗過程。

繼續閱讀...
《百年老店》 一世紀的清新草藥香四知青草店

《百年老店》 一世紀的清新草藥香四知青草店

儘管青草藥文化漸漸沒落,並不代表將完全消失,許多青草巷的店家也都嘗試著轉型之路。四知青草店針對現代人的需求,開發方便沖泡、料理的青草藥包,消費者不再需要大汗淋漓、費時費心地熬煮,產品也都經過嚴格的食品檢驗,讓顧客能安心使用,也吸引不少國內外觀光客選購。

繼續閱讀...
湖口人老街情 護持傳統 再創傳統

湖口人老街情 護持傳統 再創傳統

「大地生在大湖口,金龍到此不肯走」一首流傳在湖口的「打嘴鼓」,說著百年前的民間傳說。如今老街、古蹟、步道與樸實的人情味,也讓來到老街的人們,像古老傳說裡的金龍般流連忘返。

繼續閱讀...
一張菩薩頭像引領 林保堯走踏臺灣宮廟聆賞建築美學

一張菩薩頭像引領 林保堯走踏臺灣宮廟聆賞建築美學

在臺北藝術大學擔任教授的林保堯,總結對宗教文化研究的心得:「過去這三十年,臺灣的確慢慢把百年遺失的人文藝術慢慢補回來了。但古蹟文化教育的最後還是必須轉為人文教育,必須扎根,轉到中小學校去,不從小開始來不及呀!」

繼續閱讀...
吳登興傳承記憶中的技藝 百年老店  北港德義堂 獨特藝陣 龍鳳獅

吳登興傳承記憶中的技藝 百年老店 北港德義堂 獨特藝陣 龍鳳獅

四歲學藝、十五歲開始教學的北港德義堂龍鳳獅第五代傳人吳登興,在一次演出時, 有一位七、八十歲的老爺爺熱淚盈眶、激動地說:「這就是我小時候看的龍鳳獅啊!」這句話,讓吳登興堅定以教學為傳承之路。如今三十七歲的他,傳藝超過三千人,問他能夠一直堅持下去的原因,他帶著一種嚮往又滿足的神情說:「我也想看別人舞『龍鳳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