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為愛而生的戲曲秘境

  • 次標題:第2期-2015/09
  • 文:王安祈
  • 圖:國光劇團提供
  • 點擊數:2508
國光20新編大戲《十八羅漢圖》由魏海敏、凌嘉臨、唐文華、溫宇航、劉海苑主演。
簡介

看戲,為了看人間情愛流轉。 戲曲的魅力,在看演員以圓熟的唱念作表,生動呈現親情、愛情、友情、俠情。我無法忽略情感,單純欣賞唱念做表。對我而言,那只是技,如果沒有依託 於文本的深情,手眼身法步甚至曲牌格律、美妙文辭,都只是技。

創作夥伴間的默契

才子佳人一見鍾情,或琴音撩撥,或詩詞相酬,在古典文學裡留下許多典範,我們當代人若無法超越,便落入模仿窠臼。忠孝大愛,更是古典文學的核心價值,無論直抒忠憤,或藉男女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悲,都早有經典。古典名劇更多的是反映現實、摹寫社會,而鬼狐仙怪、靈異虛幻之外,更有以新穎的時間觀念歌詠至情而在當代大受關注的《牡丹亭》。古典文學不僅文辭俊美,更難以攀越的是情意萬千。如何超越古典、書寫當代,成為創作的難題。

國光劇團的新創作,總想開發出一些新的情意。國光二十年的新編大戲《十八羅漢圖》,當然仍是以開發情感為訴求重心。

有一種情感是很私密又很超脫的,那是創作夥伴之間的默契。我在國光十三年,很珍惜與魏海敏、李小平的感情。《十八羅漢圖》之書寫雖非始於此,卻與此有關。的情意。國光二十年的新編大戲《十八羅漢圖》,當然仍是以開發情感為訴求重心。

剛到國光時我很內向膽怯,看到魏海敏我都想躲開,她說話很直接,站在排練場上一夫當關,真像是魏娘娘駕到。

《十八羅漢圖》藉由對「畫」 真偽辨証,來探討藝術的真諦。

創作面對自我探索內在

而創作是一件神秘的事,我是通過一次又一次創作,逐漸看到海敏內心。

我為魏海敏量身打造好幾齣戲,一個個女子出自我筆下,有我非常想寫的孟小冬,也有原本被動而後卻投注深刻探索的歐蘭朵。編劇時我誠懇面對自我,探索內在,而寫的是魏海敏扮演的孟小冬、歐蘭朵,海敏的表演特質甚至生命情調一併涵融。探索自我,也照見對方,兩相鏡照,無私可藏。我透過創作,認識原本不認識的魏海敏,反過來更了解自己。

這段過程很長,而且很幽深。我們不直接拿著劇本討論人物,劇中女子像是媒介,隔著孟小冬、歐蘭朵,我和海敏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海敏想必和我有同樣的感受,那天在國家劇院舉行記者會,她停車後進入,沒聽到我講話,而她一開口竟也是「創作如修心修行」,和我講的不謀而合,她也期待國光能把京劇帶入精神層面,我們因此而更相知。

魏海敏(前)將挑戰與以往形象不同角色,相同的追求與認同。

創作歷程情感體驗 投射至《十八羅漢圖》

《十八羅漢圖》有兩場景對比,凝碧軒與紫靈巖。前者是滾滾紅塵中的骨董店拍賣會,文化氣息裡也有藝術市場的各種操作。深山上的紫靈,則象徵藝術創作必要的靜謐清幽素樸,但在這裡也有一段複雜的心情糾葛。魏海敏飾演的女尼伸出援手救了一名棄嬰,取名宇青 (溫宇航飾演),撫養長大。原本出自於善念,只當是松鶴泉蘿相為伴,誰知山中無甲子、歲月不知年,轉瞬眼前人竟成了翩翩少年。

分不清是單純的撫育親情,或是更複雜的曖昧情愫,女尼警覺到是出家人斷絕世緣的關鍵了,她命宇青下山,而宇青則建議兩人正合力修復的十八羅漢圖完成之後才離去。藝術創作在此是像是藉口,實則又的確是兩人共通的理念使命。

宇青想出了兩人同在一室、卻晝夜輪替、互不相見的創作方式,這本是乾淨絕妙之策,然而彩霞相隔,卻又勾起多少遐想。 

在《康熙與鰲拜》中有精彩對 手戲的唐文華和溫宇航都各有突破與挑戰。

創作企圖潛入更深的秘境

此後一年,兩人確實未曾相見,但在同一個空間,各自對著同一幅畫,揣想對方下筆時的心思。形體的刻意分離,擋不住筆墨間情意的流動。一年未見,似離而合,彼此愈發探知對方心底,情思愈加交纏。

寫這段時,我時刻想起這些年與創作夥伴之間隔著筆下人物的相互貼近,當然在《十八羅漢圖》裡,女尼和宇青另有一份撫育之恩、相處之情,使得劇情更為曲折幽深。一齣戲接一齣戲,正是人間情愛無止境的流轉。創作不是重複蹈襲,而企圖揣摩探測潛入更深的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