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節慶的服食與服佩 雄黃酒、香包與粽子、龍舟

  • 次標題:第136期-2021/06
  • 文:李豐楙 
  • 圖:趨勢教育基金會、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虎飾香香、二龍社區發展協會
  • 點擊數:638
宜蘭縣二龍村的龍舟造型十分特殊,是以鴨母船取代普通龍舟,保有當地傳承已久的平埔族風格。
簡介

在二十四節氣中「芒種」前後,有五月五日的端午節,端字表示開頭、初始,《風土記》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雄黃酒、香包與粽子、龍舟皆屬自古流傳的端午習俗,這些習俗在傳統及現代有哪些隱藏的文化意涵?

五月頭一個五日就是「端五」,這個節慶可觀察兩個應景戲:一是搬演白蛇/白娘子故事,明華園演《超炫白蛇傳》、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則演《3D奇幻版白蛇傳》,乃屬例演的古戲,其中飲雄黃酒為節俗元素。另一現代戲劇則是趨勢教育基金會搬演的《屈原,遠遊中》,用小劇場連繫民間祭祀,節俗元素則有龍舟競渡與投粽子。從古戲到現代劇都反映漢人社會的渡臺經驗,從瘴癘之鄉到宜居之地,紀錄古人如何適應風土。這些歷史記憶連結端午故事,都與河濱、河流有關,透過祭祀活動祈求水流豐足、生活安樂。

服用非常之食

白蛇故事傳播既久,從講古到演出形式多樣,劇場雖有大小展演方式也各異,不變的情節就是白蛇在端午現出原形,關鍵就是飲雄黃酒。古書常說「物久成精」,人或物都可修煉有成,吸收日月精華後修成正果。這種「變化」哲理乃漢人所有,被歸屬「非常」狀態;異於「生產」的「正常」生命型態,正因非常才會讓人「驚變」。

這種「非常」的生命觀源於「神話」,西方學者說是「原始思維」,認為「神話思維」就是詩的想像與浪漫。這種觀念略帶貶意:原始、非理性,神話思維為生命開了細縫,白蛇觸犯的禁忌:既想擁有愛情,也要成家生子,就干擾人世的生存秩序,也就不被容許。故形成一個規律:一物剋一物,剋制術使用「服」字,有穿著、配戴與食用之意;也有順從、使降伏的意思:故如服食與服佩,一指內在服用,另一則是外在服佩,實際上更是暗喻以某物克制某物的意義。端午節俗兩者俱有,可證雖經千百年,漢人猶保存其民族思維,節慶習俗就是文化的載體。

端午節還有午時水,當天午時汲取之水,認為吸取純陽之氣,又名純陽水,相信可以驅除疫病、驅邪化煞。認為所取的山泉水、井水可以久放不壞,並治百病。故各地知名的古井:臺中鐵砧山、臺南善化荷蘭井、安平古井等,屆時民眾爭相打水。取午時水不受天候影響,當天正午即可自製陰陽水,即將滾沸過的陽水加入未煮的陰水。由於不含細菌得以存放較久,方便緊急時應用,運用得宜亦無妨。

服佩辟邪之物

服佩物則屬厭勝、辟邪的生活應用,民諺所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掛在門楣或佩戴在身,榕樹枝、艾草與香茅即為厭勝物組合,既可除蟲逐臭,也可用作避邪化煞。在門楣上懸掛綁成一束的艾草、菖蒲,就像貼上一道靈符;艾草是治病藥草,可以驅毒除瘟;菖蒲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象徵寶劍,可以辟邪驅除不祥,乃因生長的季節與外形,故可鎮壓「百陰之氣」。

服佩香包又稱香袋、香囊, 方便帶在身上。這種習俗始於漢代,如五彩繩、五色縷,既可懸於門首或掛於床帳,也佩戴在小兒項頸、繫於手臂,俗謂可以避災除病以保安康。

香包用五色絲線纏成或用碎布縫成,內裝草本、香料及中藥材(如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佩在身上既有香氣也能夠驅蟲、辟邪。而裝填諸物也可變化:靈符、銅錢乃至雄黃粉,形狀則有老虎、水果,織繡也是多樣,從香花香草到吉祥圖案,如娃娃騎魚、雙蓮並蒂等,由於精緻故可視為民間工藝。據說是臺灣原住民族西拉雅族及道卡斯族,使用寬長厚實的月桃葉來包,與漢人佩香包的習俗結合,影響漢人原有的香包製法。

粽子的祭祀

趨勢教育基金會《屈原,遠遊中》的演出時間選在端午前後,從飲食、道具到內涵都吸收了節俗元素,從開場灑淨到劇終獻詩俱是。端午的祭祀供獻,既有家戶的私儀式,公儀式則像屈原宮舉行的,規模雖有大小,祭拜神明、祖先之意則同,其流程一致,備辦的供品中必有肉粽、鹼粽等,乃屬應景的供品。

吃粽子的來源一般說是拯救投江的屈原,以免蛟龍或魚類啃咬,才將粽子投於江河。這種原本古代的奉獻儀式,在屈原投江之後,民眾因崇奉而賦予新的意涵,北投洲美里屈原宮崇奉水仙尊王,就是尊奉屈原為神,乃屬水神信仰。附帶一提的是食粽禁忌:服喪期間不包粽子表示心喪,而由親友餽贈稱為「送節」。餽贈時忌送串粽,需要解開、剪開為散粽,避免喪家親友被亡者成串帶走。收到串粽剪掉繩結就可避忌,代表分享之意。整串的則用於祭祀神明,或方便祭江時投入水中。

龍舟的競渡

龍舟競渡乃水邊民族的送祟儀式(在中國大陸有些地區認為人之所以會生病或遭遇不幸,乃因鬼怪作祟,故得準備酒食,祭祀並把之送離),趨勢教育基金會曾訪問中國大陸湖北秭歸(詩人屈原的故鄉),當地划龍船保存的唱腔,乃當地人融匯民歌與號子(勞動過程中,為使減輕疲勞、統一步調等唱的歌。多由一人領唱, 眾人應和。) 而成,歌詞簡要邊划邊唱,節奏清楚有助划船動作的整齊,即「舉揖而相和之」的遺風。

臺灣各地在龍船競渡前,依例請龍、祭水神,早期《臺灣府志》即有記載;而平地平埔族也祭江,儀式類似祭水神、超度水中亡魂,故可與漢人傳統相互交流。

龍舟採舢舨船型,船身繪製龍紋:船舳為龍首、船舷為龍鱗、船艫為龍尾,舳前有三角旗作龍舌旗,表示祈求吉祥,而船艫高掛「水仙尊王」字樣,配合龍船鼓與銅鑼,就可以扒龍船,例如,宜蘭二龍村保留的「鴨母船」。早期木製龍船屬傳統工藝,各依匠師而有不同的造型,近年來則多轉為玻璃纖維,形式也變成民俗性體育競技。

在漢人社會的端午節慶中,迄今仍表現「非常」的文化,節慶乃傳統藝術的載體,無論飲食或活動都異於「常態」。古之石戰、今之龍舟競賽,容許短暫的逾越常規,故狂歡性、休閒性有助於社會整合,經由神祇(水仙尊王)認可,在競合關係中重建社會秩序,象徵漢人社會隱藏的文化心理,值得現代人重新探討其價值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