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嘉慶君,過來臺灣坐柴船。古早屏東是阿猴,高雄又名是打狗……麻豆好吃是文旦,人講寶島是臺灣。」琅琅上口的【嘉慶君遊臺灣】伴隨無數臺灣人成長,知名藝人豬哥亮更以此做為歌廳秀短劇,喧騰一時。然而,嘉慶君實則不曾來過臺灣,歌詞裡的臺灣古地名、土產、史蹟也多為穿鑿附會,但為...
燈籠藝師林朝欽從愛護環境的初心出發,在傳統燈籠的基礎上加以創新,賦予燈籠更高的使用價值,不僅讓傳統燈籠走出廟堂,深入民眾生活,並且利用廢棄物為原料,製作具有藝術價值與實用性質的燈籠作品,讓傳統工藝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活力,永續照亮你我的心。燈籠藝術永續美林朝欽回憶:「燈籠最早是用來照明的工具,而非僅...
從兒童出發 讓戲曲扎根推動與保存臺灣傳統文化為文化部「匯聚臺流文化黑潮計畫」的重點項目之一,從兒童藝術文化扎根為出發,以臺灣本土戲曲–歌仔戲為主體,做一個屬於臺灣孩童的歌仔戲。劇本挑選臺灣在地故事、神話傳說等為主題,搭配有記憶點的戲曲曲牌,編創出適合孩童觀賞的「兒童歌仔戲」,希望吸引親...
以戲曲跨越六種可能的複數群眾「傳統戲曲其實比我們認識的戲曲能力更大,她從來就不是一味的傳統,作為持續與觀眾互動的演出,她本來就不斷進步。在現代如何重新『面對戲曲』,對我來說,不是任意嫁接,應是就戲曲的狀態、認識,與各種觀眾共同互動。不需特定想著跟哪種美學對話,這就像每個人都沒有單一身分,要面對的是原...
成立於1995年的國光劇團,在成立第二年,也就是1997年就展開國際交流,至今已走訪中國、香港、新加坡、日本、法國、德國、義大利、捷克、巴西、俄羅斯等地,今年7月更將應邀前往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檳城兩大城市進行交流。現任團長張育華以「三個十年」闡述國光劇團創團以來的國際交流,她說,第一個十年國光出國大...
友善展覽 文化平權「傳藝友善 聽障導覽」活動已經進入第六年,介紹範圍包含宜蘭傳藝園區傳統建築、展示館主題展覽以及傳統工藝DIY,每個月僅開放一場,因為極為搶手,通常都須提早三至四個月前報名才能取得名額,在聽障朋友圈裡,已建立起相當好的口碑,有許多民眾參與活動後,還想報名下一次的導覽,讓擔任手語翻譯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