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清晨,布拉格市中心史麥塔納音樂廳(Smetana Hall)外,捷克與臺灣的巨幅旗幟隨風飄揚。人潮從早上便湧入,現場的國際觀眾與媒體陸續報到──「布拉格第一屆臺灣文化日」已經是2025年布拉格國際民俗藝術節焦點中的焦點。此次布拉格「臺灣文化日」的關鍵推手,是台灣捷克藝術文化交流協會(TcA...
陽光灑落在大阪夢洲島的晨霧之上,一如這場以「設計未來社會,想像明日生活」(Designing Future Society for Our Lives)為主題的2025年大阪‧關西世界博覽會般充滿召喚力。在這片尚在填海造陸的土地上,來自世界一百多個國家,正用科技、經濟與建築書寫對未來的想像,以獨特的...
夕陽的金光輕柔地灑落在大地,桑梅絹靜靜佇立,輕閉雙眼,心靈沉浸在最後的準備中。當她的第一個音符出現在空氣中,那股渾厚溫潤的嗓音宛如古老的傳說,時而清亮如山間清泉,時而深邃似大海低吟,撫慰著每一顆聆聽者的心靈。這是來自排灣族的天籟之音,古老而純淨。「我的歌聲是上帝送給我的珍貴禮物。」桑梅絹眼眸中綻放著...
從纖維指尖連結傳統到現代,植物的生命不再只是材料與技術,更是人和自然的情感對話。」陳淑燕輕聲說著,她20多年來潛心鑽研樹皮布、香蕉絲、竹藤編等植物纖維工藝,不僅在臺灣尋根,未來更要將這份土地上的工藝智慧帶往國際舞台,讓世界看見臺灣傳統手藝裡蘊含的當代生命力。「大學畢業後,我渴望親身感受土地的脈動,想...
臺灣布袋戲歷經數百年傳承,既承載著廟埕戲文、宗教祭典的在地情懷,也記錄了老一輩人對家鄉的記憶;而印尼哇揚偶戲則以其杖頭偶、皮影戲及畫卷戲等多樣表現形式,展現出東南亞獨有的神秘色彩與民族風情。兩種戲曲雖然形式迥異,但在藝術家們看來,它們都具備「講述族群記憶」與「身分辯證融合」的重要功能,就在這樣跨界思...
1932年,法國尼斯舉行「國際新教育會議」,程硯秋受邀演講。其間,各國講者分別演唱代表國家民族的歌曲,程硯秋則選了《賀后罵殿》與《荒山淚》,唱畢,全場高呼「反對戰爭!」「世界和平萬歲!」——這是戲曲演員於國際文化交流場域的初次亮相,記於程硯秋《赴歐考察戲曲音樂報告書》裡,亦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