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宮廷到客廳棒槌蕾絲的興衰經過
手工蕾絲起源於歐洲,根據編織結構、技法與工具的不同,分為包含棒槌蕾絲(Bobbin Lace)、刺繡蕾絲(Tambour Lace)、鉤針蕾絲(Crochet Lace)等六大類。其中棒槌蕾絲最早是由雞骨頭製成棒子,在上端纏繞亞麻、羊毛,甚至是金屬絲線,藉著多支纏繞絲線的雞骨頭,在布料上從左跨右,再從右轉左地編織出各種花樣。張可宸分享,文藝復興前的歐洲工藝技術皆由基督教會把持、分配教導給各地民眾,再統一將成品販售予王室貴族。
文藝復興時期,蕾絲原料由原本的粗麻線與羊毛線,改成細緻的埃及棉線及絲線,棒槌蕾絲自此邁入精緻化階段。因精緻、耗時以及高度客製化等特性,蕾絲成為貴族婦女相互較勁的重要配件;各地女工為了提升自家織品競爭力,開始將在地元素融合進圖樣與選材上,各城市、地區的風格織法逐漸成形,手工蕾絲產業在十七世紀發展至鼎盛期。此後歐洲進入工業革命時期,紡織機器與工業技術進步,市面上機器蕾絲與手工蕾絲品質難分軒輊,價格競爭下手工蕾絲需求銳減,更造成部分地區蕾絲產業直接衰落。
「雖然手工蕾絲從市場消失了,這項技術卻從未真正消失,只是從工作室移回到了家中客廳。」張可宸說道,工業革命後的手工蕾絲變回奶奶傳孫女的家傳技藝,默默保存於歐洲家庭中。時隔兩百年後,隨著越來越多文藝復興時期的棒槌蕾絲藝品被發現,歐洲博物館決心著手溯源整理棒槌蕾絲技藝,在各界多年聯手努力下,終於復興棒槌蕾絲技術,使其再度從廳堂回到課堂中。更在斯洛維尼亞政府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案申請後,於2018年正式被認證為非物質文化遺產(ICH)。
因地發展的棒槌蕾絲風格
棒槌蕾絲復興初期,依據線材、地區、織法、線數以及圖樣等分為四大類:沃洛格達蕾絲(Vologda Lace)、比利時公爵蕾絲(Laduchesse)、拜優蕾絲(Bayeux Lace)和山區蕾絲。沃洛格達蕾絲主要見於東德與俄羅斯區域,政治體制影響下圖樣較為單一,採用不交叉織帶連續勾勒的連續織法,平均線數約在十至十八支,因為簡單易學而為目前全世界最多人使用的織法。
公爵蕾絲源自於比利時地區,使用比頭髮還細的埃及棉線織成,為最多同時使用二十二支線的不連續織法。於完成每片圖樣後將其剪下,再以勾針拚起每片圖樣,點綴於高級婚紗與高級服飾上,英國凱特王妃婚紗即是以公爵蕾絲製成。亦可根據後續加工方式細分成用於頭花的比利時蕾絲、立體玫瑰的布魯塞爾蕾絲,以及立體花心的蘿賽琳(Rosaline)蕾絲。
同屬連續織法的拜優蕾絲較為複雜,平均線數可高達六十至七十支,主要見於法國諾曼第半島,「只要做錯一點就要拆掉重來,不然無法繼續。」張可宸回想當年學習此織法的震撼教育至今仍難以忘懷。山區蕾絲則為各式山鎮蕾絲的統稱,使用較粗的手捻紗線材製成居民日常生活用品,圖樣較為多樣、趣味。
近年棒槌蕾絲分類越發豐富多元,包含以黑色純絲線著名的香堤依蕾絲(Chantilly Lace),以及來自比利時的班什花蕾絲(Binche Lace),兩者由上百條絲線勾勒出精華麗精緻的樣式,同樣深受現代大眾喜愛。
棒槌蕾絲的實作技巧與當代應用
棒槌蕾絲編織原理與傳統織布較為接近,傳統織布機採縱橫經緯結構,在機器上固定垂直經線後,再將綁著緯線的梭子以一上一下的交叉方式穿梭於經線之間;棒槌蕾絲同樣以縱橫經緯為基礎結構,但其經、緯線皆可自由活動,相較之下具有極高活動性,只要利用兩個基本動作:由左到右的「跨」與由右向左的「跨」,就能編織出疏密有別的網狀蕾絲圖案。
在開始設計蕾絲前首先要確定產品用途,不同成品都有其合適的織法,例如:相較簡易的沃格格達蕾絲可用於製作整件衣服;精細複雜的拜優蕾絲則多用於編織小面積的西裝手帕。在選定產品用途後,才能進一步構思設計圖風格與配合織法,以張可宸首創的繁體字系列為例,筆畫分明的楷書應使用不連續織法的風格技巧,而行雲流水的行書、草書則可選用連續織法的製作技法。張可宸鍾情於棒槌蕾絲的凌美,但高昂的製作成本與售價,使得棒槌蕾絲仍多用於藝術創作或高級時裝上,較難作為平常的文創產品推廣銷售,仍令她深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