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從東南亞的教育文化交流中反思臺灣挑戰

  • 次標題:第116期-2018/02
  • 文:蔡宗德
  • 圖:蔡宗德
  • 點擊數:3711
印尼華人的布袋戲充滿在地性。
簡介

「新南向政策」近年幾乎成為臺灣的全民運動,但是國人不了解東南亞伊斯蘭宗教與社會習俗,如何制訂管理外籍勞工政策?不了解東南亞文化藝術,如何建構臺灣多元文化思維?如何建立對移工、新住民與新臺灣之子的文化尊重?

  近來在總統蔡英文的大力推展下,「新南向政策」幾乎成為臺灣的全民運動,不只是各級政府單位推出各種與東南亞相關的政策與活動, 並鼓勵廠商向東南亞各國進行投資與招商,許多過去不太關心東南亞的大學,也開始成立東南亞研究中心、東南亞學程,同時開始向東南亞各國進行招生活動,似乎把「新南向政策」視為解決我國經濟發展與少子化造成大學缺乏生源的萬靈丹。

印尼穆斯林在華人宮廟看布袋戲,印證文化就是最好的溝通語言。.jpg印尼的皮影戲演出深具當地特色。.jpg

左圖:印尼穆斯林在華人宮廟看布袋戲,印證文化就是最好的溝通語言                    /右圖:印尼的皮影戲演出深具當地特色


國人對東南亞各國

有著錯誤的觀念與判斷

然而,當我們把新南向集中在經濟發展、產業轉移、觀光發展、勞工引進以及大學招生等方面時,我們卻忽略掉東南亞各國的社會結構、教育方式、文化體系、與藝術特性等議題。終究,無論經濟產業或大學招生都與東南亞各國的社會文化有著極為密切關係。例如,不了解東南亞伊斯蘭宗教與社會習俗,如何發展清真食品認證?如何制訂管理外籍勞工政策?不了解東南亞文化藝術,如何建構臺灣多元文化思維?如何建立我們對移工、新住民與新臺灣之子的文化尊重?更遑論建立臺灣與東南亞各國的密切關係。

 由於過去臺灣教育體系重歐美、輕亞非的結果,使得臺灣對於西亞、中亞、東南亞、非洲等地區的社會環境、文化體系、宗教內涵、藝術型態、民俗生活等方面的教育極度缺乏,加上臺灣的傳播媒體的資訊來源過於單一化,導致一談到西亞、中亞、東南亞、非洲各國,大多停留在戰爭、恐怖份子、難民、貧窮等片面與負面的訊息,使得臺灣年輕人缺乏國際觀與思辯能力,甚至對於與臺灣有著極為密切關係的東南亞各國有著錯誤的觀念與判斷。


印尼已被世界各國視為

經濟與文化大國

  以筆者主要研究對象的印尼為例,當世界已經把印尼視為經濟與文化大國時,我們對印尼的觀念卻可能還停留在貧窮、外勞、貪污、地震與火山。我們可能還不知道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世界最大的穆斯林國家、東盟創始會員國、G20 會員國、世界第15 大經濟體、生物多樣性世界第二、每年GDP 維持在5.0 穩定成長,印尼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正邁向一兆美元,將成為亞洲最新一個「兆美元」經濟體。除此之外,印尼更是擁有引以為傲的悠久歷史、多元的民族、語言與宗教以及豐富的文化遺產。例如,與中國長城、埃及金字塔齊名的佛教遺址婆羅浮屠(Borobudur)、印度教重要遺址普蘭巴南(Prambanan)、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保護的對象皮影戲(wayang kulit)、短劍(kris)、蠟染(batik)、竹筒琴(angklung),以及幾乎已經成為印尼政府重要的文化外交媒介的甘美朗(gamelan) 音樂與爪哇傳統舞蹈(tari)


臺灣缺少東南亞音樂的教學資源

  目前看來,臺灣的教育與文化仍然缺乏針對東南亞各國文化與藝術的明確政策。就教育方面而言,雖然臺灣已有大量來自東南亞的新住民與新臺灣之子,但目前臺灣教育並未針對東南亞社會文化與藝術教育進行配套的教育政策, 導致臺灣百姓對於東南亞社會發展與藝術文化的不了解,而造成許多臺灣百姓對東南亞移工、配偶與新臺灣之子的不尊重,更遑論建立新臺灣之子對其來自東南亞國家母親或父親的文化自信心。 

  以現階段臺灣中小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為例, 除了在部分的音樂課本中,偶爾提到東南亞音樂相關名詞外,看不到我們中學音樂教科書中, 對於東南亞音樂有較為深入的介紹與了解,也缺乏提供音樂教師對於東南亞音樂的再教育或提供較全面對東南亞音樂的教學資源,這使得原本就不夠國際化的臺灣教育,更是雪上加霜, 造成我們的音樂文化教育脫離了社會的實際需求。


梭羅華人元宵節遊行.JPG

梭羅華人元宵節遊行


新住民與新臺灣之子

應視為社會文化的橋樑

  儘管近年來,臺灣社會慢慢意識到,我們不應該把新住民與新臺灣之子視為我國社會的負擔,而是我國社會文化的榮耀、資產與橋樑。但是,如果我們無法讓臺灣人瞭解到東南亞的社會人文與藝術文化的重要性,那我們又如何能學習對東南亞國家的尊重與交流?反觀,在這幾年到印尼從事研究過程中,筆者也發現我們鄰近國家日本、韓國與中國大陸卻是計畫性鼓勵並提供大量經費,獎助學生赴印尼從事文化交流與學生交換,做中長期的文化藝術以及語言的學習與田野調查,以深入了解當地的人文社會環境。甚至大陸的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以及雲南大學,在「一帶一路」的政策下,全面與東南亞各國藝術大學合作交流, 並鼓勵學生從事東南亞音樂研究,這也不得不讓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東南亞社會人文與藝術文化教育對臺灣發展「新南向政策」的重要性。

日惹街頭的塗鴉也反映了當地的文化意象。.jpg中爪哇的舞劇服裝色彩濃烈。.JPG

左圖:日惹街頭的塗鴉也反映了當地的文化意象                                                     /右圖:中爪哇的舞劇服裝色彩濃烈



應多關注臺灣新住民母國文化特性

  就臺灣文化發展的過程中,除了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已經舉辦十七年的「亞太傳統藝術節」以及文資局近兩年所舉辦的印尼與柬埔寨文化資產的策展活動外,我們似乎也看不到具體的「文化新南向政策」,對於來自東南亞的新住民以及新臺灣之子文化藝術的忽略也就可想而知。近年來文化部大力推展「臺灣藝術史」, 這確實是一個建構臺灣藝術發展與文化認同的重要方式,然而身為南島語系的臺灣,我們要建立的是一個廣義的臺灣藝術史,一個涵蓋整體臺灣社群的藝術史,一個涵蓋河洛、客家、原住民族、新住民族等不同社群與族群的臺灣多元文化藝術史觀,一個以臺灣文化為主體, 連結與臺灣相關連的南島文化藝術體系。例如, 探究布袋戲、歌仔戲、南管、臺灣流行歌曲等文化型態在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等國的發展;了解臺灣原住民與東南亞南島民族在歷史、語言、藝術型態上的連結,凸顯臺灣原住民文化在整個南島民族中的重要性;關注臺灣新住民母國文化特性,以及這些新的藝術文化體系如何融入臺灣這塊土地的發展情形。

   事實上,探究臺灣與東南亞文化的連結,不但是臺灣文化軟實力的延伸,也是讓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的所有人,認同這塊土地最直接而有效的實踐方式。如前所述,臺灣已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但卻極度缺乏多元文化社會的思維與教育,而與臺灣這塊土地相互連結的各個社群或族群的藝術文化型態,正是建構認同這塊土地最好的媒介。


建構屬於臺灣多元文化社會的認同體系

  任何一種傳統藝術都是透過長年社會文化發展的累積,而成為一個民族歷史的重要成分, 也是國家或民族的重要認同媒介,更是現代文化發展的基礎,這也就是為何世界各國對於傳統文化如此重視並急於去維護、保存、教育與推廣。就以印尼爪哇為例,由於印尼政府與中爪哇宮廷的努力,讓印尼有形、無形文化遺產得以保存,印尼政府甚至透過大使館或外交機構,努力地把印尼文化傳播世界各地,建構屬於印尼的「文化外交」,而中爪哇宮廷也努力整合政府、教育單位與藝術家們的資源,使得爪哇傳統文化能夠獲得良好的發展,受到各國學界的重視,也因此爪哇老百姓也能因為擁有這樣的傳統文化引以為榮,並建構爪哇民族與文化的認同感。

  反觀今日的臺灣,在所謂西化,現代化與全球化的影響下,在以西方與流行文化掛帥的同時,如何去強化臺灣傳統文化、建構臺灣文化的自信心、學習對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借取鄰國在藝術文化發展的經驗、結合臺灣新住民與移工資源,建構一個屬於臺灣的多元文化社會的認同體系,實為我國藝術文化發展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