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守戒吃齋前的歌舞聲色 歐美嘉年華 接力狂歡

  • 次標題:第7期-2016/02
  • 文:郭耿甫
  • 圖:載自網路
  • 點擊數:3330
七百米長的Sambodromo,是里約嘉年華森巴舞學校大遊行的競技場。(下載自ibtimes.com.uk)
簡介

正當今年全球華人社會在冬日大肆慶祝最隆重的節日-新年的同時,南半球正值盛夏的里約熱內盧從2月5日到2月9日,一年一度的「嘉年華」在整個城市熱烈的展開5天5夜的狂歡活動,其中最知名最炫,也最吸睛的,是從入夜到天亮在Sambodromo舉行的「森巴舞學校大遊行」,狂熱指數之高,達世界之最。

里約熱內盧只是歐美不計其數的許多嘉年華城市當中的一個。

追本溯源,「嘉年華(Carnival)」其實是流傳於天主教世界的一個傳統。在古代,虔誠的教徒每年從聖灰星期三(Ash Wednesday)到復活節(Easter Day)的40天,不能食肉,娛樂,生活肅穆,稱為「四旬齋戒」(Lent),被教徒視為復活節做準備而懺悔的季節。所以在齋期開始前的一周或半周內,人們會舉行宴會、舞會、遊行,大肆縱情歌舞聲色。

慶典、舞會、大遊行

隨著宗教戒律在一般人的生活中逐漸淡去,人們雖早已不再守戒吃齋,然而狂歡活動卻保留了下來,成為一個重要節日。而每個城市也逐漸演變有一套自己的嘉年華日期的計算方式,使得幾乎從二月到三月初,歐美到處都有嘉年華活動。

充滿印地安民族特色的Oruro 嘉年華已成為世界非無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下載自unboxingtraveller.com)充滿印地安民族特色的Oruro 嘉年華已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下載自unboxingtraveller.com)

嘉年華通常包含大型慶典、街頭舞會以及融合面具、遊藝與馬戲的大遊行,但每個城市通常會融入當地的地方文化與傳統藝術,發展至今各具特色。19世紀,這樣的慶典方式傳到了南美洲的巴西之後,當地人很快發展成為融合非洲與美洲印第安人獨特元素的森巴歌舞街頭遊行。

薩瓦多  巴西最大嘉年華 

里約熱內盧的嘉年華大遊行每年號稱吸引85萬人,但巴西更大規模的嘉年華活動,卻是在薩瓦多(Salvador),甚至被稱為世界「最大」的嘉年華會,整整一周的時間,整個城市有數不清的免費街頭音樂會、舞會與遊行活動。不像里約以森巴舞學校競賽式的大遊行為主,薩瓦多是更為多元自由的音樂與舞蹈風格,號稱每年有兩百萬人縱情在薩瓦多的狂歡當中。

玻利維亞嘉年華  活態歌舞博物館

除了巴西之外,中南美洲另一個突出的嘉年華是玻利維亞的Oruro。這個以印第安人為主的採礦城市,將大量保存的傳統音樂與舞蹈文化於嘉年華活動當中,堪稱玻利維亞傳統歌舞的活態博物館,不僅成為玻國最大的節慶,更於2001年獲得UNESCO列名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尼斯嘉年華具有地中海浪漫歡愉的情懷 (下載自ibtimes.com)尼斯嘉年華具有地中海浪漫歡愉的情懷。 (下載自ibtimes.com)

而在基督教文明大本營歐陸,嘉年華更是從南歐到北歐,從西歐到東歐,甚至遠到俄羅斯,都有規模不同,各具特色的嘉年華活動。最盛大的除了本刊一月號特別介紹的威尼斯嘉年華,在法國的尼斯(Nice)、德國的科隆(Koln)、西班牙的馬爾他島(Malta)、義大利的維亞雷吉歐(Viareggio)的嘉年華會,都是深獲民眾與旅人喜愛的知名嘉年華活動。

延伸閱讀:威尼斯嘉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