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被兩岸網路謠言錯怪已久的地方節慶。劃錯重點的還有被確認為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因,是他們對這個節日的努力保存與振興。
每年端午時節前達一個月的時間,位於韓國東部海畔的江陵市,長久以來盛大舉辦各式祭典活動,向庇佑他們的山神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一直以來由地方官來主祭的山神儒祭。
江陵地區的端午祭,包含了祭祀、演戲、樂舞、遊戲、飲食等內容。其中的祭祀儀式所祭祀的神靈是山神或大關嶺城隍而從不是屈原,由於該地區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內容,這也是韓國早在1967年就被指定為韓國第13號無形文化財產的主要原因。2005年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端午祭的程式是從釀製神酒開始的。農曆四月五日,人們用江陵大米釀製神酒,準備祭時敬神和飲用;四月十五日舉行「大關嶺山神祭」和「國師城隍祭」,祭祀結束後,鋸一段神木,掛青紅禮緞,組成迎神行列,在農曆五月初三傍晚,護送神木回到江陵國師女城隍祠接受「奉安祭」。祭祀結束,再將大關嶺山神和國師城隍牌位送往南大川畔的露天祭場接受廣大民眾的祭拜。
巫祭同時是一場精采的高水準傳統樂舞演出。
從初四到初七,每天舉行的祭祀儀式分「儒教」和「巫俗」兩種。儒祭祝祭的內容涉及除禍招福、健康安寧、治癒疾病、農漁豐收、禽畜繁盛等。儒祭之後,開始伴隨歌舞戲劇表演進行的巫俗祭儀,直至深夜。
江陵端午祭的活動豐富多彩除祭禮之外、還有官奴假面戲、農樂競賽、兒童農樂競賽,還有眾多的民俗活動,如漢詩創作比賽、鄉土民謠競唱大賽、拔河、摔跤、盪鞦韆、射箭、投壺、放燈等。
如今的江陵端午祭已經變為一個國際盛事,更是江陵地區人民不分老幼凝聚情感與自我認同的珍貴節日。
一年一度的端午祭也是江陵地區民眾展現傳承傳統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