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解密!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 次標題:泰國「箜」劇與「諾拉」舞的傳承與演繹
  • 文:林亞婷
  • 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驫舞劇場、林亞婷
  • 點擊數:542
箜(Khon)劇在2018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提到東南亞的泰國,許多國人應該不陌生。在近兩年多疫情攪局之前,觀光事業是其主要的經濟收入。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包含臺灣,對他們的口號:「微笑之地」(Land of Smiles)應該印象深刻。泰國吸引外地人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富有特色的文化資產。廣受歡迎的泰式按摩,紅遍天下,連臺灣都處處可見。而它居然也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19年列入該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三項目之一。

泰國政府,在前任國王拉瑪(Rama)九世蒲美蓬(Bhumibol Adulyadej, 1946-2016)與其皇后(Queen Sirikit, 1932,現任泰皇拉瑪十世的母后)之長期關注下,對於推動泰國的在地文化,無論是有形的建築與手工藝,或是無形的表演藝術與美食,都有一定的政策與策略。

去年(2021年),泰國頂尖的朱拉隆功(Chulalongkorn)大學之泰國研究中心,首度以聯合國和全球永續觀光協會建議的資料系統,對該國的文化資產,進行全國性的盤點與深入調查,包含口述歷史等資料的採集,以向全世界推廣泰國寶貴的文化資產[1]

「箜」假面舞劇的傳承與演變

箜(Khon)劇,在2018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遺,是泰國最早加入的非遺項目。這項綜合性的表演藝術,結合音樂、舞蹈、文學、服裝等多項寶貴傳承,並以角色的頭套造型著稱,其中分為四種:君主,仕女,惡魔,及猴子。以前所有演員都戴頭套上臺,如今只有後面二者保留典型的頭套,而前兩項人類的角色,靠化妝師模擬古壁畫裡的造型上妝。

據研究記載,「箜」這個字,源自古印度巴利(P a l i)語的一種打節奏的雙面鼓。箜劇早在14至18世紀的泰國大城(Ayutthaya)王朝時期就出現,原屬於宗教性祭典。後來劇情以改編自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泰國版《拉瑪堅》(Ramakien,譯「拉瑪的榮耀」)為主,場景包含主角即毗濕奴神(Vishnu)化身的拉瑪英雄,如何穿越森林,率領他的猴子軍團,打敗巨人的敵隊。最終,善戰勝惡,有宣導百姓尊崇君主之用意。

如今,箜劇在重大慶典的時候會上演,濃縮版本也會在商業劇場,演給觀光客看。表演者的訓練除了透過舊有的師徒制,位於泰國首都曼谷國家劇院旁的藝術學院,也有培養人才。甚至像朱拉隆功大學的藝術學院,還設有表演藝術的科系,栽培舞者跟樂手,傳承這項精緻的表演藝術。

箜劇的當代轉繹者:泰國編舞家皮歇.克朗淳

享譽國際的泰國舞蹈家皮歇.克朗淳(Pichet Klunchun, 1971),就是一位結合傳統與現代兩種訓練於一身的藝術家。他十六歲跟泰國箜劇的大師柴佑.庫馬尼(Chaiyot Khummanee)拜師學藝,再進入朱拉隆功大學進修泰國古典舞。2000年獲得亞洲文化協會的獎學金,赴美學習現代舞。返國後,2004年創辦「生命之作」舞團(Lifework, 2007年更名為皮歇.克朗淳舞團),近年也透過自己的力量興建「象劇場」(Chang Theatre),長年投入研究,編創與演出,全力推動當地舞蹈生態的轉化。

2005年,曼谷藝穗節策展人鄧富權委託他跟法國編舞家傑宏.貝爾(Jerome Bel, 1965)共同創作並演出雙人舞《泰國製造》(2006年來臺演出,之後世界巡演,更名為《皮歇.克朗淳與我》(Pichet Klunchun and Myself )。這兩位個性叛逆的才子,以前衛的手法,挑戰東方與西方的舞蹈傳統觀念。透過一問一答的對談方式,提出彼此對另一方的「異國文化」之疑惑。這齣作品長年全球巡演,受到舞蹈評論者的高度關注與討論,大幅提升克朗淳的知名度。

喜愛當代舞的臺灣觀眾,應該對克朗淳不陌生。自2006年首度在新舞臺演出之後,隔年,同樣透過「新舞風」藝術總監林懷民的邀請,帶來他獨舞作品《我是惡魔》(I am a Demon ),向他過世的箜舞恩師致敬。

克朗淳挑戰傳統,跳脫舊有的規範。他希望箜劇的表演者,在當代不要只詮釋史詩裡的角色,而可以表達自我的情感,甚至反應當下的社會時事。他花了多年的時間,將箜劇的五十九個舞蹈基本動作,以他個人的邏輯分析方式拆解,教導下一代年輕舞者,解開箜舞神聖與神秘的面紗。2015年,文化部邀請他來臺交流,延伸出他與臺灣驫舞劇場舞蹈家陳武康一系列的跨國合作。

筆者在2017年7月,拜訪克朗淳位於曼谷外圍的象劇場,也是他舞團的排練場與住家的所在地。當時他正在親自教導一群來自海外的學員箜舞的基本動作。我帶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的研究生,一起體驗,感受到為何這個極需柔軟度與精準度的舞蹈技巧,需要從小趁筋骨還柔軟的時候,就開始訓練。

2017年8月,他第三度受邀來臺,在淡水的雲門劇場,演出源自泰國東北民間「亡靈祭」的作品《靈薄域》(Dancing with Death ),並同時展出他親手繪製的箜舞五十九個動作系列手稿,透過他個人的幾何邏輯如三角形、圓形等流線,帶出箜舞動作的身體與哲學理念。

2020年夏天,臺北藝術節更是在疫情期間,邀請到克朗淳與他舞團的資深女舞者Kornkarn Rungsawang,一起來臺演出新製作No. 60 。這是延續他對箜舞的多年研究,覺得第六十個動作,才是在掌握前面五十九個基本動作之後,所追求的個人自由發揮與連結。其中一段天外飛來一筆,表演者手拿著擴音器,廣播聲出現,當年曼谷街頭,年輕人示威遊行的畫面,自然湧入熟知泰國近況的觀眾腦海。

今年(2022)4月到8月期間,克朗淳舞團正在曼谷市區推出《演化》(Evolution )特展,將他這幾年的作品展出,結合大型人偶的裝置藝術,甚至還有機器人跟VR設計,讓現場與線上的粉絲,進一步了解這位藝術家與時俱進的最新動態[2]

新列入世界非遺的泰國南方諾拉舞蹈

至於去年(2021)十二月才被納入的第三項無形文化遺產,是來自泰國南部的諾拉(Nora)舞蹈。其名稱來自半人半鳥的瑪諾拉(Manora)神話角色。諾拉舞者的造型,有象徵翅膀的華麗珠飾披肩,尖頂的皇冠,以及延伸手指彎曲線條的指甲套等等。伴奏的樂器,有鼓、鑼、鈸、木製響板,和吹奏的泰式篳篥(pichanai)組成。諾拉舞有莊嚴的版本,向天神或長者致敬,但廣受歡迎的,是民間娛樂性質的版本。透過表演者柔軟度極高、接近特技式的展演,帶領觀眾一同歡樂的氣氛。

身為音樂愛好者的前泰皇拉瑪九世,在1961年,以瑪諾拉的神話故事為靈感,作了一部大型樂曲,邀請在泰國的法國芭蕾舞蹈家戴蒙女士(Genevieve Lespagnol Damon, 19242021),編創同名《瑪諾拉》(Manorah )舞劇,隔年首演,獻給他的皇后。該製作相當盛大,結合諾拉舞蹈的代表性動作(如:手指外彎,小腿彎曲成V-字型,頭後仰保持平衡等姿態),成為早期改編自泰國題材的代表性經典芭蕾舞劇。而筆者有幸,曾演過瑪諾拉的角色,對於泰國傳統舞蹈,如何跟西方的表演藝術結合,發展新的風格,深有體會。

鄰近的東南亞國家,對於自身的文化遺產,積極推動保護與傳承的工作。臺灣雖然並非聯合國成員,對於爭取自己的文化項目列入教科文組織,或許處於劣勢。無論如何,泰國走過的經驗,可以提供相關的熱心人士,作為借鏡。


[1] Thoopkrajae, Veena. (2021, September 12). Embrac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ai PBS World. https://www.thaipbsworld.com/embracing-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

[2] Pichet Klunchun EVOLUTION VR (2022)克朗淳《演化》(Evolution)曼谷特展網址. https://www.pichetklunchunxnoble.com/

參考資料:

Pichet Klunchun EVOLUTION VR (2022)克朗淳《演化》(Evolution)曼谷特展網址. https://www.pichetklunchunxnoble.com/

Thoopkrajae, Veena. (2021, September 12). “Embrac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ai PBS World. https://www.thaipbsworld.com/embracing-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

Sun Tawalwongsri, "Pichet Klunchun Dance Company in Contemporary Thailand and the Global Stage," M. Phil. thesis. 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2013.

解密!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005.jpg
林亞婷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與文化資源學院合聘專任副教授兼國際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