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愛樂合唱團與柬埔寨傳統樂音攜手合作 創傷昇華為藝術《南國悲歌: 柬埔寨安魂曲》

  • 次標題:第116期-2018/02
  • 文:郭耿甫(樹德科技大學藝術管理與藝術經紀系助理教授)
  • 圖:臺北愛樂合唱團
  • 點擊數:2441
「南國悲歌」除了音樂創作,大量融入了多媒體影片與裝置,還有肢體與戲劇的元素。
簡介

開演前,所有觀眾席座椅上都預先擺放了一疋白布,近兩千位觀眾被邀請將白布披在肩上,猶如步入了柬埔寨村莊參加傳統殮禮一般,在肅靜當中所有表演者與部分觀眾一樣地身披白布、雙手抱石,緩步從觀眾席步上舞臺,在淡淡揚起的巴利語佛教經文誦奏樂音當中,石塊被堆疊在舞台上,宛若斷垣殘壁…

  歷經兩年的籌製歷程,臺灣與柬埔寨表演藝術界少見大型跨國聯合製作《南國悲歌: 柬埔寨安魂曲》(Bangsogol: A Requiem for Cambodia) 展開世界巡演, 這部首度以1970 年代赤柬(Khmer Rouge) 大屠殺為主要背景的交響音樂劇場作品,2017 年三月在臺灣完成製作工作坊之後,十月先在墨爾本國際藝術節(Melbourne International Arts Festival) 舉行世界首演,十二月底登上世界最具前瞻創新精神的紐約「下一波藝術節」(BAM Next Wave Festival),在主舞台Howard Gilman 歌劇院演出,這部奠基在古老語言與厚重傳統文化之上,同時融入了西洋古典音樂以及多媒體影像創作的製作,震撼美國東岸的藝術界與觀眾。

圖3. 《南國悲歌》取西方「安魂曲」之意,悼念亡靈,祈願獲得安息。.JPG

《南國悲歌》取西方「安魂曲」之意,悼念亡靈,祈願獲得安息。


深沉莊嚴 震撼人心

  創作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臺北愛樂合唱團音樂總監古育仲描繪了作品的序幕場景:「開演前,所有觀眾席座椅上都預先擺放了一疋白布,近兩千位觀眾都被邀請將白布披在肩上, 猶如步入了柬埔寨村莊參加傳統殮禮一般,在肅靜當中所有表演者與部分觀眾一樣地身披白布、雙手抱石,緩步從觀眾席步上舞臺,在淡淡揚起的巴利語佛教經文誦奏樂音當中,石塊被堆疊在舞台上,宛若斷垣殘壁⋯⋯  

  古育仲表示,雖然作品的英文名稱選用了西方古典音樂「安魂彌撒」REQUIEM一詞, 但只是取其安息亡靈之意,而非取其樂曲結構、內容與形式,然而還是與宗教保有聯繫,這宗教是柬埔寨人篤信的佛教而非基督教。

  Bangsogol則是柬埔寨傳統殮葬儀禮,南國悲歌選用了六段經常使用於殮禮以巴利語誦唱的佛教經文與旋律為主要構成,再另外選用了柬埔寨廣為流傳的唸謠(smot),以及赤柬統治時期的宣傳歌曲總共十段樂曲組成,作品企圖重現當時的慘痛歷史,對於犧牲者的追思悼念,進而能超渡亡靈遠離苦厄,從而走出傷痕, 獲得重生與希望。


傳統與現代撞擊 東方與西方合鳴

  《南國悲歌》由原創團隊「柬埔寨生活藝術中心」(Cambodian Living Arts, CLA) 邀約柬埔寨青壯作曲家韓索菲(Him Sophy) 擔任創作,出身自金邊藝術大學的韓索菲博士是赤柬倖存者, 曾於莫斯科音樂院受到深厚的西方作曲訓練, 為這部作品帶來獨特的音樂視野。

音樂演出由六位柬埔寨傳統樂師,兩位歌者,十二名合唱歌手以及十五人的西方室內樂團共同組成。韓索菲採集擷選自瀕臨失傳的喪葬儀式音樂為主體,西方室內樂團給予環境與氛圍,而合唱團則可以說在西樂與傳統音樂之間,給予聯繫與第二層次的肌理,為此,臺北愛樂苦練南傳佛教巴利語與柬埔寨語,並且與自由又時有即興的傳統樂手磨合,同時還要展現肢體, 充滿挑戰。

 圖6. 尾聲中,老人將鼓樂傳統授予了孩子,鼓聲與旗幟揚起,慶賀生命希望不息。.JPG

尾聲中,老人將鼓樂傳統授予了孩子,鼓聲與旗幟揚起,慶賀生命希望不息

臺北愛樂合唱團 成創作重要主力

《南國悲歌》並非只是一個音樂演出,而是架構在史詩般音樂創作之上的現代劇場製作, 同為赤柬屠殺倖存者的影像導演潘禮德(Rith Panh) 受邀擔任總導演,也作設計與影像製作, 特別是整個舞臺上,從頭貫穿全場的多媒體影像,揀選自眾多當時的戰爭轟炸與屠殺現場, 與音樂一起用視覺與聽覺撞擊每一位觀眾。

值得一提的是,臺北愛樂合唱團並非只是擔任合唱的演出,而是這部作品能夠成形的主要合作夥伴,特別去年三月整個團隊先行在臺北進行製作工作坊,由古育仲帶領臺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以及合唱團共同參與,不僅與傳統樂師歌手們做最原創的磨合,也在臺灣進行各種舞臺演出與技術構想的嘗試與整合,並於四月一日在臺北藝術大學的戲劇廳進行了第一次的工作坊成果演出,為隨後的世界首演以及下一波藝術節的成功演出奠定了基礎。

  為了這次的共同製作,古育仲先行在2016 年隻身飛往柬埔寨首都,也是赤柬大屠殺最為慘烈的地方 金邊,除了與團隊先行探討音樂構想的可行性以及整體製作的完整構想,古育仲也被帶往了當時的「集中營」,感受血淚斑斑的歷史背景,也在這次旅程當中,對於這部作品有了更多的認識。


勇敢面對禁忌歷史 保存傳統文化

這個製作的背後還有一個「傳統文化保存」的積極目的。原來赤柬期間,柬埔寨的傳統文化也飽受摧殘,許多傳統藝術流失加劇。多舛的國家重建之路,羸弱的社會經濟,以及現代化的正面衝擊,使得傳統藝術的處境更加飄搖。構想的創始團隊「柬埔寨生活藝術中心」便是在當地多面向地耕耘傳統文化保存與振興的民間組織,古育仲在金邊也參觀了他們與柬埔寨國家博物館合作的傳統表演藝術觀光劇場的演出,他也將這些對於歷史文化與社會的進一步了解,分享給合唱歌手,一起融入表演當中。古育仲說,最後一個章節裡,「舞臺上原本彷彿斷垣殘壁的石堆被一塊一塊鋪成了生命的長河,村裡的孩子從老人家那學會了傳統的鼓藝, 歌手與合唱隊用巴利文為十方祈願,祝禱眾生離苦得樂,樂師奏起了光亮一般的節慶樂音, 慶典的傳統旗幟在舞臺上冉冉上升⋯⋯。」這一個章節,正描繪了編導在傳承保存文化上的心意。

  雖然赤柬大屠殺距今已四十載,然而在柬國卻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不被鼓勵翻動的敏感禁忌,直至近年整體社會與政治上,似乎開始有了一點「鬆綁」的氛圍,整個製作的腳步仍然是在如履薄冰的謹慎之上摸索行進,但也深刻明白,除了沉痛悼念,更應引發出更為正向的力量,轉化創傷,為當下與未來生命做出祝願與祈福。

圖2.所有觀眾跟隨從席間緩步上舞臺的演出者,都披起了白布,猶如走進柬埔寨傳統的殮禮儀式當中。.jpg圖5. 音樂總監古育仲與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在《南國悲歌》扮演了極為關鍵的角色。.JPG

左圖:所有觀眾跟隨從席間緩步上舞臺的演出者,都披起了白布,猶如走進柬埔寨傳統的殮禮儀式當中

右圖:音樂總監古育仲與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在《南國悲歌》扮演了極為關鍵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