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關於東西交融的聲音圖景

  • 次標題:第125期-2019/08
  • 文:鍾啟榮(作曲家)
  • 圖:黃朧逸
  • 點擊數:1285
主控聲音系統的靈魂人物音響工程師Sebastian Schottke的努力,讓作曲家們的作品有機會做出聲響上的平衡。
簡介

這場音樂會透過音樂會作品的創作、排練與展演,增強了東、西方藝術家的交流與合作。在中國樂器、西方樂器和電子音樂的相互融合,以及全方位音場的呈現,做了嘗試與探索。

在德國新媒體數位藝術中心(ZentrumfürKunstundMedientechnologie,簡稱ZKM)邀請之下,聲音圖景音樂會在ZKM藝術總監LudgerBrümmer教授,聲音工程師SebastianSchottke等ZKM團隊技術支援下舉行,對於中國傳統樂器與電子音樂的結合,中西文化的碰撞,現場觀眾表現出高漲的熱情和爆滿的人氣,在47立體多聲道加4個超低音音箱的聲音環境中,每首新作品都展現了全方位聲音場域應有的多層次和藝術魅力。

 

這次是受ZKM與四川音樂學院(SCCM)的「成都交流專案(ChengduExchange)」委託做前期籌畫和創作。音樂會以聲音圖景(Soundscape)為前提,形式採取中國樂器、西方樂器與電子音樂相互融合,希望展現「東方與西方音樂融合,傳統與現代藝術交匯」的特色。

新加坡作曲家鍾啟榮的樂作《自鎖》受邀在ZKM演出。.jpg

新加坡作曲家鍾啟榮的樂作《自鎖》受邀在ZKM演出。

 

三位臺灣國樂獨奏家表現出色

在筆者提議之下,邀請了臺灣三位傑出的演奏家──琵琶演奏家林慧寬、古箏演奏家葉娟礽博士以及笙演奏家黃朧逸與日本留德低音單簧管演奏家YuriaOtaki、大提琴家BernhardRath以及臺灣留德小提琴家陳瑋中擔任演奏,共同演繹來自東西方的八部音樂作品。

 

總策畫也是作曲家胡曉表示,任何項目從構想到完成都是相當複雜的過程,對於電子音樂更是如此,「以聲音為主體的藝術作品,是當代音樂創作中一個非常值得探究的內容。能夠借助ZKM世界頂級的音場環境進行藝術創作,對每一位音樂家來說,都是十分難得的機會。」

 

團隊從7月12號就開始進入Kubus音樂廳,加入電子立體聲場環境,過程讓人讚歎,ZKM音響工程師Sebastian和他的團隊讓音樂展現如大自然萬變般的多空立體感與細緻的音響色彩,這是完全不可能在傳統音樂廳可以呈現的音響感,說實話,每位作曲家就像小朋友拿到新玩具般興奮開心。

作曲家鍾啟榮(舞臺上右立者)在其樂作《自鎖》首演之後上臺謝幕。.JPG

作曲家鍾啟榮(舞臺上右立者)在其樂作《自鎖》首演之後上臺謝幕。

 

古箏與電腦音樂互動

讓人彷彿置身武俠世界

7月14號當晚音樂會座無虛席,筆者多年不見的指揮教授ProfZsoltNagy和我曾在2006年駐村的德國HerrenhausEdenkoben基金會主席ProfKonradStahl和太太也專程到場支持,倍感榮幸。

 

這場音樂會由臺灣作曲家周久渝為古箏與預置音響作品《俠情》掀開序幕。該曲以古箏獨奏曲《俠情操》為基調,呈現古箏與電腦音樂的互動,包含對話、競逐、交疊等聲響效果,讓人彷彿置身武俠世界。獨奏由長期接觸現代音樂的臺灣獨奏家葉娟礽擔任,在她的細膩詮釋之下,讓樂曲增添多層次生命力。

 

第二首作品由荷蘭電子音樂作曲家AugustoMeijer專門為ZKM的SoundDome聲音圓頂廳而創作的《三部曲》(Trilogy),該作品採用三件中西方樂器大提琴,古箏和笙的原始音響播放,然後現場三位演奏家根據作曲家所編寫的即興指示現場隨著音訊即興演奏,展現如禪般的音樂氛圍。

聲音圖景音樂會參與的作曲家、音樂家齊聚一堂,展現東方與西方音樂融合,傳統與現代藝術交匯的特色。.JPG

聲音圖景音樂會參與的作曲家、音樂家齊聚一堂,展現東方與西方音樂融合,傳統與現代藝術交匯的特色。

 

展現當代電子音樂

和樂器結合的魅力

第三首作品是胡曉2018年創作的《雲景印痕》(CloudscapeImpression),由笙、琵琶、大提琴與即時電子音樂共同演繹,他的創作感悟於天空中無時不在、形色多變的雲,借助即時電子和全方位聲道系統音場的變換,曲子呈現出如雲彩般風起雲湧又行雲萬變,顯示出當代電子音樂和樂器結合中無窮的魅力。

 

第四首是筆者新作《自鎖(Lockyourself)》為笙兼塤、箏,低音單簧管和即時電子音樂而作,曲子由印尼電子音樂作曲家PatrickHartono和筆者共同重組已故電子音樂工程師Jean-MarcSullon設計的電子互動程式。

 

該曲展現自我掙扎和自我懷疑的內涵,筆者也借此緬懷過世的音樂同伴HarrySparnaay和比利時HenryPousseur中心的首席電子音樂工程師Jean-MarcSullon。作品開頭由臺灣知名笙演奏家黃朧逸吹奏持續的長音,由弱漸強漸急,笙和日本留德低音單簧管演奏家YuriaOtaki低沉的互相「怒吼」著,多方位音響此起彼伏的在整個音樂廳中穿梭,時而狂躁,時而不安。

 

黃朧逸認為這作品以37簧笙、塤、低音單簧管、古箏等樂器築建出令人驚艷的聲響世界,特別是在此次極高規格頂級場館ZKM中,作曲家擅於空間的改置與變換來呼應此場館的優越性與獨特性。

 

上半場最後一首樂曲是上海年輕作曲家劉佳所創作的《千里》(Athousandslis),此作品受到北宋畫家王希孟的卷畫《千里江山圖》的啟發,作曲家採用低音單簧管的聲音訊譜分析,後用即時電子互動讓兩件樂器的音源互相混合,最後以三度空間呈現。

 

下半場由ZKM中心院長LudgerBrümmer的《描述波浪的三種方式(DreiArtendieWellenzubeschreiben)》開場,該曲為琵琶獨奏和預置音響而作,擔任演出的琵琶獨奏家林慧寬技巧精湛,擅長跨界合作,她在這部作品的詮釋非常到位,特別是曲中琵琶輕碎多彩的泛音彈奏交織在極致細膩多層次預置音響的全息音場中,就如置身于繁星點點的夜空下!

多媒體的影像與音樂搭配,已經成為當代音樂會呈現經常被使用的重要元素。.JPG

多媒體的影像與音樂搭配,已經成為當代音樂會呈現經常被使用的重要元素。

 

腦波探測儀發出訊號

介入音樂運作

第二首是作曲家譚金剛作品《異像》世界首演,該曲為擴音的笙、箏、小提琴、大提琴與低音單簧管而作,這作品因織體和演奏技法複雜,由作曲家陽光臨危上任指揮,表現出色。音樂會最後展現年輕作曲家周東的《退場》(Exeunt),該曲為琵琶、大提琴與多媒體而作,也是整場音樂唯一首採影像投影的作品。作曲家用器樂與多媒體的形式,讓演奏家戴上劉博元開發的腦波探測儀發送資料,作為演算法音樂的輸入,預示了一個反烏托邦的未來,既懷舊又創新。

 

作為這次音樂會主控聲音系統的靈魂人物音響工程師,SebastianSchottke把各種各樣的流派,樂器和技術要求導入ZKM-Kubus中的「SoundDome」與半球形布置的51揚聲器系統,讓作曲家們有機會調整聲學樂器和現場電子設備之間的平衡。

 

與科技結合的音樂會經常逃不了一切看似正常,但卻在音樂會上發生設備異常的「宿命」,這場音樂會也出現了三個小插曲,彩排之後正常操作的電子線路出現雜音、演奏中低音單簧管低音鍵出現問題、投影機讀不到信號等,但在ZKM專業團隊努力下,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音樂會圓滿成功。可惜專業設計的節目順序因技術問題影響,未能一氣呵成,也是當晚演出較為可惜之處。即使如此,仍然期待這場獨特的「聲音圖景」音樂會在不久的將來,能在亞洲不同的音樂廳上演。

德國新媒體數位藝術中心每天都有精采的演出或實驗性創作。.JPG

德國新媒體數位藝術中心每天都有精采的演出或實驗性創作。


【藝術小檔案】

德國新媒體數位藝術中心(ZKM)

ZentrumfürKunstundMedientechnologie

德國新媒體數位藝術中心是一個跨學科的藝術博物館和新媒體研究機構,自1997年開放後,該機構已成為現代藝術和新興媒體技術創作和展示的重要平臺。該建築由一處兵工廠改造而成,長312公尺,並與卡爾斯魯厄藝術與設計大學共用,舉辦結合各種當代科技的音樂會也是該中心重要計畫之一。

德國新媒體數位藝術中心是一個跨學科的藝術博物館和新媒體研究機構,自1997年開放後,該機構已成為現代藝術和新興媒體技術創作和展示的重要平臺。.jpg

德國新媒體數位藝術中心是一個跨學科的藝術博物館和新媒體研究機構,自1997年開放後,該機構已成為現代藝術和新興媒體技術創作和展示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