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海神媽祖的跨文化展現

  • 次標題:一齣神話串起現代舞與能劇
  • 文:鐘予希
  • 圖:樊潔兮
  • 點擊數:952
潔兮杰舞團於2009年推出《媽祖林默娘》舞劇。
簡介

在高出海平面、以海天為背景的舞臺上,落日餘暉,海風徐徐吹起,《媽祖》能劇主人公、觀世流宗家之一第十代片山九郎右衛門帶著新作的媽祖能面,與頭戴角顰的配角所飾演的千里眼和順風耳,在笛、鼓、小鼓、太鼓的演奏下,隨著歌者的吆喝吟唱聲中以折足緩緩舞動,展現了能劇極致的幽玄之美。

能劇在日本已有六百多年歷史,1957年日本政府將能劇列為國家無形文化遺產,200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與崑曲同時登錄為無形文化遺產,對能劇的保護已然達到頂峰,但在近兩年全球肺炎疫情肆虐之下,能劇與全球的表演藝術皆受重創,有鑒於此,去年9月能劇觀世流宗家之一的第十代片山九郎右衛門以臺灣人熟悉的民間信仰海神媽祖為題,呼應媽祖「護國庇民」的故事,期望眾生平安、疫情平息,製作新作《媽祖》,除了實體公演之外,在群幕平臺募資獲得極大迴響,片山九郎右衛門在募資時曾表示,因二十年前臺灣友人、舞蹈家樊潔兮相交之故,種下他製作《媽祖》能劇的念頭,尤其近期因新型冠狀病毒影響,公演幾乎暫停,歷經二十年後這個念頭也在他內心復甦。

第十代片山九郎右衛門 祖母父親皆為國寶

國際知名舞蹈家樊潔兮以舞出敦煌的「飛天」舞姿樹立了經典之作,並且確立了「Vu.shon舞想」的全新舞種。二十年前為了延續「Vu.shon舞想」的生命力,不僅前往印度、泰國學習傳統舞種,日本「能(のう)」也涵括其中,「透過我先生柯錫杰持續書信往返半年後,才獲得第十代片山九郎右衛門的首肯,前往日本京都學習『能』。」樊潔兮回想20年前能劇的求學之路。

片山家屬於能劇觀世流宗家之一,第九代片山九郎右衛門(襲名前為片山博太郎(幽雪))於2001年被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封為重要無形文化財保持者,獲封為人間國寶,2009年再度獲封文化功勞者,以表彰其一生推廣能劇不遺餘力。而第十代片山九郎右衛門(襲名前為片山清司)即是在日本國寶級家族中出生,師承其祖父,長期浸淫在能劇中,在行事嚴謹且講究的藝術氛圍中養成,六歲即上臺表演,並與父親積極參加國內外的公演,在2011年正式襲名。樊潔兮說:「日本的能跟中國傳統梨園的風氣很類似,代代相傳,不喜歡也得做,喜歡更要做,能劇是家族的專業和事業。」

而所謂的觀世流,樊潔兮表示:「能現今共分為五大流派包含觀世流、寶生流、金春流、喜多流、金剛流等,觀世流因為角色分配清楚、劇碼豐富、音樂配置保留原有規模等原因,成為主流。」至今片山九郎右衛門仍有觀世流關西第一小生的美名。

二十年前跨海習舞 媽祖串起因緣

跨海學藝之前,樊潔兮正為下一部作品的主題是「媽祖」或「楊貴妃」而糾結。「延續飛天的概念,媽祖最後成仙飛升,而楊貴妃有霓裳羽衣曲,兩者都和飛天非常契合。初始,因為能劇中也有仙女飛升《羽衣》的作品,所以我曾跟片山老師表達希望學習這一齣作品。」這是樊潔兮首度與片山九郎右衛門談起媽祖的故事。

由於,樊潔兮在日本僅有兩個月時間,因此片山九郎右衛門建議她先學唱最基礎四行音樂和學跳最基礎的舞步《序之舞》(じょのまい)。能劇最基礎的四行音樂,有助於理解能的基礎節拍和節奏,吟唱時需以腹肌發聲,如此在不具有現代擴音設備的能舞臺上也能穿透空間距離到達觀眾的耳裡;而《序之舞》雖稱之為舞,指的卻是能劇最基礎的臺步和行走路線。「『能』是我學過所有的舞蹈中,看起來最簡單卻是最難的一種舞蹈。」樊潔兮說。

飛天的舞蹈中,著重舞者手部細緻的表現,但能劇中主人公不論如何伸展,手得完全隱沒在戲服中,足部需貼地而行;現代舞蹈中舞者動作大幅度的開展、跳躍,在能劇中的動作卻細微且緩慢,舞者最大的動作是肩膀時常得維持在一定的高度,從肩膀到雙臂呈現圓形弧度⋯⋯

臨近結業時,樊潔兮對下一部作品的主題已經心有定見,就是媽祖。「那時,片山九郎右衛門就說:『我的意思也是媽祖,因為楊貴妃禍國殃民,最後被迫上吊結束生命,結局不是很完美;但林默娘雖然記載只活到二十八歲,但最終民間傳說是觀世音娘娘接走升天。』」言談間,樊潔兮也表達或許能劇也能創作一齣媽祖,藉以開拓海外觀眾欣賞能劇的可能。回臺後樊潔兮也創作了〈月見之舞〉和《媽祖林默娘》舞劇,並在舞蹈中大量援引了能劇的美學、儀式與靈感。

日本也有媽祖廟 來電確認媽祖傳說細節

相隔二十年之後,第十代片山九郎右衛門在今年(2022年)4月2日推出新作能《媽祖》不僅在日本引起注目,在臺灣也掀起討論。「在新作能《媽祖》開演前的七至八個月,片山九郎右衛門常常與我聯繫,討論關於《媽祖》的內容,我有給他建議,整個故事主軸一定要有千里眼和順風耳,而且千里眼的裝扮要是綠色,順風耳一定要紅色,另外媽祖生前服裝雖然無從考究,但顯靈時一般人印象都是穿著紅色,這些都是可以加入能劇中的細節。」

也因此《媽祖》上演時,千里眼的新作能面是有別於傳統的綠色角顰,順風耳的能面則是片山家所收藏的桃山時代紅色角顰,至於媽祖的新作能面同時融入了在世為人時的柔和以及升天為神後崇高形象;在服裝上媽祖生前為人時身穿紅藍相間、蒲公英和銅模圖案的唐織,而成仙後則是以紅底金唐花圖案的舞衣為主,以凸顯前後的差別。

此外,「雖然一般人都認為媽祖是中國民間一般的信仰,但在日本濱海一帶,比如長崎或橫濱一帶都有設立媽祖廟,在開演前,片山九郎右衛門也特別到各地媽祖廟巡禮、膜拜。」藉此豐富《媽祖》新作能的多樣面貌。

一段海神媽祖的民間信仰,在現代舞與日本傳統能劇中展現了兩種不同的藝術面貌,也為後疫情時代的觀眾帶來不同以往的體驗,平撫了不安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