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涼涼樂樂老歌仔

  • 次標題:壯三新涼樂團的歌舞青春
  • 文:陳建銘
  • 圖:壯三新涼樂團
  • 點擊數:83
2012年宜蘭本地歌仔被文化部指定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壯三新涼樂團為保存團體。圖為2017年於宜蘭傳藝園區演出《什細記.賞花》精彩劇照。
簡介

初秋夜晚,蘭陽平原田埂間的廟裡燈火通明,一陣又一陣的絲絃清音自廟中傳出,這裡是人稱「壯三老師公廟」的三聖宮。排練場上的演員們反覆練唱著年底即將於臺灣戲曲中心戶外廣場演出的《什細記.賞花》;實難想像,簡樸的歌舞小戲正是當今歌仔戲的前身──本地歌仔。

大樹跤的歌仔調

「歌仔」是明代以降流傳於中國福建漳州一帶的說唱娛樂,後隨清代移民遷臺而在宜蘭地區生根,並在當地結合車鼓小戲形成所謂的「本地歌仔」;因其無舞臺、無容妝的落地演出形式,往往又被稱為「落地掃」、「塗跤趖」。

舊時,農閒季節的蘭陽平原,可見三五好友集結在大樹下,憶起家鄉彈唱著故里歌謠,藉著手捻扇花、滑稽詼諧的舞蹈助興,又以男性子弟反串女性的柔媚身段、嗓音最為逗趣,時常惹得眾人歡欣鼓舞,逐日成為風靡各地的常民藝術。

二十世紀後,本地歌仔登上野臺受到其他劇種影響,發展出較為成熟的大戲形式,成為當今所見「歌仔戲」,並沿用《呂蒙正》、《什細記》、《山伯英台》、《陳三五娘》作為四大齣基本劇目。任憑時空變化,本地歌仔卻依舊流淌在宜蘭鄉親的血液中,無論是悲戚的喪禮輓歌又或喜慶歡騰的車鼓戲,以不同形態流傳在民間,直至現今,偶爾仍能在公園大樹下看見老者相互滾歌仔、自娛娛人。


落地自在把歌唱

 1937年,當本地歌仔逐漸被歌仔戲取代時,人稱「老婆琳」的黃茂琳在壯三老師公廟(今三聖宮)開館授徒,成立壯三本地歌仔班,將本地歌仔作為一個具有標準化、規模的教學與傳習;戰後維持鄉土本質,改名為壯三涼樂團,傳唱於蘭陽平原,惜因大眾娛樂日益增加只得黯然收班解散,後於1995年,由薪傳獎得主陳旺欉藝師重新復班,帶領新一代年輕子弟扛起「壯三新涼樂團」,延續原名「涼樂」,相邀眾人快快樂樂滾歌仔。

 自成立以來,壯三新涼樂團以自在吟唱、聯絡情感為號召,因此團員們大多皆有主業在身,以歌仔為副業,屬於業餘型態的表演。自1995年陳旺欉藝師復班以來,組成團員來自四面八方,有國小教師、家庭主婦、市場商販,也有音樂愛好者、退伍軍人;不同的來源就擁有著不同的理念與學習動機,但卻共同懷抱著一份「結緣」的心與陳旺欉習藝,正是這份惜緣的心讓這群團員凝聚至今。

 二十多年來,壯三新涼樂團在臺灣各地巡迴演出,走遍大街小巷、社福機構,努力推廣蘭陽平原獨有的本地歌仔,2012年由民間藝術團體躍升為文化部指定為國家重要表演藝術保存團體。然而,壯三新涼樂團也在社會環境的變革之中,面臨全新的發展與考驗。

 

滾歌傳承路迢迢

 「我們每年都會去老人院、學校進行固定的巡迴,即使知道接受度可能不高,但我仍願意去表演。」身為團內唯一可維持傳統,以男性反串彩旦的張國保分享著每年行程,他深知自己即使再賣力演出,臺下觀眾仍不若觀賞歌仔戲那般熱烈,但他就是不願放棄參與演出的機會,每逢練團時間更是臺北、宜蘭兩邊跑,其因不單只是對本地歌仔的熱忱,更是替遠去的老藝師持續點燃火炬。

 屬於民間小戲的本地歌仔,看似簡單的舞踏身段與歌謠,卻處處隱含著深刻學問,尤以男性反串的三花、彩旦(丑腳)的「閹雞行」為特色,受眾人喜愛。「丑腳專有的身段與喜感,對小朋友很有吸引力,但家長認為顧好課業重要,多不會長久支持孩子學習,這使得傳承相對困難。」甫自文資保存計畫結業的藝生鄭慧敏感慨地說著文化保存的困難,也道出傳統藝術在面對現實時的無奈。

 過往,能成為「子弟」學戲、為神明賀壽盡一份心力,可說是無比光榮;當今,父母鼓勵孩子學習才藝,但卻不復以往讓孩子深入學習與發展。如此影響,也投映在本地歌仔的發展狀況。不如其他劇種可因應社會環境、觀眾喜好與藝術市場等變化進行革新,本地歌仔因必須保留身段、唱念、妝容等傳統元素,否則將流於大眾形式、盡失古味,這也促使本地歌仔更加難以融入當代社會。

 

壯三新涼樂團的未來永續

 「我很惋惜這樣的文化無法被保存。」自文資保存計畫結業的藝生江碧霞落寞地分享著過去在國小社團指導的經驗。二十世紀末,政府開始經營傳統戲曲教育,但在學院裡卻少有栽培本地歌仔的專門課程,往往由宜蘭當地社團或壯三新涼樂團肩挑傳習音樂、身段的任務,直至近年因重視文資保存才得以發展。

 政府補助計畫加入之後,原先自由無章的本地歌仔轉為標準化保存與展演,「我們以前都是由前輩決定你要演什麼、學什麼樂器,像我以前學武場的四塊、咍喀仔(nài -tai-khoo-á),後來也吹笛,都是沒有樂譜可以看,一切都是口傳心授,想學什麼就要偷偷模仿前輩,因此我們後來才慢慢地將樂譜整理、建立起來。」現任團長陳漢文談論著這幾年,他以舊譜對照文化局出版的樂譜,將音樂進行標準化的過程。壯三新涼樂團不同於其他無形文化資產由單一藝師指導,而是採共學制度,集結眾人力量共同完成傳習課程,但往往卻因評鑑考核難度造成團員信心遞減;故此,陳團長進行曲譜整合,鼓勵後場除維持傳統演奏,也能適度因應前場能力升降調性,不僅有利於新進團員同步學習、增加動力,更希望能藉此活絡新血、永續保存。

 1937年9月,黃茂琳於壯三老師公廟開館以來,歷經散班、復班、改良等過程,再被指定為表演藝術保存團體、培育五位結業藝生。一路走來,即使忙碌、挫折,甚至沒有專屬的排練場與倉庫設備,但這一群知足的子弟們也始終沒有離開廟埕,每逢夜晚便自動集結在此載歌載舞、自成樂土;2022年底,壯三新涼樂團將踏出蘭陽平原、走進臺灣戲曲中心戶外廣場,與城市的眾人分享這一曲最純正、俗閣有力的「壯三本地歌仔」,共同紀錄專屬於老歌仔的歌舞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