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北管館閣展望下一個九十年

  • 次標題:板橋潮和社代代相傳
  • 文:鍾予希
  • 圖:小宇廟會攝影、板橋潮和社
  • 點擊數:73
傳承近百年的板橋潮和社凝聚力強,努力讓北管代代延續。
簡介

板橋潮和社(後簡稱潮和社)去年十月分迎來創社九十二周年的遶境,以及北管福路子弟戲——《雙貴圖》的公演,是新北市少見較具規模的業餘子弟館閣,位於板橋區溪頭街的館址,即便不是排練時段,當地耆老、資深社員仍打開潮和社大門,圍坐在桌子邊暢聊社務,儼然成為凝聚當地人的生活中心。

早期板橋江子翠是位於新北市板橋區北邊的一個小村落,當地人以務農為主,民風純樸,物質生活匱乏,地方有識之士將藝文活動帶入村落,意外成為傳統北管軒社的沃土,聚慶堂、永安社和現今較具規模的潮和社皆成立於此。

潮和社西皮福路兩派兼修

臺灣北部臺北、桃園、新竹、宜蘭、基隆等地皆是著名的子弟窟,各有不同風格,其中分為主要樂器以殼子弦(指椰子殼做的胡琴)為主的福路派(舊路),以及以吊規仔(京胡)為主的西皮派(新路),兩者不僅樂器打法、曲調、曲牌略有不同,就連子弟戲劇目也有差異。北管團體之命名多數皆後綴「軒」、「園」、「社」、「堂」、「閣」、「郡」等,但又依區域而有各自命名的習慣,「中彰一帶的北管館閣以軒、園為多;基隆與宜蘭則集中以社、堂為名,而大臺北區多為混用,但因與基隆較為接近,因此,多以社為名。」從臺灣光復、十四歲即進入潮和社,長期專注於北管發展的執行長吳金海說。

基隆早期福路、西皮兩派因長期對立,大至迎媽祖、主神聖誕等,小至一般喪場等,無不競爭,有時受到有心人士挑唆,甚至發生大規模械鬥、大打出手,造就歷史有名的西福之爭。但吳金海說:「潮和社和北部一般的子弟館閣不同,社員兼修福路(舊路)與西皮(新路),還得學身段唱戲。」潮和社是現今臺灣少數仍有搬演子弟戲能力的館閣之一。

 

尊重古制 延請中部名師教學

潮和社成立於日治時期的1930年,創社社員多是與永安社社長意見相左進而分家後自立門戶的。日治時期初期,由於日本政府對臺灣採取寬容政策,因此民間傳統戲曲、舊俗皆得以傳承延續,然而至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本政府為消除漢人的民族思想,一切傳統戲曲文化和舊俗皆嚴格禁止,潮和社的北管傳承也一度中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地民間歲時節慶各項活動才得以恢復,北管軒閣成了各種活動要角,「當時,歌仔戲還停留在廟口賣藥、唱戲的落地掃形式,但北管發展已久,且有排場、上棚等演出種類,屬於較為正統的戲曲。」吳金海回憶道。

由於傳統戲曲散佚近十年,北管牌子、絲絃譜時有混用、硬湊造成吹奏、樂理不順,為求北管傳承得以長久延續,潮和社不惜首開風氣之先,延請臺中、豐原、彰化鹿港一帶北管先生教學。「以前臺北北管先生很多,雖然多數先生對北管都有研究,但卻不見得標準,不少曲牌有錯卻不自知的情況很多。」吳金海認為,講究正統是潮和社讓北管能代代延續的主因。

 

不只要會 還得美

吳金海細數潮和社於1951年邀請黃新錢教學後場;1966年邀請林朝成、邱海妹夫婦分別教學後場、前場;之後,再由邱火榮接棒擔任後場教學,而潘玉嬌和劉玉鶯則專教前場唱腔和身段。長時間的積累,讓潮和社不僅福路、西皮兼擅,且因後場和前場並重,成為全臺仍具有搬演北管戲能力的子弟館閣之一。「唱曲聲調有沒有達到應該有的標準,身段是否漂亮,潮和社對社員的要求不只是『會』,而是要『美』。」吳金海感嘆先師雖然身段、唱腔皆美,但隨著年歲的增長而力不從心是北管未來傳承的隱憂。

前場的訓練須依社員的動作姿態、體格面容與嗓音來分配腳色行當,講話、動作文雅,可演小生和小旦;花臉則是要個子高、聲音粗;小花則適合活潑、調皮人。行當分配好後,則從出場亮相的動作與腳步等基本功開始學習,接著才學戲;而唱,最重要的是學習以小嗓及官話發聲。而後場,則是先從鈔、鑼開始學起,若想進階學嗩吶、提絃等則端看個人天分和智慧,


代代相傳 凝聚向心力

1930年成立至今,潮和社始終維持業餘、無營利的子弟館閣,多數成員皆居住於江子翠,且代代相傳,凝聚力強,且為了持續傳承北管,固定每周一、四晚間皆由資深社員指導新一輩年輕子弟學習。同時,從2011年開始,潮和社受聘到新北市板橋區江翠國民小學成立北管社團,每周三社團時間教授小學生北管,讓小朋友可以藉由體驗、學習,加深對北管的認知和熟悉度,進而讓北管的種子得以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