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豫劇團七十周年 梆子豫曲的薪火傳承與創新演繹

  • 次標題:第145期-2023/06
  • 文:楊為仁
  • 圖: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點擊數:139
2022年新編豫劇《金蓮纏夢》
簡介

發源於河南的豫劇,因為內戰而至,從河南一路隨軍奔波直抵越南,再漂洋過海落腳臺灣,七十年來,臺灣豫劇團將深具中國北方率真、奔放、豪邁特質的豫劇,融入臺灣在地人文風情與藝術涵養,甚至跨界合作,形成獨具臺灣風格的戲路,進而開創更寬廣的豫曲新領域。

1949年戰火煙硝、顛沛流離的年代,一群隨國軍流亡到越南富國島的河南鄉眾,因懷念故鄉,在思鄉情愁的氛圍中,由豫劇名角張岫雲等人號召下組成中州豫劇團,雖當下物質貧乏,但他們以克難方式在軍中練唱、排演以解鄉愁;1953年中州豫劇團隨軍隊抵達高雄左營港,並以中州豫劇團為班底,歸隸於國防部海軍陸戰隊成立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隊;1965年,因軍方進行縮編豫劇隊陷入解編危機,所幸在張岫雲老師大力奔走下得以保住,間接讓豫劇香火得以於日後在臺灣成長發展。

1996年飛馬豫劇隊改隸屬教育部,更名為國立國光劇團豫劇隊;2008年改隸文建會,並更名臺灣豫劇團;2012年文化部成立後,正名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這段臺灣豫曲歲月迄今已屆滿七十年。

 

從百廢待舉的外觀著手,開啟臺灣豫劇修復訓練之路

相對於京劇,大多數人對豫劇較為陌生,「其實兩者皆為中國傳統戲曲,不過在唱腔上,還是可以分出其間差異。」臺灣豫劇團團長彭宏志說明,京劇聲腔以西皮和二黃為主,也由於京劇早期為供皇親貴族閒暇娛樂觀賞,因此在服儀上細緻、作表上較細膩,而豫劇則在民間流傳,貼近生活,屬地方戲,演出者常真假嗓混用,音調高亢激昂、簡潔明快,且「唱」「唸」時必須跟著梆子走,所以又稱梆子戲。

彭宏志於2013年奉派接任臺灣豫劇團,為該團改制後正式派任的第二任團長,剛上任時,因臺灣豫劇團房舍原屬軍方設施,茲因營房年代久遠,房舍均屬老舊、路面則破損不堪,亟待修復整建外,另演員在編制上也不足,亦是為影響演出任務的關鍵因素,既係任務職責所在,團在中心的資源支持下,以極短時間內將房舍完成保存登記、耐震補強、園區排水及道路鋪設、排練場整修及興建,暨箱管儲放空間改善等等工程。另為解決演員不足的問題,彭宏志透過產學合作機制與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合作,並提供青年學子演出機會累積戲曲舞台經驗。

2016年,臺灣豫劇團硬體修繕工程底定後,彭宏志始著手豫劇的推廣工作,由臺灣豫劇團培訓一批「少年歌子」。彭宏志表示,豫劇與歌仔戲雖不相干,但同屬傳統戲曲,傳統戲曲中的唱、念、做、打,以及基本功、把子功和毯子功,都是傳統戲曲在舞台上必備「三功」,不論是豫劇、京劇或歌仔戲皆然。

由於歌仔戲劇團多為家傳世襲,演員並未接受正統戲曲學院的正規訓練,因此唱腔、身段、走位會顯得較為單薄。於是就有了「少年歌仔」的起頭,「當時由我們提供師資和場地,負責訓練這群『少年歌仔』的唱念和一些基本功。」彭宏志說,「少年歌仔」一共招生三屆,成果發表時,這些「戲二代」在舞台上的表現,無論手勢、動作、台步、等程式化動作,盡皆展現出專業素養,獲得外界極大迴響。 

有了這次的合作成果,接辦高雄市文化局的「庄頭藝術節」前台服務工作,也開啟了豫劇團與在地密不可分的連結。

為了將豫劇向外拓展,彭宏志馬不停蹄的拜訪臺南、彰化、臺東及新竹生活美學館,想辦法爭取演出機會。「當時豫劇團有一部舞台車和一部大福特,供校園和社區巡迴演出使用,抵達目的地後,舞台車展開即可直接在上面演出。」彭宏志說:「整團就只有我和一名工友有巴士執照,於是就由我們兩人開車載團員和行當,從臺灣頭到臺灣尾巡演,甚至深入臺東、花蓮的原民部落。」

 

臺灣豫劇在地結合與融合長久深根

臺灣豫劇團每年都會推出年度大戲,其中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豫莎劇三部曲以及之後的《杜蘭朵》。前者是臺灣豫劇團依莎士比亞作品改編成劇本,以豫劇形式演出的系列作品,分別為第一部曲《約/束》(改編自《威尼斯商人》)、第二部曲《量.度》(改編自《一報還一報》)、第三部曲《天問》(改編自《李爾王》);後者則是首部由豫劇團編制內導演殷冠群所導的年度大戲,並創下豫劇團有史以來最賣座紀錄,開演前兩個月即售票告罄。

此外,年度大戲中臺灣主題故事三部曲中的第三部曲「金蓮纏夢」,除了闡述臺灣女性自立自強,不向命運低頭,並以豫劇聲腔融合臺灣風情,將臺灣歌謠併入戲曲,將豫劇與本土做了最淋漓盡致的結合。

「在地結合與融合是臺灣豫劇能否持續的最重要因素。」彭宏志認為,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值得慶幸的是,與南部地方團隊的合作,以及演員的培訓養成,因此,臺灣豫劇團必須利用現有能量,積極走入民間,與在地戲曲、乃至於在地政府、在地社區結合,完全融入社會,如此方能在臺灣落腳深根、長長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