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文化長河永奔流 2017亞太傳統藝術節國際論壇側記 (上)

  • 次標題:第27期-2017/11
  • 文:許天俠(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助理研究員) 
  • 圖: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
  • 點擊數:3665
首場論壇由泰國泰美好南風藝術團示範指甲舞。
簡介

2017亞太傳統藝術節以「傳藝湄公河」為主題,邀請來自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寮國之共計五國藝術家,分為兩梯次來臺進行交流。國際論壇於兩梯次交會的國慶連假10月9日至10日舉行,五國學者專家及表演者皆熱情參與,針對傳統藝術教育、樂舞文化、戲曲發展等不同主題,於臺灣戲曲中心進行三場次深度研討。

首場「傳藝教育專題-傳統藝術教育的過去、未來與現在」,由蔡宗德教授主持,深度探討亞洲各國社會環境對於藝術薪傳的不利影響,以及各國教育人士的辛勤耕耘。

 

清邁觀光影響文化認知 

泰國與談人Angela Srisomwongwathana女士(清邁大學客座講師)表示,清邁地區有多元文化背景,西方外來文化及觀光產業的興盛,強勢影響下一代的文化認知。藝術工作者必須加倍投入,才能吸引年輕人的學習的興趣。目前清邁大學除於校園內傳授學術知能外,更積極深入校園外的社會,於當地寺廟中大量開設廟宇文物攝影、佛像雕刻、廟宇建築工藝、古蹟及文物修復等論壇及工作坊,廣邀從國小至大學的學生及社區民眾入廟體驗,由學者專家、寺廟內的僧侶共同帶領,傳遞關於文化遺產的豐富知識,扭轉一般民眾對於傳統文化的漠然與陌生。

 

首場論壇由泰國泰美好南風藝術團示範指甲舞。

 

寮國藝術教育面臨資源與收入的困境

寮國與談人Khambang Sakda女士(寮國國立藝術學校教師)表示,該校原為私校機構,為窮困的孩子提供免費學習寮國傳統樂舞的機會。全校共計15位教師,許多是高年級畢業生進入社會後,返校協助教學,故於六日授課,傳授寮國多元民族樂器及舞蹈。校方資源並不優渥,許多教師為志工自願付出,這兩年才陸續興建新校區、改制申請為公立學校,薪傳環境頗為刻苦。

 

臺灣南管界寄望走入基礎教育 

臺灣與談代表吳素霞女士(合和藝苑團長暨藝術總監),則透過分享其長年於地方文化局教授實驗樂團、傳習班,以及於大學傳統音樂系授課的不同經驗,概述南管音樂在臺灣的推廣狀況。其反映目前音樂教育使用五線譜、12平均律等記譜定律方式,與南管傳統工尺譜教學產生衝突,許多關鍵的氣韻皆無法使用音階分析。吳素霞女士也希望政府應將南管音樂列入國民教育的課綱,讓國人從小先認識本土音樂文化,而非全盤接受西方音樂體系的知識灌輸。


 

首場論壇由北藝大傳統音樂學系南管組示範演出。

 

第二場「探尋湄公河──傳統樂舞文化的異與同」由趙綺芳副教授主持,主要探究越南嘲劇、柬埔寨皮影戲、臺灣原住民音樂的傳承。不約而同地,越南明芳藝師於嘲劇世家環境中學習,柬埔寨沃波皮影戲團員於寺廟中接受訓練,臺灣碧斯蔚‧梓佑則在部落訪查中鑽研泰雅歌謠,本場發表內容顯現亞洲各國傳統藝術在民間延續的面貌。



  首場論壇由蔡宗德教授(左一)主持,與談人包括:Khambang Sakda(左二)

Angela Srisomwongwathana(右二)、吳素霞(右一)。

 

越南嘲劇建立現代活力 

越南與談人明芳女士(越南著名北方民歌暨歌劇藝術家)表示,其自幼未受過正規訓練,身處嘲劇世家的環境加上天賦條件允許,促使其成年後投入嘲劇歌舞團的演藝生涯,不僅發行個人民歌演唱專輯,亦於越南中央廣播電台主持藝文節目。嘲劇是北部平原農民生活的昇華,型態融合民間文學、音樂及舞蹈,演唱旋律、對白、曲詞大量運用俚語及民謠,不同角色搭配不同曲調,內容逗趣詼諧。越南目前官方有培育嘲劇、改良劇演出人才的管道。為推廣嘲劇,劇團會經營臉書粉絲團,藉以累積戲迷人數、延續劇種命脈。

 

 

柬埔寨皮影戲存在信仰與儀式中 

柬埔寨與談人Sopheavouth Vann(沃波皮影戲團團長)表示,該劇團由沃波修道院的僧侶Pin Sem所創立,表演者皆為父母自幼送至修道院修習技藝。柬埔寨大皮影(Sbaek Thom)為牛皮材質,在傳統儀式中是獻神明及君王的供品,目前除觀光演出外,仍會於新年、國王生日等重要場合演出。演出利用燃燒椰殼火光作為投影光源,完整陣容為:1-2位敘事者、16位操偶師、11位樂師容。樂團採取Pinpeat編制,劇情取材自印度史詩羅摩衍那(Ramayana)故事。目前傳承內容可以出七大段落,每段落可以演出4個小時。表演者雖然高舉大皮影舞動,看似單純的踩踏及搖晃,卻必須投入情感,傳達快樂、傷心、激昂等不同情緒。

 


臺灣都市原住民成年後重新尋根

臺灣與談代表碧斯蔚.梓佑(UTUX泛靈樂舞劇會所團長),跳脫其所預備的學術性簡報內容,分享自身原為都市原住民,對於部落文化十分陌生,成年後驚覺傳統文化之重要,才開啟不斷漫長通車、深入泰雅族南投縣仁愛鄉部落,在耆老引領下,於部落生活、學習泰雅族獨特的傳統敘事史詩,並進行歌曲、舞蹈採集的生命轉變歷程。其藝術創作夥伴少妮瑤.久分勒,成長經驗則恰巧相反,成長於屏東牡丹鄉的排灣族部落,自學鑽研排灣族口、鼻笛音樂已經超過20年之久,藝術養分深植血脈之中。碧斯蔚以及少妮瑤於論壇現場帶來部落的歌謠、鼻笛及口簧琴演奏;甚至共同吟唱,將兩部落傳統歌謠渾然融合於一曲。直接用樸質、動人的演出,娓娓傳達當代臺灣原住民藝術工作者追尋母體文化的堅持和努力。


 第二場論壇由碧斯蔚.梓佑(右)及少妮瑤.久分勒(左)示範原住民歌謠及口簧琴。



吳榮順主任(後排左二)與第二場論壇主持人趙綺芳副教授(後排左三),

以及與談人:碧斯蔚.梓佑(後排右二)、明芳(後排右四)、Sopheavouth Vann(後排右五)合影。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