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文化長河永奔流 2017亞太傳統藝術節國際論壇側記 (下)

  • 點擊數:4179
b4ddd184-0fae-46e1-8498-3d6e6f00f06f?31,368,29,218

第三場「戲遊湄公──湄公河流域傳統藝術中的戲劇多樣性」,由石光生教授主持,深刻交流越南才子樂、緬甸懸絲傀儡、臺灣布袋戲的藝術特質,以及探究各國延續傳統藝術的因應之道。


第三場國際論壇主持人石光生教授介紹亞洲偶戲藝術


石光生教授拋磚引玉,率先分析亞洲偶戲的源流,論述中國傀儡戲、皮影戲,以及印度宗教史詩,如何透過文化流播影響東南亞地區偶戲的發展。同時剖析東方偶戲之儀式劇場特質,從歌樂舞出發並融入戲劇,且擁有節慶演出酬神娛人、驅邪祈福的特點。



第三場論壇由越南、緬甸及臺灣代表共同探討傳統藝術對於當代衝擊的因應之道


越南與談人黎海登(越南資深文化工作者)向與會者介紹越南才子彈歌內涵。「才子彈歌」起初為工作閒暇娛樂活動,基礎是由越南順化宮廷祭祀樂(亦稱五音音樂)及中南部地區民間音樂加以演化發展而成。樂器基本編制包括:月琴、匏琴、古箏、二胡、凹品吉他等,也可以因應不同演出型態,採取兩種樂器組合(稱為「琴瑟好合」),或者採取三種樂器組合(稱為「三支連環」)。目前廣獲認同的才子彈歌曲目系統為「二十首祖曲」,可細分為四大類包括:六北、三南、七禮、四冤。才子彈歌於2013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入選「人類無形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後,表演機會漸多。民間愛好者自發性組成俱樂部,溶入當代休閒消費生活之中。

 

第三場論壇由越南金蓮才子藝術團演唱傳統歌謠


緬甸與談人Shwe Kyi(緬甸懸絲傀儡藝術家)表示,懸絲傀儡從蒲甘發源,於皇室及民間場合皆有演出。此種偶戲藝術非為兒童戲劇,演出時必須投注情感進行操偶,透過偶戲表達世間萬象。該劇種於1962年受到軍人獨裁統治影響而暫時消失,後於1975年起逐漸復甦,至1986年步入穩定發展。戲偶使用質硬量輕的木頭材質進行雕刻,共有13條線可操控戲偶全身關節,包括:手臂2條、手指2條、膝蓋2條、後腦勺2條、脖子2條、腳底2條、腰部1條。緬甸傳統舞蹈之舞姿,亦模仿傀儡肢體樣態,形成獨特的律動美學。



第三場論壇由緬甸閃耀之星示範懸絲傀儡。

 

第三場論壇由緬甸閃耀之星示範懸絲傀儡對於當地傳統舞蹈的影響。

 

臺灣與談人代表林永志(臺北木偶劇團團長),則介紹臺灣布袋戲的發展現況,提綱挈領地分享演出屬性(酬神、民戲、文化場)、傳承型態(家傳、拜師、校園學習)、人員組成(前後場及技術)、劇目(籠底戲、古冊戲、連本戲)、演出方式(定本、提綱)、音樂類型(播放現代音樂、國樂或西樂後場、傳統文武場)、表演程式(成套身段、暗號)等。現場另與臺北木偶劇團夥伴,共同示範各式溝通暗號,小小揭開布袋戲即興演出的幕後操作秘辛。

 


第三場論壇由臺北木偶劇團示範布袋戲即興演出

 


第三場論壇由臺北木偶劇團團長林永志介紹臺灣布袋戲


綜合討論時,主持人石光生教授請各與談人,分享全球化威脅下各國政府與民間的因應措施。學者黎海登表示,越南民間多努力將表演藝術與旅遊產業結合,透過與觀光需求的接軌延續劇種生命;另冀望越南傳統音樂能納入學校教育體制。傀儡大師Shwe Kyi先生指出,緬甸政府有透過電視或廣播等媒體資源,協助藝文宣傳。團長林永志回應,因臺灣布袋戲以廟口免費欣賞的民戲為大宗,其所經營的臺北木偶劇團選擇耕耘親子觀眾,每年至少推出1-2檔親子節目,期望逐漸建立民眾購票欣賞偶戲的習慣。石光生教授則分享臺灣推動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的成功案例,透過該項競賽,將傳統偶戲技藝紮實內化在當代學童的審美與創作概念中,同時建立學童對於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成為未來戲曲表演的種子觀眾,長年推動已產生多層次良性效益。


全程聆聽三場國際論壇的傳藝中心吳榮順主任則表示,相較於亞洲其他國家,臺灣政府針對藝術教育規劃、藝術人才培育及表演團隊扶植,已有長年穩定的預算挹注及輔導措施。傳藝中心受到文化部的支持,將於既有的基礎上,積極啟動「臺灣傳統劇團開枝散葉計畫」以及「國家級登錄無形文化資產-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團體)接班人傳習演出及工藝示範與推廣計畫」,提供弱勢劇種扶植資源,促進傳統藝術於原生態的永續發展。與參與本屆「傳藝湄公河」其他國家共同為亞太地區的文化資產存續而拚搏,讓文化的長河永遠奔流。

 

 


吳榮順主任(左二)與第三場論壇主持人石光生教授(中),

以及與談人林永志(左一)、黎海登(右二)、Shwe Kyi(右一)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