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全臺唯一的高蹺陣與竹馬陣 藝高人膽大的幕後紀實

  • 次標題:第139期-2021/12
  • 文:郭士榛
  • 圖:新營土庫竹馬陣、大青蛙攝影陳劍宇
  • 點擊數:1387
臺灣高蹺陣屬武高蹺,特技炫目,演出時常吸引民眾駐足欣賞。
簡介

早年農業社會所組成的的陣頭,都是由代表村子驕傲的子弟義務演出、也是為在地信仰出力的榮譽。另一方面,在娛樂不發達的時代,參加陣頭練習、演出,更是為數不多的娛樂方式。

「高蹺陣」、「竹馬陣」是臺灣民間藝陣中很受歡迎的陣頭,每逢廟會、繞境等活動皆吸引民眾爭相引頸觀賞;碰巧的是,目前全臺碩果僅存的高蹺陣與竹馬陣皆位於臺南這座古城中,並持續為傳承而努力。

武高蹺難度高傳承不易

臺灣的高蹺陣屬於表現特技、打拳的「武高蹺」,常演劇目有《八仙過海》、《三藏取經》、《關公保二嫂》等。坐落在學甲區中洲東頭角部落的「慈福宮」,主神李府千歲是於明末清初,由邱家先祖奉請跟隨鄭成功渡海來臺奠居中洲;邱家後代邱正平表示,1954年時他的伯父受宮廟邀請組成南台灣高蹺陣,當時高蹺陣四處接演出廟會、遶境等,盛極一時,至今已成團六十七年。邱正平感慨表示,伯父和父親帶團時,高蹺陣深受地方人士喜歡,學習的人相當踴躍,廟會活動也很多,大家靠高蹺陣就可以生活;但是隨著社會型態改變,現在團員為了家計,不得不外出工作,平日無法聚集練習,只有受邀演出時才會召集大家一起出演。

另一高蹺陣團「穎川高蹺陣」負責人陳廷仰指出,高蹺陣是一種難度極高的表演形式,是所有陣頭中危險性較高的一種,需要有很好的平衡感、技巧及長時間的培訓,「剛開始學習時是踩二尺高的蹺,先由老師手牽手帶著從走路學起,在走路中慢慢體會身體的平衡。」陳廷仰表示,學高蹺如同小時候學騎腳踏車,剛開始不知如何掌控身體的平衡,因而容易跌倒,一待學會騎車訣竅,後面人放手,也能輕鬆上路。陳廷仰補充,高蹺不需要像京劇須學嚴格基本功,但老師們會教拳術練身,「學踩高蹺的人心態不可過於急躁的想表現自己,所以老師們會引導學生一定要先把心安靜下來,一步步踏實走好,熟悉在高蹺上的感覺,揣摩走的架式、步伐與神情,一旦身心都有了很強的定性,此時才能踩上高達三尺左右的蹺上陣表演。」

高蹺陣紅白喜喪事都參與,喪事時表演《三藏取經》,團員以身貼紅色和白色布條來區別,服裝不改變。喜事慶典則多表演著名的《關公保二嫂》,陳廷仰表示,這齣戲是中洲慈福宮所屬高蹺陣賴以成名的絕活好戲,已經成為南部高蹺陣的共同戲碼,表演人數有十多人,其中「馬伕為關公牽馬」這一段扮演馬伕的藝師除了須做出高難度的高蹺劈腿,還要單腳踩蹺,就連飾演劉備夫人的女藝師也須展現拳腳功夫,是全劇一大看點。

陳廷仰指出,傳統高蹺陣出演用的蹺一定是用紅色 木蹺出場,過程中不能有東西被摔打,否則此次外出表演一定會有人跌倒。此外,女性在早期也不能接觸蹺,但進入現代社會禁忌已不多,蹺不一定要用紅色,女生也可以參加高蹺陣,不過演出關公戲時仍要保有尊敬的心,團員除少說話外,女藝師也不可碰觸關公的大刀。

如此絕妙的民間藝陣如今卻無人肯學習,目前高蹺陣團員只有二十多人,年紀大多中年以上,近五十歲的負責人陳廷仰和近六十歲的邱正平偶而參與演出都會腰酸背痛。邱正平表示,高蹺陣也曾經到學校推廣,希望能招收到年輕學子參加,但高蹺具危險性,家長並不喜歡讓孩子學習,較難吸引學生參加;邱正平為讓高蹺陣有更強的凝聚力與吸引力,便和穎川高蹺陣合併成「南台灣穎川高蹺陣」,並將團務交由陳廷仰負責。

新營土庫里土安宮竹馬陣

同樣面臨少子化和團員為生計外出工作、無暇練團等等客觀因素,新營土庫里土安宮「竹馬陣」的傳承也相當困難,年輕團長盧俊逸,是土庫國小訓練竹馬陣的最後一屆學生,為了竹馬陣的傳承,他非常積極和老師傅們,也是地方耆老的花龍雄、蔡金祥、林宗奮等人配合,努力保存和傳承竹馬陣。

盧俊逸表示,臺南新營土庫里竹馬陣,是在清雍正九年(1732年),有一位竹馬陣師傅王登法從中國大陸山東來臺,隨身帶有一尊田府元帥神座至土庫里定居,村民建廟奉祀名為「土安宮」。王登法在土庫傳教竹馬陣,日久想離開臺灣卻引發肚子痛,經過幾番折騰,王登法請示神明後決定留下,竹馬陣也因而得以在土庫留存,一代傳一代,迄今已有近三百年,而土庫竹馬陣因祖師爺「無子嗣不外傳」的誓言,只在新營土庫傳承。

「竹馬陣」是為一民間宗教文化產物,其演藝必依附廟會進行,可說是一種兼具宗教性、藝術性、音樂性和戲劇性的綜合文化活動。盧俊逸表示,竹馬陣雖是宗教性活動,但卻沒有任何禁忌,只有女性每月來月事時要避開,平時也沒有一定要排練的規定,若有空學生會和老師傅相約演奏練習,但遇大型廟會、遶境等活動,大家才會邀集排練。

「新營土庫里竹馬 陣是以十二生肖為角色,表演中最受當地人尊重的是宗教儀式部分,十二生肖每人喃喃唸唱著咒語,舉行驅邪避凶之儀式,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盧俊逸說明,深入探究其音樂內涵是屬於「南管」系統,語言則使用臺語。

致力保存竹馬陣 望未來伯樂出現

竹馬戲分為本戲與弄仔戲兩大類,臺灣竹馬陣團表演最特別的就是「藝弄」,是有故事情節的表演,又具有濃郁的宗教意義和除煞驅邪的功能效果。竹馬陣團祭祀田府元帥,在「藝弄」中呈現:田府元帥為了救世濟民,向玉皇大帝請領玉旨,由鼠為首,帶領十二生肖軍,配合神的威力與神咒,在古樂、古曲的演奏和歌聲中,加上口唱團曲咒語,各展神通,各施法力,同心協力,驅邪普救眾生。

為了增加戲劇張力的效果,由十二生肖各自扮演不同的戲劇角色:龍扮帝王、虎扮山君、狗扮知縣、猴扮齊天大聖、蛇羊雞等扮奴僕、兔豬扮娘娘、牛扮宰相、鼠扮師爺、馬扮小生;其中兔蛇羊雞豬為女性角色,其他均為男性角色。

盧俊逸回憶,竹馬陣的傳承初始歸功於土庫國小林瑞和校長,他在任職校長期間邀請土庫陣的老師花龍雄、蔡金祥、林宗奮、廖丁力及林助到土庫國小教學,老師們藉由示範動作、唱腔,帶著學生一句句唱,同時也學樂器,其中花龍雄以簡譜方式指導音樂演奏,不但方便後人學習,更有助於藝陣的保存。「可惜後來傳了幾屆便停止了,我們同學雖仍跟著老師們學習,但隨著年紀增長,大家都離鄉到不同地方上班,連絡不易,再加上有人成家後負擔加重,除非有重大演出,方可集結有時間的人參加演出。」盧俊逸更感慨少子化愈趨嚴重,更少孩子願意學習,使得竹馬陣的規模漸漸縮小。

不忍土庫竹馬陣就此失傳,盧俊逸心想:竹馬陣雖不能傳承,但一定要做好保存工作。他現在和優質的攝影團隊合作,定期拍攝錄音(影)老師傅們的唱作,也針對服裝和道具進行整理和說明,「希望有一天能再凝聚社區力量,也能找到對竹馬陣有興趣的人,使竹馬陣的傳承工作能永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