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政府文化最高層級的文化部,李應平選擇走入民間組織臺灣好基金會,深入地方各鄉鎮,和在地人打交道,李應平做得開心,熱情與衝勁寫在臉上,也在行動中實踐。
「以前做的是文化行政、策辦大型藝文活動,都沒機會親自參與行走縣市,參與做地方文化、社區營造等工作,可說是自己工作經驗最薄弱的地方,因此,到臺灣好基金會工作,我就是抱持學習態度,抱持熱情走入各鄉鎮,和在地民眾溝通,因為如何取得在地民眾合作意願,是我現在最大的挑戰。」
曾任文化部政務次長、文化部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龍應台基金會執行長等,李應平長於策辦大型藝文活動,更關注文化環境及公民社會的發展,融合民間經驗與公務行政的歷練,順利推動多項文化政策與文化法規的制定,現為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
台灣好基金會就是要建立平臺,希望能擴展出可協助原住民的各種可能性。
建立平台 讓台東年輕人留在家鄉工作
臺東「鐵花村」是外地民眾慕名必到的市集區,李應平表示,當初一片廢墟是塊荒蕪之地,是臺鐵倒塌的舊宿舍區,當時臺鐵有意對外釋出經營機會,柯文昌董事長到此勘查,認為可以試試做些什麼,讓原住民年輕人能留在家鄉工作,就這一個念頭,開始了「鐵花村」計畫。
「台灣好基金會就是要建立平臺,希望能擴展出可協助原住民的各種可能性。」李應平說,所有空間修復、整建、空間設計,都由原住民藝術家、設計師合作完成,「鐵花村以大樹為主舞臺,空間營運百分之99都是原住民,這是一個非營利的音樂場所,開始3~4年慘淡經營,蘊釀3年才找到一種生活型態。」
鐵花村營造出來的生活風格和型態,也創造出在地的慢活市集,在此講臺東故事,展售文創商品,集聚效應興起。
李應平說,由傳統質變出來的東西,如何和傳統緊扣再創造,是創作者和合作推廣的人必要有的觀念。
用文化引導在地發展
「鐵花村是個平臺外,池上秋收藝術活動也是個平臺。」李應平表示,到臺東旅遊的民眾,來聽原住民的音樂和舞蹈,購買文創商品、小農產物,自然會和土地產生感情,回客率一定增加。李應平強調,臺灣好基金會不做文化旅遊、不做文創,其實就是平臺概念和動機,希望用文化引導所有事情,只要有民眾願意來臺東,就可以開發觀光,是一種仲介發酵的效用。
「傳統是一切文化的基礎,所有都是由傳統留下的寶貝再發展,但原汁原味的保存,勢必和現代人生活有很大差距,關鍵在用什麼樣手法和方法,讓人願意親近,尤其由傳統質變出來的東西,如何和傳統緊扣再創造,是創作者和合作推廣的人必要有的觀念。」
李應平以2016年池上秋收藝術活動為例,在池上藝術演出活動中,如何讓傳統原汁原味音樂被聽見,和以前一樣感動人,以「頌。豐收—A-Lin回家唱歌」的演唱活動中,有3種原住民的演出為主,其中質變最大的就是A-Lin的流行音樂演唱,都會帶點原住民傳統元素,以她的原鄉、部落為傲。第二個節目是原住民編舞家布拉瑞揚與他回臺東創辦的舞團,以舞蹈打開豐收序幕,他雖跳現代舞,但以他的方式說族人的故事。第三個節目,是很少人聽過的排灣族桑梅絹的古謠傳唱,讓一輩子都無法接觸傳統文化的人在一個情境下,自然接觸到古謠,會一輩子難忘。
李應平在和布拉對談時侃侃而談。
看見土地的美好 細心灌溉
李應平小學時曾在臺東求學一段時間,事隔30年,因為工作關係她再踏上臺東的土地卻發現,2009年的臺東和她小時居住的地方並沒差別,唯一多的是「誠品書店」的進駐,原希望誠品可以帶動地方文化和藝文氣息,可惜孤掌難鳴。「我曾和在地朋友交換意見,深覺臺東30年的失落,有可能會是30年後地方發展的資產。」李應平說,由外部來到臺東的人會覺得純樸的臺東保持其原有面貌和景觀,及生活型態,尤其世界都在推「慢活」,人們會思考,找尋自己生活方式時,臺東的資源,尤其特殊景觀反而是開啟臺東新發展的契機。
台灣好基金會存在的用意,便是讓在地故事可以從臺灣的每個角落中走出來,讓更多人看見、更多人了解「臺灣好」。李應平表示,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就曾告訴她,臺灣雖不大,但要深入鄉鎮社區也不小,不能急,需要一步一步走,以謙虛態度,和關懷臺灣土地的熱情,耐心等待播種的文化種子發芽、茁壯。
二十年投入文化工作,李應平深深感受「文化是時間的投資」,李應平表示,過去有積累,現在則是將累積的能量和專業再發揮利用,希望能完成台灣好基金會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