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更遼闊的亞太傳統藝術節 看見傳統藝術的堅持與適應

  • 次標題:第119期-2018/08
  • 文:編輯部
  • 圖: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點擊數:3272
日本坂東扇菊舞踊團將帶來江戶時代融合戲劇、歌曲、舞蹈等形式的日本傳統藝能「舞踊」。
簡介

十月份即將在宜蘭傳藝園區與臺灣戲曲中心兩地展開的第十七屆亞太傳統藝術節,除了持續對於亞太地區深耕,更跨出過往的格局,納入世界其他地區對於珍貴傳統在當代保存與發揚的特殊發展,將以更獨到的眼光,要讓臺灣的民眾看見、聽見更遼闊的世界。

「亞太傳統藝術節」活動自2000 年舉辦迄今,持續從特定的策展視角出發,涵蓋傳統工藝、戲劇、音樂、舞蹈、偶戲等各個範疇, 藉由展覽、演出、論壇、工作坊、座談、工藝示範等多樣化的活動形式,不僅成為國人接觸亞太地區傳統藝術的重要櫥窗,兼顧學術性、藝術性與互動性的亞太傳統藝術節, 也成為亞太傳統藝術界備受肯定的最佳舞臺。

從亞太走向世界

早在2017 年第十六屆的閉幕典禮上,亞太傳統藝術節掌舵的靈魂人物——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吳榮順便已經公開預告了,接續的辦理將走入另一階段,關注範圍亦從亞太地區擴大為整體國際區域,嘗試鏈結亞太及其他區域更多表演團體、場館或藝術節機構資源,更全面性地搭建交流平臺,提供世界各地的傳統音樂、舞蹈、戲劇等等,都能來臺演出與相互觀摩。

十月份即將在宜蘭傳藝園區與臺灣戲曲中心兩地展開的第十七屆亞太傳統藝術節,剛剛出爐的節目構想,果然朝向了這樣的願景,設定「傳統藝術的堅持與適應」為策展的理念,除了持續對於亞太地區深耕,納入了世界其他地區對此理念的精采實踐與回應。

圖2面臨艱鉅傳承議題的保加利亞古老且獨特的比斯萃薩(Bistritsa) 女性複音歌謠及Horo 舞蹈,將原汁原味首度來臺展現。.jpg面臨艱鉅傳承議題的保加利亞古老且獨特的比斯萃薩(Bistritsa) 女性複音歌謠及Horo 舞蹈,將原汁原味首度來臺展現。

見證人類口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過往與當代光芒

「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是指具有特殊價值的文化活動和口頭文化表述形式,其中包括語言、故事、音樂、遊戲、舞蹈、風俗及各種藝術表達手段。1997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建立「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Masterpiece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的決議,旨在保護能夠敘述地方族群獨特生命哲學與生活方式的無形文化遺產,避免其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面臨消失的危險。

今年的邀請團隊中,「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的活態展示就至少有四團之多。其中源自於400 多年前江戶時代的歌舞伎(Kabuki), 融合戲劇、歌曲、舞蹈等形式的日本傳統藝能日本「舞踊」,以及同樣有400 年歷史代表著全羅道東部山區的「湖南左道農樂」筆鋒農樂(Pilbong Nongak),分別在2005 年與 2014 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而相對於舞踊與農樂迄今仍在當地社會獲得較大的傳承與發展力度,來自外高加索地區亞美尼亞古老文明的杜讀管(duduk),是一種雙簧片吹管樂器,具有溫暖、柔軟,略帶鼻音色的特點,深深烙印在亞美尼亞人的傳統生活當中。杜讀管音樂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西元前95-55 年,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另外一個更加面臨傳承危機的是保加利亞古老且獨特的比斯萃薩(Bistritsa) 女性複音歌謠及Horo 舞蹈。在東南歐地區,多數複音歌唱由男性主導,工作歌、獵歌、情歌占據絕大多數曲目,因此圍成圓圈、載歌載舞的比斯萃薩複音歌謠便顯得相當特別。農村女性在豐收時以歌唱來慶祝,女性耆老抓著彼此腰帶圍成一圈,舞動唱起自古以來代代相傳的曲調。由於女性耆老不斷的凋零, 保存的工作顯得更加嚴峻。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藝術節並非只有展現這些非物質遺產「堅持」原汁原味的傳統面貌,它們「適應」融入在現代社會,甚至被跨界創意表達的嶄新生命力,也都在精心規劃中同時展現了出來。

圖3來自外高加索地區的亞美尼亞杜讀管三重奏《The art of the Armenian duduk》,將展示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之一的亞美尼亞杜讀管的古老風情與跨界創意。.jpg來自外高加索地區的亞美尼亞杜讀管三重奏《The art of the Armenian duduk》,將展示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之一的亞美尼亞杜讀管的古老風情與跨界創意。

跟著音樂旅行巴爾幹半島

有意思的是,在古老的保加利亞女聲複音歌謠帶領下,本屆藝術節特別突出了來自歐亞大陸巴爾幹半島較為特別的多聲部合唱現象。


巴爾幹半島地處歐洲東南,擁有悠久歷史、多元的文化與種族,自古至今該地區衝突不斷、戰爭頻仍,但也因此使得該地區孕育的歌唱音樂風貌,反映出前述多元文化背景交融的影響:東正教華麗的複音聖歌詠唱、希臘歌舞、鄂圖曼帝國與北非地區的伊斯蘭文化、甚至近東地區的東方文化都包含在內。旋律聲線添加阿拉伯風格的華麗曲折裝飾音,加上各個樂器或歌唱聲部層層疊疊的多層次複節奏現象,讓巴爾幹半島的人聲音樂表現更加豐富多變且充滿魅力。圖5塞爾維亞的男歌手斯洛波頓‧ 特爾庫利亞(Slobodan Trkulja),高亢迷人的嗓音宛如天籟,他將帶領巴爾幹王國樂團(Balkanopolis),加入大量不同民族音樂元素,以及爵士樂的即興表演。.jpg塞爾維亞的男歌手斯洛波頓‧ 特爾庫利亞(Slobodan Trkulja),高亢迷人的嗓音宛如天籟,他將帶領巴爾幹王國樂團(Balkanopolis),加入大量不同民族音樂元素,以及爵士樂的即興表演。

同樣來自保加利亞的Eva 女聲四重唱(Eva Quartet), 四位歌手皆來自於世界著名的「保加利亞神秘之聲」(Le Mystere des Voix Bulgares),將帶來保加利亞古謠、教會詩歌以及現代創作音樂。該團一方面講究歌謠的原汁原味,同時也以現代、多元的手法來演繹傳統。出身自塞爾維亞的男歌手斯洛波頓‧ 特爾庫利亞(Slobodan Trkulja)是最具代表性的巴爾幹歌者之一,高亢迷人的嗓音宛如天籟,他將帶領巴爾幹王國樂團(Balkanopolis),在他的演唱加入大量不同民族音樂元素,以及爵士樂充滿生命力的即興表現,搭配他個人擅長演奏的十餘種樂器,反映出晚近的世界音樂朝向跨域融合的趨勢。而同樣來自塞爾維亞,斯巴耶齊重唱團(Svetlana Spajić Group, Serbia)是傳統古謠的頂尖權威,歌手們以不同音程的堆砌與疊加、別緻的抖音裝飾,形成獨特的東歐聲響,以高超的技巧呈現古老的塞爾維亞傳統歌謠。

圖4來自塞爾維亞的斯巴耶齊重唱團(Svetlana Spajić Group, Serbia),以嘹亮高亢、中氣十足的吆喝嗓音,可以聲傳數公里,近乎炫技的複音歌唱風格相當特別。.jpg來自塞爾維亞的斯巴耶齊重唱團(Svetlana Spajić Group, Serbia),以嘹亮高亢、中氣十足的吆喝嗓音,可以聲傳數公里,近乎炫技的複音歌唱風格相當特別。

更多的團隊/ 藝術家展演與周邊活動等待挖掘

除了上述的兩個重要展演主軸,還有更多的國際團隊即將登場,當然臺灣團隊在這次亞太傳統藝術節當中也不能缺席,並且將與遠道而來的歐亞藝術家共同激發交融的火光。而亞太傳統藝術節一直以來充滿互動氛圍的工作坊、講座、工藝師示範、以及國際論壇等活動,都歡迎民眾與專家學者一同來參與。

圖6臺灣團隊在這次亞太傳統藝術節當中也不能缺席,並且將與遠道而來的歐亞藝術家共同激發交融的火光。圖為臺灣賽德克傳統文化藝術團。.jpg臺灣團隊在這次亞太傳統藝術節當中也不能缺席,並且將與遠道而來的歐亞藝術家共同激發交融的火光。圖為臺灣賽德克傳統文化藝術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