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花雅爭鳴 品味臺灣亂彈大戲

  • 次標題:第130期-2020/06
  • 文:陳建銘
  • 圖:蘭陽戲劇團
  • 點擊數:1056
在2014 年蘭陽戲劇團與漢陽北管劇團於宜蘭演藝廳,聯合演出北管大戲《斬黃袍》。
簡介

近年來,傳統戲曲因保存議題逐漸浮上檯面,我們時常可以聽到「看戲看亂彈,食肉食三層」的俗諺。對此,許多人往往知其義卻不知其所以然,這古老的「亂彈戲」真如同三層肉一般美味又吸引人嗎?欲知分曉,且待戲曲專家游源鏗,帶領我們一親這座曾經爭鳴盛放的菊壇芳澤。

清代,中國為推崇崑曲(崑山腔),並與地方劇種做為區別,將崑曲稱為「雅部」,其他戲曲聲腔則為「花部」,又名「亂彈」。花部劇種的多元性使其在傳播過程中可隨地區不同吸收語言變換為「溫州亂彈」、「黃岩亂彈」、「福建北路戲」、「廣東西秦戲」等戲曲。

後來,清代乾隆、嘉慶年間「花部亂彈」傳入臺灣,混合中原官話與閩南語、客家話等語言,並融入當時流行的四大唱腔——「崑山腔」、「梆子腔」、「弋陽腔」、「皮黃腔」進行演出。因其具有中國北方語系之地域性,人們便將此與「南管」相呼應的戲曲稱為「北管」。

 磐石轉動後的新靈魂——北管音樂

「其實,北管從來就不是古老的音樂,而是新音樂。」在游源鏗的眼中,欣賞北管戲應先放下「活化石」的觀念,面對這流傳數百年的戲曲音樂不須刻意保守,更要用當代思維去描述。

欲深入欣賞北管戲的獨特性,首先即應回溯至北管戲最為重要且極具特色的音樂本質,例如各種「斬瓜點」、「走馬點」的音樂設計,以及不同角色所使用起軍牌的分別,〈雙鳳記〉、〈番竹馬〉、〈下山虎〉、〈岳母令〉等。北管樂使用大銅鑼、鐃、嗩吶等樂器,奏演喧騰、唱腔激昂,非常符合民間廟會所需的熱鬧氣氛,酬神演出前通常會先表演一段北管扮仙戲,再演出正式戲碼,可見北管戲的重要性。

我們或許有些難以明白這些古老的曲牌特質與音樂內容,但簡單而言,這些其實都是當代音樂設計的概念,當時樂師為因應不同的故事發展與角色所打造的全新內容。這也顯現出在歲月的流淌中,人們早已忘懷舊曲也曾是新音樂的一員。

秦嶺下的風雪正盛——從老戲傳承看見創新意義

「要用現代的眼光來察覺老戲的現代意義,像北管裡著名的暝尾戲《過秦嶺》,就是一齣硬生生將左遷途中的韓愈活生生『賜死』的戲」。相當熱愛挖掘老劇本的游源鏗還曾於蘭陽戲劇團藝術總監任內,以此劇本推動北管藝師教習計畫。

《過秦嶺》劇情極盡以神道諷刺佛家及帝王之意,使得這位勇於諫迎佛骨的無神論者竟也能成仙得道,戲曲故事多如此類的神怪題材,時以天馬行空的想像,轉化主角現實生命中的另一條道路,引發警世意味;否則若真如《過秦嶺》所述情節,韓愈在左遷潮陽途中遭遇登仙,哪能於鱷溪畔前寫下借鱷明志的《祭鱷魚文》?

游源鏗除了致力於劇本的保存與創新意涵之外,他也觀察到近年北管戲在傳承之際,因具有語言與身段上的共融性而漸有京劇化傾向。故此,他認為在北管戲的傳習、創作過程中,當保留亂彈劇種吸收多元文化的本質時,須經過更多「自體再生」的思考邏輯,而非徒求方便的「異體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