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培育木弓藝師種籽軍 重現賽德克勇者精神

  • 次標題:第137期-2021/08
  • 文:陳姿君
  • 圖:劉德媛
  • 點擊數:1177
賽德克族弓藝師Pawan Neyung從小雖然便跟著父親狩獵,但卻對製作弓箭不感興趣,直到在整理雙親遺物時看見父親的弓,內心感觸良多,才踏上製作弓箭之路。
簡介

近年來全臺原住民族部落大學及協會陸續開設弓箭製作課程,讓大眾一窺部落生活智慧結晶。賽德克族弓藝師蔡金雄(Pawan Neyung)從自我摸索,慢慢找回祖先們世代相傳,以手工製作木弓、竹箭的工藝,並透過教學傳承引以為傲的賽德克文化。

熱炒小吃「炒箭竹筍」是耳熟能詳的平民美食,但賽德克族則以稱為sekuy的箭竹製作budi(箭)。有別於臺灣南部與東部原住民部落多選用刺竹製弓,賽德克族與泛泰雅族以bnarah(大丁黃)為弓材,木弓與竹箭的獨特組合成為特色。

就地取材的生活智慧

大丁黃是一種常見於臺灣、越南、中國大陸低海拔一千二百公尺以下闊葉樹林中的常綠灌木,高約三至四公尺。Pawan Neyung表示自父祖輩以來都是以大丁黃木製弓,這是先祖在生活環境中就地取材,再經歷過無數次試煉後得到的智慧。

這種生長速度緩慢的灌木不只是上好的弓材,其獨具的彈性也成為誘捕山豬時的理想工具。在以族群「祖訓」(GayaWaya)為社會制度最高指導準則,傳統農獵社會型態的賽德克族部落中,狩獵是男性成員的工作,製作弓箭與獵捕器具便落在男性身上,雖非人人皆為製弓能手,但自製弓箭很常見,Pawan Neyung就見過父親與祖父在家製弓造箭。即便不會自製弓箭,也會有其他長者代為製作,但弓箭對賽德克人來說很私密,不但不輕易示人,在過去,族群「祖訓」亦禁止女性及小孩觸摸。

在山間只能進行短距射擊,又要避免茂密樹藤纏絆,因此理想弓材長度不能超過一個人身高,直徑以四十釐米為宜,「大約是機車把手大小」,Pawan Neyung說。取得大丁黃木後須先風乾,期間不能受日光曝曬;再以隨身短刀砍削成型,傳統賽德克木弓因為是實用器具,因而不會刻意飾上圖案或顏料,皆為素弓;箭竹則裁切成適當長度後高懸於爐火上方,久而久之即因受烹煮油煙而形成天然漆面。

不但木弓須依個人身高與手握尺寸量身打造,竹箭的數量與種類亦因狩獵對象而異。在Pawan Neyung祖父時代因金屬取得不易,箭鏃多採用大丁黃等植物,鈍型箭鏃將小動物射傷後令其無法行動,尖銳箭鏃則是用以近距離制伏山豬等大型猛獸。

自弓自造重溫父子情

因為臺灣日治時期殖民政策抑制原住民傳統文化的影響,賽德克族許多世代相傳的祭儀及狩獵等傳統部落活動受打壓而漸為世人遺忘,為狩獵或上山護身而自製弓箭亦不再普遍,到Pawan Neyung父親這一代,上山狩獵是為了餐桌加菜,偶一為之,已鮮少有過去的社會意義與功能。

從小Pawan Neyung雖會跟著父親打獵,但對傳統手工藝,如製作弓箭,藤編皆不感興趣;長大之後,Pawan Neyung與他那一代選擇其他工作的原住民青年一樣,從事過茶葉與庭園造景等行業。直至父母親先後過世,父親生前自製弓箭的影像常常浮現腦海,在整理雙親遺物時,找到因擅長獵捕山豬獲得「山豬王」美譽的父親留下的弓,經歷過人生風霜的Pawan Neyung看著這把留有父親手跡的弓感觸良多,眼見族內通曉製木弓的人越來越少,他於是開始尋思找回幾近失傳的大丁黃木弓工藝。

Pawan Neyung花了一年時間「閉門造弓」,摸索自上山找弓材,到最後成型調整的製程,同時也利用射箭比賽勤加觀摩他人弓箭,透過自己射箭累積經驗,再從中調整、精進技法。六年前他擔任南投縣仁愛鄉南豐國小射箭教練後,開始利用閒暇時間為孩子們製作木弓,擁有專屬木弓的小射手們展現熱情滿滿的榮譽感與自信,練習與比賽更專注;後來更在寒暑兩季開設製弓班,自此慢慢走上弓箭教學之路。

隨著製作弓箭的經驗愈來愈多,Pawan Neyung也有了自己的製弓心得,他認為牛腸弦線效果最好,但不可能為此殺掉一頭牛,傳統木弓多以羊腸為弦線,隨時代演進,金屬箭鏃與手捻弦線成了常態的標準配備,過往射箭只限於男性的限制已不合乎時宜。今日已成為賽德克族男女皆可從事,展現部落文化的競賽運動。

喚醒部落無懼勇者的DNA

四年前Pawan Neyung應邀於臺中市及南投縣原住民部落大學開課,後來陸續前往新竹與桃園等地進行製弓教學,也曾開設日月村伊達邵傳統箭筒製作研習課程,常常不遠千里前往各地推廣這獨特的木弓工藝與射箭文化。

考慮到今日生活型態中無法隨身帶刀,現代人以刀具製弓的經驗值與能力受限,砂輪及噴燈等就是一種面對時空環境變化的因應機具。Pawan Neyung目前同時教授傳統弓與比賽用弓,後者可視為傳統弓箭的改良款,加上輔助固定射程的弓窗。箭依舊以箭竹製成,少了爐灶煙燻,改為上保護漆,並一律裝置金屬箭鏃。

前來學習木弓製作的學生們,除了賽德克族人與其他原住民部族,亦不乏漢人,許多人出於好奇,想享受手作樂趣又能順利完成一件成品而來上課,也有人具備一定製弓經驗卻苦無師父指點訣竅,Pawan Neyung總是大方分享過來人的經驗與知識,曾有人問:「這樣不藏私難保不被有心人利用?」Pawan Neyung笑著回答:「藏了就做不出好的弓。」

除了持續精進製弓手藝,Pawan Neyung抱持著培育種籽大軍的心情教學推廣弓箭工藝,他相信透過一把把充滿個人生命故事的大丁黃木弓,能夠喚起根植於族人基因中無懼、無畏的勇氣,讓賽德克族的傳統文化如竹箭般筆直射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