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如何把戲唱下去?—當代傳奇劇場吳興國立足於傳統的現代觀

  • 次標題:第140期-2022/04
  • 文:鐘予希
  • 圖:陳冠維、當代傳奇劇場
  • 點擊數:656
傳統是現代的根,現代是傳統的種子。當代傳奇劇團藝術總監吳興國宛如薛西弗斯一般,亦步亦趨的隨著巨輪創作,但最耗心力的不是跟隨,而是如何阻止巨輪反向墜落。

當代傳奇劇場創團作《慾望城國》的簡介中寫著:「傳統是現代的根,現代是傳統的種子,時代不停地往前走,藝術家引導群眾的口味,群眾也影響創作性格。」歷經36年歲月考驗,這論述依然歷久彌新,不曾被時代淘汰。

時光巨輪持續滾動,當代傳奇劇團藝術總監吳興國宛如薛西弗斯一般,亦步亦趨的隨著巨輪創作,但最耗心力的不是跟隨,而是如何阻止巨輪反向墜落。不進則退,一向是吳興國驅策自己的動力,「本來傳統和創新是在越蓬勃的時候越明顯。」吳興國說。


今日的創新 儼然明日傳統


回溯京劇的前身,清乾隆時期安徽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正盛的崑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同臺競技,經過五、六十年的融匯,才演變為京劇,從300多個戲曲劇種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大陸最大戲曲劇種。

觀歷史之鏡,吳興國摸清了傳統與創新相輔相成的關係:「我們現在唱的京劇哪一齣不是徽班進京後才創作出的劇碼?不論是為自己、為市場,戲班和文學藝術家通通都要發展新意,才能頭角崢嶸。在我來看,我從來不覺得一個表演藝術,不管是傳統,還是現代,應該停下腳步來。」

而腳步必須緊跟市場,「表演藝術從來就是跟市場緊密結合,從來不可以落後,哪怕被市場批評。」吳興國頗析,西方戲劇不少名著常受觀眾批評,像是由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所創作的歌劇《蝴蝶夫人》,故事內容融合美國軍官和日本藝妓,初次演出,劇迷批評聲浪不斷,慘淡收場,可是經過細修,僅隔三、四年再登臺,就成了最新、最符合時代情感的巨著。貼合時代是必要的,但吳興國也認為創作、創新的根基不能沒有傳統的養分和文化底蘊,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始終是日練的基本功,吳興國是如此看待傳統:「我們都希望年輕演員要加快腳步學到經典、傳統的精髓,就能快速得到前人對故事、腳色、身段、唱腔和肢體等長久累積下來的成果。但這還不是一個好作品,還要符合當時的觀眾,決定在傳統或創新哪一邊多加一點。」畢竟,在傳統中超越前人對後人始終吃力。

以往戲劇演出蓬勃,舞臺、觀眾成就演員,但隨著各種影音娛樂介入,舞臺、觀眾逐漸縮減促使年輕演員沒有創作的環境,「以前大環境好,所以很清楚傳統是我們的功課,而創作是我們的路線,能做多少就算多少,不要白走時代這一遭。」吳興國說。但創作不能勉強,也不能淪為形式化,必須是心情激動的累積,對環境、理想、抱負有衝動,進而找題材、找故事,如此戲才會好看。

 

科技與影像的結合與延伸


近幾年傳統戲曲追求創新,創作趨向與科技及影像結合,但其實在吳興國眼中,當代的戲曲走進劇場時早已存在這些元素。傳統戲曲的演出始於戶外,著重於一桌二椅,即便走進室內搭建出舞臺也是模仿戶外而來,結構趨近於扇形,三面淨空,但西式劇場則是採鏡框式舞臺,用布景、影像做出二度、三度空間,西式劇場早已打破傳統劇場的形式。

近期流行3DARVR等影像科技也仍有其限制,不僅實際投入拍攝設備投資高,同時必須考量題材適應性,演員在現代劇場的影像、燈光、音效中,主次的取捨仍是一大課題。吳興國說:「觀眾是在電影中受到影像的教育, 真人演員無法放大,站到影像前就是吃虧。所以,使用影像當景要考慮整齣戲的統一性,同時思考影像和人、燈光、音效的關係。」

當代傳奇劇場與影像科技結緣極早,當代傳奇劇場3號作品《蛻變》即以大量的影像科技與故事、演員結合,但不同的是當時投射為景的影像是使用攝影機亦步亦趨地跟隨著吳興國拍攝,並且立即將攝取的影像再投射到景,隨著攝影機升降,影像因距離變大和縮小,真人即為景,景中有真人,與影像形成有趣的互動。

2021年底當代傳奇劇場與臺灣首座沉浸式數位展演平臺「AMBI SPACE」結合,將水滸三部曲系列之《蕩寇誌》劇場演出,完全轉譯成結合真人演員和數位虛擬影像互動模式的《蕩寇誌之終極英雄》,也是影像科技的延伸,但「所有的科技都是抽象名詞,要能耐人尋味,仍須有故事文本,這也是身為戲曲演員之所以演出歷史故事,就是因為故事、感情動人。」吳興國說。


多元吸收 更廣的心胸


演員是說故事的載體,當代傳奇劇場成立至今
36年,如何延續下一個30年,完全寄望在年輕一代演員,吳興國認為新一代演員應該要更多元的學習吸收,安排年輕演員進太古踏舞團學習舞蹈、學習街舞、上英語課,廣泛的刺激和充實他們,讓他們可以在傳統的形式外,創作更多元的作品。

另一方面,在疫情期間也不停擺,行政總監林秀偉安排了文戲的加強,調整演員的念白、口齒;並且充實藝術知識,瞭解撰寫即將推出的戲碼《傳奇風雅》的看點和內容;讓劇團人員透過講課,瞭解演員與行政之間工作的差異;此外也規劃線上演出《蛻變》等等,讓年輕演員持續積累實力。

疫情中斷了觀眾看戲的習慣,重創傳統藝術表演,如何吸引觀眾回到劇場,可能就如吳興國所說:「不論怎樣,學習是一輩子的功課,千萬不要懈怠,這樣,仍可繼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