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青瞑蛇做大水 扛茨走溪流

  • 次標題:人與自然共生的智慧——竹籠茨
  • 文:楊為仁
  • 圖:楊為仁
  • 點擊數:241
李養與他自製的縮小版竹籠茨。
簡介

在一個世紀前,曾文溪流域有著「扛茨走溪流」的文史紀錄,也就是居民為防水患,蓋的「竹籠茨」是可以扛著走的,這種可隨時搬移的神奇房子,連外國人看了都稱奇。

為防水患沖毀家園 直接扛茨搬家

房子可以扛著走?別懷疑,在臺南市安南區十二佃即可親眼目睹可以扛著走的竹籠茨。「我們這裡以前叫『走溪流』,早期曾文溪並無河堤,且河道經常改變,每逢豪雨即泛濫成災,居民飽受洪水之苦,稱曾文溪為『青瞑蛇』。」今年高齡八十歲的李養,已被臺南市文化局認定為傳統工藝「竹籠茨」保存者、也是臺灣目前可獨當一面蓋竹籠茨的人,他說:「竹籠茨沒挖地基,所以隨時可以扛走。」

李養表示,1928年秋季,連日豪雨導致曾文溪溪水暴漲,溪南寮居民眼見住家即將遭洪水吞沒,同心協力用竹竿將竹籠茨扛起來,直接搬家,其中十八戶遷至新吉庄,即為「扛茨走溪流」的歷史典故,然而這種可以扛著走的竹籠茨,歷經百年臺灣建築史演進,被其他建築物所取代,逐漸消逝於歷史洪流中。


深具彈性與韌性的竹子 可耐七級地震

李養家族原本就是搭建竹籠茨的工班,小學畢業後,李養跟著父兄學做竹籠茨:「竹籠茨裡裡外外全都是用竹子搭建,尤以具韌性、彈性的刺竹為佳。」李養提到,竹籠茨的籠並不是指竹籠,而是閩南語「穿過」的意思,主要工法即以竹管鑿孔互穿,組裝成基本架構,再利用竹片編織成牆,最後再抹上牛屎土和白灰,屋頂則覆蓋茅草,除了部分屋樑用籐捆綁固定外,興建過程中不用任何釘子或鐵絲。

「竹籠茨因具有彈性,地震來時,會吸收拉扯扭力,房子會跟著搖晃,反而比日本人用杉木蓋的木造屋,甚至更近期的磚造房來得更耐震。」李養說,七級內的地震,竹籠茨都撐得過來。

要創造竹籠茨的高耐震係數,興建時鑿孔的手法和技術相對重要,假使鑿的孔洞與接合的竹管不夠密合,房子不但不夠穩固,一旦風吹草動,還容易發出窸窸窣窣的噪音,由於每一根竹管的大小粗細不同,如何讓每根交錯的竹管,在「穿籠」過程中緊密結合,在在考驗著工匠的經驗和技術。

現在會蓋竹籠茨的人已不多了,在臺江地區也只有李養能獨當一面,所幸他的兒子李棠海和目前念高中的孫子李政穎,都跟著他學做,讓這套傳統技藝不致出現斷層,十二佃路旁那間竹籠茨,李棠海就曾幫忙蓋過。


不讓竹籠茨消失 老匠師手做重現風華

十二佃路旁的竹籠茨是李養2017年所興建,為臺灣目前碩果僅存造型結構完整的竹籠茨,從取得材料、將竹子截彎取直、修竹節、上樑、立柱頂、架楹仔、綁籐條,到固定簷板、屋頂舖蓋竹蓆、舖蓋茅草等工序,全都仰賴手工。李養指著中脊主樑上的八卦圖說:「竹籠茨遵循傳統古法興建,按照天父地母卦決定屋高和縱深,半點馬虎不得。」茅草覆蓋屋頂時,也須依茅草生長方向與層次依序舖設,才不會遇雨漏水,為延長竹子使用壽命、防止遭到蛀蝕,所用材料均須浸泡白花油。

為了讓後人清楚看見竹籠茨的結構,這棟一廳二房的竹籠茨,兩片牆面黏著材是黏土與茅草,其餘牆面的竹片均清晰可見,走進竹籠茨內,能夠立即感覺到溫度驟降,暑氣全消,竹籠茨冬暖夏涼,匠人的工藝與先人的智慧不同凡響。

除了這棟竹籠茨,李養還蓋了一座縮小版的竹籠茨,同樣依照古法搭建,每扇門窗均可開啟,屋內甚至還有竹櫃、桌椅等物,手法相當細膩,可供人近距離觀賞竹籠茨的細部構造。儘管竹籠茨已隨時代演進而日漸消逝,但臺南市安南區仍有一棟近百年歷史的竹籠茨。李養說:「這棟竹籠茨曾搬過四次,原先在廟旁,後來搬到自家菜園,接著又搬到庄內七寶塔旁,最後搬到現今佃東里,現在是佃東里里長服務處。」不過由於屋主後來又多做了半堵磚牆,房子已根深蒂地固扎在地下,不能再搬了,但房屋的竹籠茨結構,包括竹柱、竹樑、竹蓆、白灰等俱在。


先民避水智慧 就連外國人也驚奇

安南區的「扛茨文化」,吸引不少外國學者千里迢迢來考察體驗。「當時曾有美、日、墨西哥等外國學者到我們這裡參加『扛茨走溪流』活動,一百三十人扛著竹籠茨,一路浩浩蕩蕩的從溪南寮搬到新吉庄,他們都不敢相信如此巨大的房子,竟然可單靠人力扛著走,活動結束後,還特別留下來學習。」李養回憶起這段往事,臉上不禁露出滿滿自信。

「扛茨走溪流」不僅喚醒了老一輩的記憶,也是先民從生活經驗中學習與大自然共存的最佳驗證,這樣的古老生活智慧,感謝李養努力傳承,讓其得以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歷史重現,並讓後人得以緬懷這段民間「扛茨避水」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