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灣目前最專業最專注做糕餅木雕模具的人就是我!」
他是鄭永斌,二十多年來,他的木雕工廠只生產一種東西:糕餅模具。
臺灣糕餅的模具可以分成粿印、糕印、餅印、糖印四大類。粿印就是一般用來製作紅龜粿,是早期市井小民常民最為熟悉的;而糕印、餅印大多由專業糕餅業者來訂購;而造型立體化的糖印則因為糖果市場早已轉變,因此糖印在一般民眾的生活中格外少見,目前則大多由宮廟來訂製,專為祭祀品而用。
雖然臺灣各地也不乏木雕廠能夠接單生產,但鄭永斌的專注,使得他在製造技術與美學上,同時也是全臺的佼佼者,幾乎民眾熟悉的糕餅品牌,都向他訂製。
臺灣最專注糕餅木造模具生產的鄭永斌,解說各式模具的使用。
想安定的心 牽引走入粿模的雕刻世界
五十年次的臺中子弟鄭永斌,趕上臺灣木雕外銷的風潮,國中畢業被安排到高雄木刻店當學徒,雕刻一些外銷為主的門花,低技術性的要求,讓他自覺不足,曾走訪三義,還有大溪等地另外習藝,學習神像的立體雕,甚至廟宇的插角、神桌、藻井的雕刻技術,然而廟宇的工作,經常因為配合的工地,得四處飄蕩。
但是很快的木雕外銷產業外移,本土木雕產業面臨巨大衝擊,一次返家的機緣,發現剛搬到台中北屯的新家附近有師傅在接單外銷兒童木刻玩具,同時兼刻粿印,20歲的鄭永斌想要告別居無定所的日子,就決意留下來追隨。
一刀一劃刻出人間的幸福。
創業維艱 人生路充滿挑戰
26歲結婚的鄭永斌,想要結束十年來當助手的生涯,為家庭拚搏,於是創立了自己的工廠,初期模仿師傅,以外銷木刻玩具加工與粿餅印,甚至彩繪為主,慘澹經營。甚至伴隨自己收集奇石的興趣,也開展雕刻奇石底座的業務,這項業務的收入甚至超越了所有本業,高額的利潤讓鄭永斌差點就要轉往奇石買賣與底座雕刻的方向。
就在這個關口,臺灣最大的食品器具經銷商找上鄭永斌,下了天量的訂單讓他至此專注在糕餅模具的雕刻專業上,榮景維持了四五年的時間。
兩岸開放,有中盤商拿了鄭永斌的成品到了對岸找師傅仿製,低廉的成本逐漸侵蝕了已經逐漸穩定成長的事業。
鄭永斌展示他的珍貴收藏。
危機成為轉機 逆境中尋找出藍海
然而鄭永斌沒有被擊倒,他重組了自己的工作團隊,找到了自己當年在高雄習藝的師兄弟加入,讓他自己可以抽身走出工廠,成為業務人員洽談接單。同時,他也試著跟民俗藝品店聯繫,增加的藝品的成品類型,這方面的產品會在刻工上特別講究,相對地單價也會比較高。
2000年他更進一步學習了電腦,創辦臉書粉絲頁,上傳自己的作品,鄭永斌也找了專人擔任小編,如今,臉書帶來的訂單達到三分之一的營業額。有趣的是,網路世界循聲而來的,除了專業廠商,慢慢多了很多熱愛糕餅製作的個人。
鄭永斌的老糕餅模具收藏已經多得無法展示,期盼能有一座博物館。
收藏帶來靈感 夢想能夠有個工廠博物館
因此過往的十五年間,鄭永斌開始從收藏奇石轉往粿印的收藏,目前大約有七八百個,但最多的時期有近千個藏品。這樣的數量雖然談不上最多,但論精品來說,鄭永斌對自己很有自信:「甚至有些藏家收的老東西,可能有我刻的。」
不同於一般的藏家,因為他從事這一行業,所以老一輩的雕工、刻法與造型,可以激盪他的工作,也增加了他對自己作品藝術性的要求。
雖然因為業務需求,鄭永斌的工作空間不斷地需要擴充,藏品也只好分散在好幾的不同的庫房,他希望能有一天,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能夠將製作工廠、倉庫以及自己的粿印與藝術收藏集在一起,這是他最大的心願。